·美文推介·“朝觐”汉街(上篇)

4+.jpg


1+.jpg

汉街美景


一、引 子

华灯初上,泛舟楚河习习凉风轻轻拂过,望着两岸的璀璨灯火,听着汉街大舞台传来丝竹声声,让人顿时产生一种穿越历史,置身“清明上河图”,梦回大宋的感觉;洒在河面的月光,变成了一条银白的玉带,岸边的广玉兰、樟树、塔松,以及各种不知名目的花草,被泻下的月色照得幽亮闪忽;风儿戏着月的倩影,在朦朦胧胧的草地上轻盈地舞蹈,使夜的诗意变得愈加稠浓。

画舫的南侧是汉街,不意之间,一个闪着粉红色霓虹浪漫造型的心型座椅,闪进了我的视线,座椅的旁边,悬着许多的丘比特的光剑,这情景真是太有童话寓意了。果然,一位扎着小辫,穿着花裙小的女孩,朝那个座椅直奔而去,神色兴奋地坐着,似乎是在等待着她的妈妈拍照。岸边,一对穿着前卫的恋爱男女,正在将爱的誓言铭刻在充满梦幻色彩草坪上。我们的画舫几乎与他们“擦肩”而过,而醉在在温柔软语之中的少年却旁若无人。眼前这化不开的美艳,委实是一种如幻如梦的浪漫。

浏览汉街,步移景换,每个景观都是精心设计过的,而且各有不同,无一重复。欣赏完楚河两岸的夜景,步入到汉街的夜市。五彩缤纷的灯光和明亮的月色交织在一起,分不清哪是灯光,哪是月色。人们在月光下走动,在石凳上偎依,在茶座旁清谈。整条汉街浸染在美仑美奂的霓虹光彩之中,彰显着另外一样的别致、优雅的情调。

溶溶的月色,拥抱着视线下的所有景物:汉街大戏台、万达电影城,汉街万达广场、“汉秀”剧场、万达·御湖世家……它们高傲地矗立在街道两旁,用独特的建筑语言,讲述着这个城市成长的故事。让每一个从它们身边走过的人,都能亲切地感受到灯红酒绿的商业闹市中隐藏着精致,感觉到这个城市的无穷魅力。

中北路钢架桥下,川流不息的车灯,像流萤在大街上来往滑行。变换交替的红绿灯光,仿佛让我触摸到了这个城市喘息的节奏,停与行,这片刻律动的规矩,好像正在诠释这个城市繁华中仍有方圆的哲理。车流、人流乃至在我的身上,都沐着一层浮动的亮点。周边的高楼大厦,像山一样的耸立着,割断方向的小街,牵连着城市的深处。千姿百态的楼房,流动着生动的气韵:有的象斑斓的魔方,重叠着厚重的色块;有的象铮亮的琴键,排列出美好的音阶;有的如长笛、有的似蘑菇,争奇斗胜,组成一幅雄浑华美的现代图画。看着这座城市的灯火,听着这座城市的声音,猛然发现,自己是一个深谙城市风情的人

流泻的月光,将楚河汉街沐浴在激情的光影里。月色和灯光在薄薄的雾霭中交织,和谐地律动、交融,仿佛融汇成浩淼的波涛,充满着雄浑、深沉、激越和奔放,展示出振奋人心的力与美。水果湖里,几艘夜游的轻舟划过波光粼粼的水面。百年前的“青鱼咀”、上世纪的武汉重型机床厂,从幽暗的历史记忆中渐渐淡出,其实,武汉一直在航行。楚河汉街也不是它的终点,对于前进者来说,武汉的前方永远没有终点。

夜色中的万达·御湖世家,豪华璀璨,格外抢眼,如一块色彩绚烂的宝石,镶嵌在水果湖畔,与汉街上五光十色的建筑遥相呼应,共同创造出一种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置身其中,就像遨游在星河仙境。登上万达·御湖世家顶楼,放眼北望,可以俯视不舍昼夜,滔滔东去的长江,它很容易让人穿越时空,遐思武昌古城走过的千年岁月。从三国时期至解放前夕,武昌古城一直都是历代兵刃相见的军事要地,侵华日军也曾在这里建立军事据点,给这个美丽的城市留下了屈辱岁月的难忘记忆。沧海桑田,岁月如烟,如今的汉街,是一幅优美的画,一首抒情的诗。昔日的茅屋陋舍不知去向,月光渔火伴愁眠的“青鱼咀”,早已成为一页页美丽的历史故事。陈旧的武重记忆,早已遗落在时光的烟尘之中。楚河汉街的现代巍峨建筑群,在月色的辉映下,显得那么气势磅薄。

像阅读诗歌一样,我如醉如痴地阅读着楚河汉街,捕捉每个细微的印象。楚河汉街确实像一本书,一栋栋建筑书本上的“字”;绿树成荫的水岸休闲步行街,长长的滨河景观绿化带,深蕴武汉地域文化魅力的青砖红墙……就是一行行韵味无穷的诗句。然而,当我坐在电脑前,想自己虔诚朝觐的印象,用文字编织成一幅画面清晰的精彩图画,将藏着无数色彩斑斓的惊喜,通过这些图画如实呈现给读者时,才发觉文字的表述是这样苍白无力干涩无味:在满昭光酝酿出的街景里,在日姹紫嫣红的桃花和一汪翡翠湖水渲染的气氛,那种汉秀的红色所散发的幽远古老的味道,伴随着汉街的光、影出奇不意层层叠叠的景点……全部幻化成片片细小的碎片,捕捉起来,真有种力不从心的贫乏。

 

二、在历史的浸润中营造现代的气象 

走进历史的隧道,寻找百年前的老武汉,红灰相间的清水砖墙、乌漆大门、铜制门环、雕着巴洛克卷涡状山花的门楣、石库门头、青砖小道……这是100年前老武汉曾经的身影,也是100年后汉街的镜像。

当人们提到武汉历史上的民国建筑,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便是1861年汉口开埠后,洋人建造的大批经典华丽的欧式建筑。眼前这些复制历史图景的汉街民国建筑,的确会让中老年人怀旧,年轻人觉得时尚,外国人觉得它很“中国”,中国人觉得它很“洋气”。

二次鸦片战争后,武汉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洋鬼子们在长江的岸边盖建了风格与本土完全不同的建筑群。高楼大厦风一样快速地矗立在了长江边上。花园和草地,马路和洋房,赛马场和跳舞厅,以及电灯电话,以及脚踏车自来水,以及汽车洒水车,以及煤气自鸣钟,诸如此类在西方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娱乐设施和物品,都出现在了长江北岸这片无人打理的荒原上。足令居住内陆深处,无缘见识国外的汉人一时间目瞪口呆。

租界的到来和它们在中国本土上展示的模式,多少年来,都让国人有一种难以表达的心情。它们给中国人所带来的内容太过复杂。爱它当然不可能,恨它却也不全是。所以一个历史学家说租界既是陷阱,也是阶梯。陷阱让苦难的老百姓又深陷进另一重苦难,阶梯让中国大步登上了个全新的视域高度。租界之恶,在于它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它是强权侵凌弱势的结果。

然而,租界的市政建设武汉人开了眼界。它从生活方式上给了武汉人一种更文明的参照模式。近代的物质文明,正是由租界传达和扩散到武汉民间。可以说,租界的出现,将武汉与世界的距离拉近了很多。它成为武汉与世界接轨的一条捷径,或者说它是让武汉人看到世界进步的一个窗口。租界不仅重构了汉口的城市格局,就连汉口的气质也因此产生了莫大的变化。作为中南重镇的武汉能有今天的规模和气派,离开了租界,恐怕也无从谈起。

楚河汉街坐落于古城武昌东南的东湖湖畔。汉街的建筑设计,呈现的是以生态为原点、以文化为依托、以民国风格为基础的金字塔结构。通过对民国建筑符号的提炼,汉街的建筑拥有了独特的文化魅力。汉街东段建筑风格,以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为基调,选取连续的骑楼,性格强烈、变化丰富的山墙面等传统建筑元素,成为传统建筑风格和尺度的现代商业街。设计者利用色彩、体量、传统与现代元素的巧妙搭配,实现了从历史走向未来的设计立意。汉街中段建筑构思,则吸收了武汉民国建筑与租界建筑风格的优点,强调兼容并蓄。红砖拱顶与现代玻琏幕墙元素的结合,体现了武汉历史文脉的延续与融合。临水建筑的立面构图,吸收了民国时期建筑的优点,展现出独特的地域气质。紧贴万达广场的街区,风格形式更加现代,与大体量的汉街万达广场协调统一。汉街的西段,其建筑构思局部突破了民国风的中西混合,强调“推陈出新”,山墙形式更加多变化,颇富创造力;屋顶形式也表达出当代的设计思想对民国建筑的改进,大体量的现代建筑通过形体的叠加和弱化,与周边三层的街道尺度达到和谐统一。

汉街的整体景观设计建筑风格,展示了建筑从租界、民国风格到现代建筑风格的变迁,景观“起”“承”“转”“合”四个节点的层层推进,讲述了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变迁,整体景观风格兼具古朴与现代、张扬与内敛,展现出一幅“现代清明上河图”的繁荣景像。成为众多游客驻足观光、拍照留念的绝佳场所。而建筑与景观紧密结合,又使汉街成为一个跟自然亲密接触的城市建筑范例。万达希望汉街可以消解以往建筑的那种远离百姓,让人敬而生畏的殿堂感,帮助人们除去心中的芥蒂,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在这里与自然对话,与历史对话,与艺术交融,同时体味中国最前卫的都市风情。

汉街并不是通透的,并不能一眼望穿,这一点从景观的效果来看,给人一种神秘感;汉街不是一条直道,而是一条有弧度的大街。在汉街,我们可以发现没有哪两个建筑的立面是一模一样的,但是所有的建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同一种建筑,这就是汉街建筑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通过设计元素相似的尺度建筑外观的色彩、景观元素的重复甚至是铺地形式的延续,来传递街道抑扬顿挫的变化。街道的节点围合感流通空间的统一布局,鼓励了运动和流动,丰富了静止的空间。闹街,静的河,让人们在动静之间得到缓解突破建筑墙面的大尺度,转化成为可以接近的尺度的凸起、凹进和投影,展现出丰富的纹理。汉街的细部,浸润着辛亥革命年代的民国风情,加强了街道的历史厚重感设计精巧、布局细腻,以清幽秀丽、玲珑剔透见长,像颗粲灿的明珠处处吸引着人的眼球。

古色古香的大戏台是汉街上人气最旺的景点之一,不仅是游客,本地人也极为喜爱。戏台采用仿古木构建筑风格。飞檐翘角,屋顶用瓦作沟,灰瓦盖面庄重中透着秀逸;梁柱之间有精致的木雕饰,内容为荆楚历史文化传说的图案;基台配以栏杆,彰显格外庄严与雄伟,具有典型的中国古代建筑特点。汉街大戏台的背景,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LED屏幕,以现代与传统结合的形式,为游人营造了一种时空穿越的感受。每逢节假日,汉街大戏台均会上演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节目或者现代艺术表演,展示了武汉丰富的群众业余文化。

与南岸商铺林立的繁华胜景相对应,楚河北岸的绿化景观带,是连通沙湖公园与东湖风景区的通道,1.7公里的河岸上,有栈道、有草坡、有湿地、有露台,迤逦隽永,点缀上百种乔木、灌木、花卉及水生植物,美不胜收。加之沿线五大景观区,让人只想一直走下去、看下去。据介绍,这五大景观区分别是:水之源、水之情、水之绊、水之梦和水之属,各有各的特色和景致。“湖塘恋”亲水平台设置了多组水车和踩水自行车,游人可带动水体的流动,给水体增氧;在“峡江情”能够目睹“九龙过江”喷泉盛况,而喷泉的水则来自湿地系统处理的初期雨水;“水之绊”的游船码头、取水码头、下河码头三组景观,展示的是武汉数百年的码头文化;此外还有“水之梦”的巨型水幕广场,广场上光感动感的梦幻景观更是令人目不暇接。

熟悉中国象棋的人都知道,在棋盘的中央有个楚河汉界,这是红绿双方布阵斗智的交界。胜者一定要越过这条交界,将对方的帅将逼得无处躲藏仅仅是将“界”字变成 “街”字,万达把一张大棋盘绘在了湖北这个中原大省的首府武汉泛舟楚河,漫步汉街,我们不仅看到的是楚风汉民国建筑,更仿佛置身古色古香的画舫,感受到现代文化的腾腾热气室内刘翔的蜡像馆让你感到亲切,街边“巍然不动的雕“捉弄”你的视觉,让你把铜铸当成活人。还有那些被艺术家搬进画廊的腐蚀木头和锈迹斑驳的机床,不仅会让人感受到艺术强烈冲击,唤起武汉往事深刻记忆。

汉街,在历史的浸润中营造现代气象,在繁华的奢靡显现出怀古的典雅,典雅的浸润中又氲氤着满街的浪漫漫步于华丽充满着楚国风情街道上,购物、休闲、旅游,那些每天为工作所劳累的人们,终于在这里感受到了一种身体和灵魂的轻惬意。武汉市民因“楚河汉街”的开街又多了一个精彩无限的去处。可以想象,楚河就如一段历史的长河,游客乘坐数百万一艘的豪华游艇,从美丽的沙湖驶入碧波荡漾的楚河,就像进入一段怀旧的历史画卷,湖风让人沉醉,古街令人神往。特别是秋季,当夜间清冽的湖风吹来,这种感觉,在喧嚣的城市水泥丛林中,是一种何其难得的生活体验楚河汉街就是如此浪漫又如此实惠的方式,给武汉人带来百年的精彩。

近照.jpg 

王新民近照


作者简介:王新民笔名斯民,王我。1951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昌县。1974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先后在《人民文学》巜中国作家》《人民日报》《文艺报》算报刋发表各类文学作品1600余篇(首),约500余方字。出版各类文学著作28部,部分作品入选各种选本或译介海外。曾获首届武汉中青年作家优秀文学作品一等奖,广西《漓江》文学奖,湖北省第八届文艺评论奖(著作类),湖北省第十届文艺评论奖(著作类)等奖。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出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历任武汉市青年作家协会秘书长,省市青联委员,湖北省作家协会诗歌制作委员会副主任,武汉作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巜武汉作家》主编,武汉炎黄文学院院长等职。2010年被授予"武汉市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