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推介· 追忆慈母泪满襟

2010827日,对我一家人来说是个黑色星期五。我慈爱的母亲经过一天痛苦的呻吟后,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眷恋,带着对家人的依依不舍于晚上1027分溘然长辞,享年69岁。“子欲孝而亲不在”, 这是何等的痛苦、愧疚和无助!当我看到母亲与亲人阴阳两隔时,不禁失声痛哭,泪如泉涌……

遗照.jpg

母亲遗照


母亲一生坎坷,历经磨难。她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的一个平民之家,十二岁时,外婆因病去世,外公含辛茹苦地将她抚养成人。18岁时,经人介绍与驻地部队任军直参谋的父亲喜结良缘。然而,1959年春,血气方刚的父亲因对时局发表了不同见解,被撤职贬回老家黄冈县务农。而母亲毅然放弃舒适的城市生活,含泪默默地跟随父亲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鄂东穷山村。身居穷乡僻壤,使母亲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农活不会干、家务也不会做,甚至还闹出过许多笑话。但母亲硬是凭着一股执着、坚韧的劲头学会了割谷、插秧、砍柴、种菜、做饭。1965年,大队干部得知母亲是个文化人,便让她到大队小学代课,对此,母亲感激万分,尽心尽职地教书育人,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人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何老师。上世纪六十年代,父亲先后当过记分员、小队会计、林场护林员、三线(铁路)建设宣传员、公社临时文书、代课教师,在家居住的时间很少,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母亲柔弱的肩上,她带着我们兄妹三人艰难度日。我永远忘不了母亲的眼泪,这慈母辛酸的泪浸湿了我幼小的心田,成为我永远的痛。当父亲心情不好拍桌子摔碗时,母亲总是在一旁暗自落泪,接着又拿起扫帚清扫碎片。当我和妹妹抬着箩筐到队部仓库称口粮时却被告知是缺粮户,要交钱,不得不失望而归,母亲便轻描淡写地说:“莫着急,到时候冇得米就去借。”然而,我看到母亲背着我们眼眶里噙满泪水。我还记得小时候经常半夜三更便起床跟大人们一起到十几里外的深山老林中砍柴,别人早就返回吃过早饭,我由于力气小直到半上午才挑着满满一担柴跌跌撞撞地回家,母亲总会含着热泪心疼地说:“苕儿子,挑不动,就少砍点柴,莫压坏了身子。”父亲在一首《无题》的诗中深情写道:“越溪女子不寻常,甘伴愚人驻楚疆,以沫相濡欢惬少,寒灯冷雨夜偏长。”这正是母亲乡间生活的真实写照。

父母合影.jpg

父母生前留影


慈祥的母亲对子女疼爱而不溺爱,管教甚严。有一次,我在邻居喝喜酒时,无意间吸了一支烟,“小小年纪,叼着烟象么样子!”母亲一巴掌打在我的脸上火辣辣的,从此,我再也不沾烟了。类似的事例还有不少,只要我们兄妹言行稍有不当,母亲就会及时批评制止。母亲在那种艰苦的岁月里,从没有迷失人生的方向,她言传身教,教育子女如何做事做人。

1980年初春,父亲平反了,母亲也调往黄州城区任小学教师。驱散了心中的阴霾,母亲工作劲头更足了,一心扑在教学上,多次荣获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她为人正直善良,待人真诚热情,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细心呵护,从不训斥。1991年,班上有个小孩儿上课时不慎将屎拉在裤裆里,她丝毫没有责怪,而是耐心地帮学生清洗、更换裤子,令学生家长感动不已。1996年,母亲正式退休,离开了她热爱的三尺讲台。可是,上天就是如此捉弄人。退休后,各种病魔纷纷袭扰着她,让她不得安宁……

母亲走得过于匆忙。其实,我深知,她老人家有太多的牵挂,太多的不舍。这是因为:老伴对她特别关心,晚辈们对她都格外孝顺,这个家庭充满了温馨。每次母亲生病住院,无论是儿女,还是儿媳、女婿都围着她转,使她感到十分欣慰。就在去世的前几天,她还在念叨,老头子身患高血压,晚上再不要到病房陪护她了,儿子在外地开会什么时候回,女儿回武汉什么时候来黄州,孙女在外国留学学习紧不紧张,外孙女在北京打工生活习不习惯……

母亲单人照.jpg

母亲生前照


母亲是不幸的,她本该尽情享受幸福生活,享受天伦之乐,却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母亲也是有幸的,在她住院期间和辞世之际,有许许多多的关爱她的亲朋好友和晚辈们前往探望、吊唁。在母亲的追悼会上,摆满了花圈,挤满了送别的人群。母亲的一位同事哭诉道:“多好的一个人啊,怎么这么早就走了!”在前往烽火山火葬厂的途中,灵车后面跟随着十几辆汽车,人们自发地送母亲最后一程。父老乡亲听说母亲的骨灰要回老家安葬,抢着购买了一板车鞭炮到一公里外的山路上迎接她老人家回家。

母亲,去天国,请您一路走好!

易晓寒近照.jpg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易晓寒  19604月出生,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黄冈市黄州区作家协会原主席。大学文化程度,专业技术职称:记者、政工师。曾在海军某部服役,回地方后,先后任黄冈县文化馆助理编辑,县广播电视局电台记者部副主任,总编室主任,黄州市委办公室副主任,黄州区保密局局长,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等职。喜爱写作,有部分诗歌、散文、随笔、报告文学等文艺作品散见于各级报刊。共在海内外五十余家新闻媒体发表新闻作品千余篇,曾获省、市级新闻奖四十余项,十多次获《湖北日报》、湖北广播电台、《黄冈日报》模范通讯员,连续报道(合作)荣获湖北省好新闻一等奖,主编了新闻作品集《浪花集》。另在各级报刊发表理论文章四十余篇,论文获全国特等奖。其个人简介已被录入《鄂东当代人才库》。已出版诗文集《爱是阳光》。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