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寻根》· 二、暹罗祖根4、生命高塔

编者按:《南洋寻根》是作者早些年考察南洋时的所见所闻,这部五十多万字的游记散文立足于南洋,站在幽深历史文化的角度,对千百年来中华先祖在南洋的血根和历史文化在南洋的播撒,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将即行消失的非常宝贵的中华根脉文化,点点滴滴展示在读者的面前,读之,让人回溯,让人审视,让人深思,让人于九庙恫哭之外而砥砺奋起……

3、黄昏中的泰国郑王届奕奕生辉.jpg 

黄昏中的泰国郑王庙

 

1

黎明的时分,这古老的佛国渐渐地苏醒,号称孕育曼谷的母亲昭披耶河,它迎着初透的晨曦,在万道金线的映照下,泛着鳞鳞的光波慢慢地下游,在它的西岸,早发的各种车辆,已经开始交织在醒转的公路上,河面行驶的渡船,装载着早行的客人,穿梭于两岸,那郑皇桥车站架空的电车,把早行的乘客,从这里送向了四面八方,这座历史丰厚,尤其是华人史迹浓郁的街肆,透过淌流的古河,正在把那史话的剪影,逐渐地显示在早到的客人面前。

这里,是泰国曼谷市拉塔拉库仙区的核心,晨曦里,浸晨的清氛渐开,一群由组组古塔和神庙结合而成的巍峨寺庙丛林,参差错落,从迷矇沉睡中开始醒转,它以它那伟岸的雄姿,挺立于淌流的昭披耶河西岸。

这组寺庙丛林建于1890年,此组历经百多年的古老建筑,如今仍以巍峨壮观的塔基,八角锥形向上收缩成遥遥尖端的塔身,直冲入了高天82米的云表,那塔尖遙遙不可企及处的金球,在高高辉光迸射的彩云中闪烁着,它与此处闻名于世的大皇宫建筑丛林,隔着古老的湄南河,相互辉映和守望着,这,就是与泰国生命共存,名闻世界的华人皇家寺庙——郑王寺。

 

2

这一天,为了看那华人伟庙晨曦中的身影,我们团队的一行起了个大早,大家在沈导的带领下,乘着交通车,穿过清氛的簿雾,来到了郑皇桥畔。

此一时,晨曦初透,天边鱼肚颜色乍现,簿簿的白雾飘拂在大地上,桥畔清清的河水静静地下淌,早发的渡轮开始游弋,桥上三三两两的游人慢慢倘徉,薄雾罩下的码头,开始清醒起来,睡眼惺松的我们,尚在似睡似醒之间。

“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参观的,可是与我,与你们都有关啦,知道吗?我说的这个关,就是血缘关,就是说,这,是咱们华人祖上的巨大寺庙,它闻名于泰外,其名字,就叫做郑王庙。”沈导面对着大家,以华人亲情的语调,拉开了今天参观内容的序幕。

“呵呵,华人的庙宇,亲切亲切,难得呀,难得,我们倒是要认真地看看啊!”我团的杨汉葆先生抬起头,眨了眨眼睛,好似突然醒转的,望着小沈,沙着噪门,应答道,大家也随之观望起来。

眼前厖大的寺庙,看似有些岁月了,据沈导说,它约修建于泰国的大城王朝时期,这被称为“玛喀寺”的庙宇,主体建筑由塔群组成,风格属于大乘舍利塔式,其尖塔装饰鬼斧神工,各种彩色的陶瓷片、玻璃和贝壳镶嵌其上,熠熠生辉,它与周围四座与之呼应的陪塔,形成一组庞大、美丽的塔群,令人看后叹为观止。

如此的伟岸丛林!据说,是当年郑王在泰缅战争中,驱逐缅军后,在顺着湄南河而下,经过此地一个寺庙前时,正好是黎明时刻,如是,他遂下令上岸,并到寺里面拜祭。而后,在他登上王位后,有感于战争中佛的庇佑,逐拨出巨金重修大庙,故此寺又有“黎明寺”之名。

此庙寺名的另一个说法,则由于其塔与湄南河对岸的卧佛寺恰恰隔河相望,沿着塔身陡直的石级,游客则可一路登极直上尖塔中端,立于高高的中端处,遥望塔尖,金球入云,彩云拂绕,辉光闪耀,那里可是泰人认为的通天接阳之处呀,再俯望下界,每日晨曦初透,湄南河两岸的景色旖旎中,则见万物复甦之态,更由于是郑王在此开创了暹罗的明天,由此,泰人故以“黎明”称之了。

 

3

发源于古暹罗中央平原南部那克洪、萨汶的湄南河,它曲曲折折,在流往暹罗古城阿育塔雅后,直下曼谷,在这里,它孕育出了恍如仙幻的皇都建筑丛林,也诞生出了代表中华民族骄傲的暹罗拯国救难的伟大英雄。

面对着这一组伟大的宗教丛林,而且它与华夏有关,远在南洋的我,此一时,思绪万千,华人,寻找华人在南洋的祖根,这是我们这一行文化人胸中暗暗怀着的目标。在宾馆里,从背包考察的游客中,我就听说了郑信这样一位令暹罗举国崇拜的华人大英雄,又知道了他是近代,乃至如今泰国皇家讳莫如深的人物。过去,我也只是影子似地听到这个名字,不知详情,于是,我,包括我们团队一行,在曼谷采访时,就带着这份血缘的亲近和祖根的追寻,而处处留心注意。

这巳经是我们屐旅曼谷的第三天浸晨了,那时阳光初开,天上,好像游动起了大块大块铅灰色的云,我们的车慢慢地行进着,据导游小沈说,他将先带领着我们,去到一个叫做泰国皇家船队博物馆的码头处参观。

这个码头,就位于曼谷的诺依渠边,据介绍,该渠的水,与湄南河水相通。此时的清晨,静静的渠面,微风拂熙,舣舫许许,渠水清清的,水面翻着的细浪,一浪浪地推着,流向远方。望着那些雕饰华美的游舫,小沈告诉我们说,那就是泰国皇家船队停泊的部分船支,其中那条最显赫,长46米的苏帕那洪萨号船,船舱有黄金帐篷,顶上有七重华盖,船首有镀金圣天鹅的,就是1911年泰国盛典游行时的皇船了。他接着说,该船举行每次的典礼时,都由1名旗手引航,54名船夫引高歌、喊打拍子,场面十分壮观。

我们大家坐在两头高高翘起的长尾船上,望着眼前静静停泊的皇家画舫,在遥想着当年歌声嘹亮,鼓乐喧天,两岸欢声雷动的皇家游行壮观场面时,长尾船在马达的牵引下,“突、突、突”地已经驰离了码头。

我们乘坐的,是一条虽然看似十分古老,全船系用木柱拼接而成,船的长尾,像从船后延伸而出的船,但船行时,船尾的小螺旋桨却猛烈地击打着水面,搅得浪花飞溅,船竟快如离弦的箭一般。不一会,前方的一道景观,已经遥遥在望。

 

4

我抬眼,果见好一个所在,在滚滚流淌的湄南河边,一半居水,一半临岸,一座凌云的巨塔,在周遭辉光闪耀的小型塔群和庙宇群落的簇拥下,拔地而起,直奔九天,很有一点挺拔傲然的气度。

事有凑巧,此时,满是阴霾的天边,竟突然透出了一束罅光,正好照射在巨塔的身上,那直冲云霄的塔身,在阳光下通体鳞光闪闪,使空中耀出一柱近似疯狂的光芒。

那位于云端,以金箔包裹的塔球,像一颗巨大的钻石,在太空中放射出七彩的幻光。这是今生从未见过的巨塔,我的精神,一下子被震撼住了,不竟死死地盯着眼前的亦幻亦真,希图能盯出点究竟来。

10、泰国郑王庙耸入高天的金球.jpg

高耸入云的塔顶金球


看见我和大家一脸的楞像,小沈讲解开了,他说:眼前的这一座,就是古暹罗典型婆罗门式尖顶佛塔,其塔就建在一连串雄浑厚实的大理石平台上,整个塔的结构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上部分的塔柱,呈八角锥形,越往上,越小越细,直至细成一针形尖端,尖端之上,托一金葫芦,它就浮在云层里。主塔上部四面,又有四个小巧玲珑的塔状饰物簇拥着,那叉形铜塔尖上,各戴着一顶泰皇拉玛三世赐予金光闪烁的皇冠。

中部分的塔身,为平面十字形,四面另外又各有一个神龛,那神龛四面簇拥,庄严伫立,形成了所拥之塔的核心,上面浮雕林立,栩栩如生,使人不由得不向往着佛的高天遙引。

下部分的塔基,为平面八角形,它是由基础厚重的大理石垒成,其石八角向上,层层迭垒,颀长沉重,质地坚硬挺直,由此而透露出佛家伟岸的基底。此外,那基部还有佛殿、佛堂、佛塔、佛亭、回廊、假山、巨魔雕塑、内有佛足印的四方殿、王冠形尖顶的门楼,以及中国石像等。

环绕着这三层平台,每层平台约两米高处,各有一圈佛教传说中的守护神及神猴的浮雕,佛像造形生动,雕工颇为精细,塔面自上而下都装饰得十分考究,缕刻的图案和线条也曲折飞动,泰国国王拉玛二世的遗体,这位在位时,据传,仅凭一只乌鸦衔着的匿名信,飞到王宫,投在国王的寝宫紫宸宫门前,告说郑王儿子努起王子欲图政变,而尽杀其亲的国王,他死后,其遗体就安放在塔的底部。其后的泰国的策陀王子(日后的拉玛三世),则大赞乌鸦,并下令全国禁止捕杀和残害此鸟。

奇怪的是,拉玛二世杀尽了郑王的血亲,却大兴土木修造如此的巨塔,他让此塔在层层簇拥中,显得更加伟岸,其也包含了相伴着的塔基四个崎角,那既耐看,又呤咙的四座小型望塔。这其中包含的深意,太值得人们猜度了。

历史,总是曲曲折折的,泰国郑王的命运不佳,可郑王佛塔建造却特别地讲究,它统一用定制的砖块垒砌而成,外面涂着一层厚厚的灰泥,表面贴着专门从中国千里迢迢运去的彩色瓷片及玻璃碎片。寺内大殿里也悬挂着中国式的灯笼,殿中间就供奉着郑王的塑像。殿后,还有一张据说是郑王生前御用的大木床。

这里其实早已成为皇家寺院了,每年出安居期间,国王及众大臣都乘船顺着湄南河而下到此处祭神,届时,国王把黄色袈裟布施给寺院的僧侣。这种仪式,被南传上座部佛教称为“僧人换衣节”,它是佛教徒的一个重大节日,也是泰国佛教最隆重、最热闹的祭典之一。

此塔的周遭是一组组的泰式寺庙建筑,寺内供有郑王的泥塑座像,寺前立着披耶·达信的铜像。那闪闪发光的主塔之身,据说是由近代暹罗全国臣民陆续捐赠的几百万片中国瓷和玻璃镶嵌而成,这些瓷片和玻璃片,一见阳光,则周身闪亮,亮光如万缕金丝银线,照耀佛尘。此塔四面,又各有一条石阶,这些石阶螺旋上升,直达塔顶阳台,登上此塔,大皇宫佛家丛林,尽收眼底,大曼谷的市区,也可一览无遗。

 

5

这是一座在泰国极受尊崇的寺庙丛林,那为世人所惊叹的玉佛,早年,其从老挝万象运来泰国后,就一直供奉在这里。后来的曼谷王朝的拉玛二世,在重建寺庙时,又增修了高耸入云的中央大塔和四周的四角小塔群。及至后来的曼谷王朝拉玛三世,继续又增建寺庙,使之更为宏大。不久,后继的曼谷王朝拉玛四世,再将主塔增高,在规模上也重新扩大,始有了现在的规模。

你别看泰国国家不大,但这组寺庙,却为世上少有的丛林。你看它的遙遙,你看它的伟岸,你看它的金辉,你看它的簇拥,俨然如一巨型宗教军团队阵,那小塔簇拥的飞升高塔,倚天入云:那平台垒迭的众神飞动,如入天宫;那彩色镶嵌的金碧辉煌,犹沐南天;那中央大塔的高天阳台,下俯尘世,至于那脚下芸芸众生的曼谷城,虔诚伴守的泰王宫,举国膜拜的玉佛寺,闻名泰外的涅盘寺,以及代代奔流的湄南河,则在佛的髙天遥望里,随着巨塔的矗立,尽入涅槃之中……

还有曼谷吞武里府坦荡的郑信路上,那里一直就矗立着一座威武的塑像,那即是郑王的雕像。那像,真是慑人心魄啊!只见魁伟的郑信,目光烱烱,他骑着威武的高头烈马,手挥寒光闪烁的战刀,正英姿勃勃地遥望着远方。而他的脚下,摆满的,尽是芳香缤纷的五彩鲜花,那可是泰国人民和众多华侨缅怀这位光复河山的英雄所献啊!这以至而习以成节,成为了每年12月必须举行的盛大皇家祭典,成为了全国人民最大的欢腾节日,成为了泰人灵魂心香的遥祭之处了。

 

6

我望着这个以郑王婆落门塔为中心的建筑群,这个泰外朝拜者络绎不绝的宗教塔群,心中久久思考着一个问题:一个中国人,逾二百三十多年了,为什么在湄南河水所孕育的文明中心,依然为他唱出如此高亢的赞歌?为什么那生命的高塔,历经了两个世纪,时至今日,仍然经久不衰着?

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我曾询问过与我同一宾馆,来自广州,参观过泰国博物馆的旅游自助者王冉,小王告诉我说:“郑王曾打败了缅甸的侵略,在泰国建立起了吞武里王朝,他在皇位上坐了15年,在全国享有极高的盛誉,但泰国的历史博物馆,却对此忌讳得很,不知何故?”

此事我也问过导游小沈,可小沈每每笑而不答。作为一个疑问,它让我一直铭记在心,直到我回国以后,查阅了几本暹罗近代史,方才找到了答案。

 

7

据史料记载,郑王是泰国吞武里王朝(1767——1782)的华裔国王,姓郑,名昭,原叫郑信,在泰国历史上称为“帕昭达信”,意思就是“圣王郑信”。

郑信的父亲是中国广东人,他系一浪子,在家贫不自聊,又见恶于乡,于是,为了寻找出路,他就附航南渡,到达暹罗,并落户于当时暹罗的首府大城,在当地娶妻生下了郑信。

郑信一反他的父亲,幼年的他,勤奋好学,通晓中、泰、越、印等国文字,13岁时,他由养父介绍进宫廷当了侍卫,因有才略,被任命为达府太守,接着被提升为柏却武里总督,并任府尹(相当于中国的省长),后又因功勋显赫,被赐封为披耶(爵位,相当于公爵)。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西面强大起来的缅甸,开始不断入侵泰国,也曾两度占领其首都大城,并霸占了暹罗的清迈和清莱。在大城被围,弹尽粮绝后,经强大缅军的打击,暹罗大城王朝,遂于1767年迅即灭亡。

这其中,尤其是此年的血腥之战,缅军在围困暹罗的阿育塔雅14个月后,终于攻下了城池。鉴于缅军在此战中死伤很多,为了泄愤,已经近于疯狂的缅军,一路烧杀抢掠,他们焚毁了华丽的庙宇,捣毁了所有的佛像,掠夺了巨额的战利品,捆绑了所有的皇室成员,押走了逾90000个俘虏,最后撤退时,竟伤心病狂地将名闻世界的阿育塔雅古城全部火焚。

一个在世界上闪烁了四个世纪之久的古文明的辉光,就这样熄灭了……

在国破家亡的危急时刻,是华人郑信挺身而出,他号召暹罗全国人民起来反抗侵略者,并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组织起了一支浩浩荡荡的义军,这其中,华人甚至担当了义军的中坚力量。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最后,郑信终于将强敌逐出国土,收复了暹罗。

暹罗人民对他的爱国英雄行为十分敬佩,战争胜利后,大家拥戴他为暹罗的国王。于是,郑信于176712月登上王位,迁都吞武里。随后,他又将分崩离析的暹罗各省,重新统一在中央的集权之下,并同时收回了原先对柬埔寨和老挝大部分地方的宗主权。在与老挝的一战中,又使暹罗获取了闻名世界的玉佛。

这样,郑信不仅以吞武里为都,建立起了暹罗吞武里王朝,而且,为暹罗以佛立国树立起了玉佛的精神内核,并励精图治,使国家日益富强,同时,又致力发展与中国清王朝的友好关系,使之和睦相处。正是他那巨大的功绩,使他和暹罗的生命熔铸在一起了。

 

8

在暹罗历史上,郑王可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呀,在他当政十五年后,一个巨大的阴影向他罩来,当时朝廷一位心怀叵测的暹罗二品大臣,到处散布瑶言,强加给郑王患有神经病的说辞,其理由是说他鞭打不向郑王鞠躬致敬的和尚、大臣,以及郑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他由此而谋划了一场叛乱。通过叛乱,他囚禁了郑王,计划把郑王部将却克里(即后来的暹罗国王拉玛一世)速召来宫,推上王位。闻此,昭批耶却克里将军火速率军,从柬埔寨前线回归即位,在登基的第二天,昭批耶却克里将军即下令处死郑信,并亲自把郑王送上了断头台,在朝廷内用乱杖活活打死,他死时,刚满48岁。

泰国拉玛一世上台后,日夜恐惧中国满清朝廷对郑信之死会有反应,于是,他于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遣使入贡清朝,为请求清廷对自已敇封,他在文书中,坚称自己就是郑信之子“郑华”,用以矇骗乾隆皇帝过关。

17、泰国拉玛四世身着中国清廷官服.jpg

身着清廷官服的拉玛四世画像


1809年,拉玛二世登基,他在进京上贡时,又故技重演,自称自己为郑信后代,名曰:“郑佛”。

随后的岁月,曼谷王朝对郑信家族在世仍不放心,又再次进行了血腥清洗,在一场所谓的阴谋叛乱指控下,郑信家族的王子们,包括努起王子及其6个儿子,在泰国皇家寺院巴吐空卡拉寺,被处以皇家极刑。还有许多华裔大臣,如亲王和军人,共计40余人,也于当天押赴吞武里桑烈河刑场砍头,达信的后代,最后只剩下了年幼的欧拉公主和桑丽婉公主残存于世。

此后的泰国三世王、四世王在入贡清廷时,依上办法,在表文中各自称自己为“郑福”和“郑明”,他们皆以郑姓,继续矇骗。并且四世王做得更象,还在泰国的钱币上,其背面特地铸上“郑明通宝”4字,以向中国清廷证明,其现存四世王亲笔御函的结尾,亦盖有一章,上为华文“郑明”两字。

这是一桩历史的疑案,也是皇室的一桩丑闻,正是暹罗皇史上有了这样一个弑君的先因,再加上郑王又是一位外国人,以后,又经日本主导泰国政局而逐年仇华,泰国的博物馆和所有的史料,对此自然而然地就讳莫如深了。

 

9

历史的秉性,总是预示着生命的纽结和世道的更张,郑王,以他轰轰烈烈救民救国于水火开始,悲剧性地抛却头颅而结束。曾几何时,甚至在暹罗还扬起了一阵阵的尘土,扭曲了无数的史实。

但尽管如此,他生命的意义,却并没有消失!在泰国拉玛一世尚在当政的时候,暹罗人民不畏危险,就自动地在一片断墙残壁的大城皇冠寺,供上了郑王的塑像,并每年在这里举行自发的民间朝拜仪式,他们还给这个寺,取了一个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名字,叫“黎明寺”。

二十七年后,也可能是郑王形器虽灭,而精神长存的缘故吧?也可能是佛家生命依,“救度大我中之众生”的真理极则所致吧?曼谷王朝的拉玛二世,开始正式修建黎明寺的中央大塔和四角小塔群。

又十五年后,曼谷王朝的拉玛三世,最终建完主塔,并增建了讲经殿和僧侣学校等建筑。

再二十七年后,曼谷王朝的拉玛四世,为了表达对郑王的崇敬之情,又将主塔再增高至82米,并为主塔建造了一个宏伟壮观的平台,形成了当今郑王寺这样一个规模。

为因郑王生命意义的至高和华人情结的至远,岁月在改弦更张后,又一步一步还原于它的真实,在以后的岁月里,郑王寺不仅增加了越来越多的中国瓷片、瓷盘和瓷碗,手持兵器威严的中国守卫武士,亭亭玉立的中国仕女,以及大殿内独具特色的中国灯笼,而且人们又艰辛地寻回了郑王生前睡过的大床,并把它安放在开始回归为皇家寺院的“黎明寺”内。

为了使郑王生命高塔的政教合一意义得到更完美的统一,泰国皇家自此以后,每年都要在此举行“出安居”盛大典礼,这一天,泰国的国王和众大臣,就在前面所述的皇家船队博物馆码头,于喧天揭地的鼓乐声中,乘上庞大的皇家船队,顺湄南河而下,到郑王寺祭奠这位生命已经升华于暹罗灵魂的郑王神了。

常言说,生命之树常青。在泰国这个佛国,我祝愿中华与泰国生命的高塔,永远屹立于湄南河畔,更寄希望于那生命的金球,能一代代闪射出灿烂夺目的光彩。

图片1.png 

刘锋近照


作者简介:刘锋,湖北省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社会科学协会、自然科学协会会员,已出版《北纬绿斑——长江流域的七彩名区》等专著20多部,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戏剧学院研究员与客座教授,在《人民日报》《中华散文》等30多家报刊发表历史文化散文250多万字,撰写和编导的多部故事片和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主编出版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工程《中华长江文化大系》。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