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五里有界 美丽无界》一书即将出版发行,该书系黄自华、戴新民主编。该书共分三编,即“报告文学”、“散文”、“诗歌”。该书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主旋律,汇聚正能量,热情讴歌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乡,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征程中,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涌现出来的时代骄子以及打造的绿色生态品牌等前沿品牌。本网特予以连载,以飨读者。
是不是因为庚子之春太匆匆,所以,这个牛年的春天来得有些早?还是2月,桃花、油菜花就灿灿地开了,路过田郊,一丛丛红的黄的花朵倏地闪出,让毫无期待的你一路惊喜。
3月12日,首届五里界油菜花节在武汉花博园隆重开幕,大片大片金黄的油菜花,精心培植的七彩油菜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花粉”,宽阔的梁子湖大道挤得水泄不通。三月花正开,江夏等你来。这两句没什么特别噱头的“邀请函”语实实在在打动了经验丰富的“花粉”们,春日融融,人们闻香而至。
时隔近一个月,小朱湾餐饮经营户曾庆志对油菜花节的火爆场面还记忆犹新:“后来的顾客最后等到下午三四点才吃上饭。人太多了,店里所有能吃的全卖光了。”他一边笑呵呵地说着,一边忙着拔鸡毛。盆里有四只刚刚宰杀的鸡,是供给中午的客人品尝的。小朱湾距离花博园大约2公里,三十几户人家,其中有十多家餐饮店,曾庆志的“湘里乡村”土菜馆位于湾子中间,房子对面有一小片树林。那一天,小朱湾所有的餐饮场所全部爆满,整个湾子里都是欢乐的人群,家家户户忙得恨不能把脚扛在肩膀上走路,直到天色擦黑,累了一天的人们才松了口气。
一
曾庆志老人已经68岁了,七年前,也就是2014年,一辈子拿不起锅铲的他带着儿子曾光,在村里率先做起餐饮。五里界街地处梁子湖畔,与梁子湖风景区裙裾相依,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五里界街充分利用优质的自然资源与区位优势,以梁子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为依托,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与休闲观光农业经济,建成360亩当代薰衣草风情园和七彩花海,将梁子湖大道初步打造成一条赏花大道,推出“梁湖画廊”景观,锦绣画廊、龙凤咀湿地公园、花博园项目等纷纷落地,赏花总面积达6000多亩,游客蜂拥而至。
五里界街童周岭村紧邻梁子湖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其中的小朱湾是游客们出入当代薰衣草风情园的必经之路。越来越多的游人应该能为小朱湾带来增收创业的良好契机,但是,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茫然四顾,面对人山人海的赏花游客,不知道如何开展旅游服务,没有经验的村民谁也不敢吃螃蟹。况且小朱湾过去的30多户人家留在村里的只有十来户,都是老人和孩子;村里没有通畅的道路,一下雨满地泥泞;房屋破旧,有的倒塌了,又脏又乱,可以说是要人没人,要环境没环境,是典型的空心村,怎么发展旅游经济?
这一年,《2014年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出台,经过多方论证与探讨,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街与中国乡建院合作的童周岭村“美丽村湾”建设规划项目正式启动。项目采取保护与利用湿地生态环境资源相结合的方式,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经济。以“荆楚·花·人家”为主题,包括童周岭村的小朱湾、田子海和童周湾三个自然村,以薰衣草风情园和七彩花海景区为依托,提升乡村风貌,打造新型产业,为农民创造就业机会,增加产业收入。
当务之急是改善村湾住房和村湾环境。
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与一群钟情于乡村建设的民间人士发起成立了中国乡建院,以协作农民建设“三生共赢”的新农村为使命,以建设经营型乡村为理念,由跨领域专家团队引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系统性、整体性解决方案。村庄的规划设计紧密结合产业发展方向,一改脱离乡村实际的重复模式,采取“一村一策” “一村一品”的个性化理念,让每一个村庄都以自己独特的人文、地理、生态风貌成为不可复制的这一个。五里界街在童周岭村建设中拒绝大拆大建、千篇一律、千村一面,引进中国乡建院,着力打造乡村荆楚文化,建设独具风格的“荆楚·花·人家”花园式村湾。根据童周岭的实际情况,双方共同制订出详细的规划方案,推进特色餐饮、休闲农业、乡居度假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确定了童周岭区域的总体发展目标,三个湾的功能定位,村庄的产业规划,旅游线路的规划、旅游商品的开发、新型经营主体的引入、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共赢等。
童周岭项目是“政府主导、村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新型模式,对村湾原有的旧房按照规划进行大力改造,改造后的房屋具备一定的功能,村民能够开展合适的经营。小朱湾毗邻当代薰衣草风情园,发展机遇得天独厚,是童周岭项目的重中之重。小朱湾村庄不算大,环境幽静,湾内房屋布局错落不一,空间富于变化,院落大都是开放性的,古树绿植丰富,三口水塘夏天时莲花盛开,规模以及自然条件非常适合改建成美丽村湾。
不拆房建房,不搬迁,不拿钱,“不洗脚上楼”,这种发展方式打破了村民的固有思维。尽管蓝图绘制得很好,却看不到眼见为实的好处,而且改建房屋政府补贴不够用,还要自己掏钱,村民一时无法接受。土生土长的村民不懂经营,在外面打工靠双手和劳动力吃饭,难以把握的收益对他们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投资的风险却超过了他们的心理承受力。项目的实施遇到巨大阻力。
李昌平院长却不着急。中国乡建院工作组住进了小朱湾。每天,街、村两级领导和中国乡建院的专家们组成工作组,一起深入每家每户,调查、了解每个村民家庭的具体情况。主事的村民基本上在外打工,工作组便一次次打电话,催请当家的村民回家商量村湾建设大事,将乡村未来发展的前景和五里界街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规划仔细剖析给村民听;他们与村民推心置腹地交流,除了掌握基本信息外,家庭成员特长、社会关系和潜力、对新生活的设想和心愿等,都是他们关注的重点。这些信息后来都成为房屋改造中部分家庭的需求,为农家乐经营餐饮和住宿功能提供设计依据。
最先改变的是乡建院办公楼。乡建院的专家到村里转了一圈,选中一栋特别破败的土屋,跟童话中的鬼屋差不多,房主同意以3000元将这栋废弃多年的土屋转让给他们使用。不久,一处古朴又时尚的小庭院魔法一般出现了,整个小朱湾惊呆了:青砖外墙,蓝瓦房顶,记忆中的飞檐,用旧瓦修整的屋脊,用废旧的木料修葺的门窗,扔在路边沟渠的坛坛罐罐镶嵌在墙壁上,成为饶有风趣的装饰……原来破旧的土屋脱胎换骨了,变成了一栋乡土风情扑面而来的小楼!可以触摸到的美丽简直让村民欢腾起来,原来土房子也可以不拆,原来图纸上画的是这么美的房子!
每个人心中都有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只是由于客观条件的不同,它们或被生活的重压所淹没。现在,乡建院的专家唤起了人们深藏心底的对美和美好生活的激情,人们心动了。思想的障碍像垃圾一样被扫除,人们行动起来,小朱湾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变样了。
二
“您好!能在您家里吃饭吗?加双筷子就可以了,我们付您钱!”那一年,年近五十的付红兵在家吃饭时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游客们没地方吃饭!他们想吃农家饭、农家菜!
眼看周末前来休闲赏花的人越来越多,却没有一处可以吃饭的地方,付红兵脑子转起来了,街、村干部和乡建院的专家们描绘的美景在他心里有了眉目,他下定决心,一次性投资20多万元,请专家将自家住房和庭院改建成适合餐饮的房屋,小朱湾第一家农家乐“十八湾”诞生了,付红兵和妻子田春梅在自己家里做起了生意。
看到商机的不止付红兵一个人,曾庆志也开始经营农家乐。曾庆志是村里的老队长、老党员,小朱湾三名党员中他和弟弟就占了两名,是村里有名的积极分子。他家房屋宽敞,不仅能办农家乐,还可以接待客人住宿,村里又派人专门来给他家的“湘里乡村”农家乐做了微信号,儿子曾光负责接受网上预订,是村里第一个使用互联网拓展生意的,“湘里乡村”的名号很快传开了。不到一年时间,小朱湾12户村民,在乡建院的帮助和指导下改建自家住房,办起了农家乐。中国乡建院在改建时尽可能弱化旧房建造上的互相模仿(房屋内部与外部结构相似的三开间,进门饭厅,两侧卧室,后面厨房、杂物房),突出不同个性特征和个体需求,但总体建筑统一于荆楚风格。村庄的历史、文化、景观、价值观、生活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制度、技术、方法甚至一草一木、一只有故事的猫狗、一间尿粪分离的厕所、一个外来者的感受等都作为乡村要素在改建中得到体现。
经过倾心打造,小朱湾“面目全非”了,成为花园式村庄,乡土材料和全新的创意建构出荆楚文化的浓郁风情,在一片老旧萧条的村庄中一枝独秀。村子还是以前的格局,一家一户,各自东西南北,散落于参差不齐的绿荫丛中。村路还是跟原来一样,蜿蜒到各家门口。只是,仿佛一只具有神奇魔法的手轻轻拂过,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石一鸟无不化腐朽为神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穿过停车场,走过草坪,轩敞而漂亮的农家乐令人耳目一新。房前屋后的梧桐树、垂柳、竹子、樱花、紫薇赏心悦目。村内的主路没有硬化,而是采用青砖和旧瓦片铺就,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拾级而下,茂密的梧桐树下便是“小朱湾客厅”,一栋带院子的两层小楼,黑瓦青砖泥巴墙,古色古香。连新建的公共厕所也与村里其他建筑风格一致,让人惊叹艺术、乡村与实用竟然可以如此和谐!小朱湾有三口荷塘,水中莲花自发,随风摇曳。村中的荷塘旁边是一片生态小树林,四季杂花交错。村旁的荷塘边新建起一道乡贤长廊,荷风习习,阴凉惬意,村民自种的蔬菜瓜果飘来阵阵清香。为了适应产业发展,政府出资建设小朱湾村内及周边基础设施,修建荷花池、亭台水榭、停车场、洗手间等配套设施,改造村湾路网,对绿化进行提档升级。村庄的水处理、重要景观节点、夜景照明、解说标识、污水及垃圾处理等都经过系统设计,确保环境与生态不会受到任何破坏。小朱湾不仅深处绿地花海中,自身也成为一处令人赞叹的景观,不久就做了湖北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有了“摄影村”这个崭新的名字。
2015年10月13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非洲司副司长德斯特·默本瑞特先生一行人走进童周岭村小朱湾,在湖北省发展战略规划办公室副主任徐新桥陪同下,慕名前来参观考察“美丽村湾”五里界小朱湾。
德斯特·默本瑞特先生来武汉出席非洲“可持续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技术国际培训班仪式,听说了小朱湾的新农村建设后,对五里界街这种“政府主导、村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行人不辞辛苦,驱车来到小朱湾。看见漂亮的田园式村庄、独具特色的村民房舍,整洁的村容村貌,德斯特·默本瑞特先生惊喜之余赞赏不已。他欣赏了一座座因地制宜改建的漂亮楼房、庭院,参观了村民在林木间饲养的鸡鸭鹅、在田角池边种的蔬菜瓜果等,兴致勃勃地走进一家农户的橘园,摘下一个还挂着露珠的黄橙橙的橘子。湖北省发展战略规划办公室副主任徐新桥博士结合可持续城市发展新理念,讲述了小朱湾匠心独运的荆楚建筑风格、村民互助金融机制与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武汉市五里界街道政府王太明书记和中国乡建院工程师李正荣沿途介绍了小朱湾的打造理念、建设初始以及小朱湾的内置金融运行概况。临别时,德斯特·默本瑞特先生兴犹未尽,挥笔为小朱湾写下赠言:
参观了小朱湾,我对我所看到的一切印象深刻!这里代表了一种未来全球村庄的好模式!我深深地向创造这种建设模式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致敬!
三
面包可以一口气发酵起来,一个产业却不是朝夕之间就能繁荣兴旺的,特别是农村产业。当代薰衣草风情园开园后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仅仅32天入园游客就突破10万人。但也许是因为水土不服,娇气的薰衣草盛开两年后,似乎被寒冷的冬天伤害太深,病恹恹的打不起精神。所幸周围其他农庄的花园果园相继兴起,比如,梁湖龙湾、新华农庄、东篱老屋等,都成为游客必看的景观,游客踏青钓鱼,观花摘果,仍是兴味不减,只是这些自然生长的花草树木有着明显的季节性,游客的到访也就有着明显的淡季和旺季,这让铆足了劲头的小朱湾农家乐有点不太适应,忙起来让人找不着北,闲下来也让人找不着北——不知道干点啥。
一个村子的人在外打工,常常干的是同一行业,小朱湾也是。那几位最早回村的农民工都是厨师,在外面干的就是餐饮。天意吗?小朱湾需要的就是餐饮,他们熟悉的正是餐饮服务。有几家农户,开始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小朱湾热闹的时候他们请假回家,临时操刀,做两个月生意。游客少了,他们还是回去打工。但是,慢慢地,他们在摸索中明白了,时代在变,国家振兴乡村的决心让他们有了信心,政府出台的支持农村农业发展的各项措施让他们有了底气,游客的笑脸让他们开心,体味到了自己的价值,小朱湾的农家乐在摇摆观望中渐渐坚定下来,真正开始了自主发展。
曾明清是2016年从广东回来的,他把在广东学会的厨艺带到了小朱湾,虽然同样做农家菜,但他的味道总有一点别致,受到很多老顾客的追捧,平时每天有一两桌客人,周末则要请五六个人帮忙。妻子喜欢花草,院里院外全是花。小朱湾养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花博园就在附近,想种花木随时去花博园挑选,这些花草既供游人观赏,自己也能怡情养心。种花草是要爱心和耐心的,冬天室外温度过低,近百种花草需要搬进室内。阳光和暖的时候,又要搬出来晒晒太阳,曾明清的妻子忙得不亦乐乎,她家的花草格外清新娇艳。以前,老公在广东打工,一家子难得聚在一起,现在回家当老板,老公的厨艺更有了用武之地,一家子朝夕相处,老人孩子得到了照顾,生活自在,“筷乐农家”的店名就是一家人心情的写照。
曾庆志老两口和儿子曾光经营的农家乐现在有了稳定客源,即使不是周末,每天也有大巴带来的客人就餐。曾光的厨艺很专业,菜谱上有60多个菜品,较之几年前,“湘里乡村”的规模更大了,门前的树干上挂着好几个网状吊篮,游客可以免费使用;喜欢烧烤的游客只需自带食材,就可以在空地上自己烧烤,曾庆志提供烤炉、木炭、油盐调料等,“80元费用包干。”老人说:“这点钱刨开成本,剩下的只够卫生费,但是方便了游客,我也聚了人气。”这位老党员的心依然朝气蓬勃,他甚至在厅里辟出一个角落,摆上副食、日用等小商品,让游客自己取货自己付钱,或扫码付款,曾庆志说:“这是我的无人售货机。”经营了一段时间,因实在无暇顾及,村里商店也多了,就没有坚持下去。令老人自豪的是,当年市委书记陈一新来小朱湾考察时,不仅买了他家的土鸡蛋,还在他的农家乐拍了照片,老人把照片放大了,洗出来,挂在门前,天天看着就高兴。
付红兵的十八湾现在名叫福珑寨,由儿子付星主导经营。小朱湾的第一家农家乐现在有了几百双筷子,一次能容纳20多桌客人,旺季时一天达到60多桌。小伙子的专业技术也是厨师,父亲开办农家乐第二年,他就放弃了东湖风景区的厨师工作,回到家中,发挥所长与父亲一起经营农家乐。宽阔的场院上,除了成排的桌椅,还点缀着几条新式木椅。一旁的花篮式秋千上,总有浪漫的女孩把自己花一样的笑容与悠然的秋千定格在一起。六年时间,付星关注着小朱湾的每一次改变,哪怕是哪一天新增的游客所来之处。他在福珑寨完成了自己的终身大事,现在,一个新的小生命即将降临,付星非常高兴,在这里,孩子将有一个田园诗般的童年。
四
小朱湾的发展蓝图正在一步步展开,越来越好的前景改变着人们对乡村产业的认识,小朱湾的产业空间正在一步步拓展。2014年,段传斌将自家两栋楼房按照规划的整体风格进行装修,还把门前的猪圈拆了,盖了一栋两层的餐厅。整个工程完工后,有四个大餐厅供游客用餐,12间房供游客住宿。段传斌投资了50多万元,是小朱湾同一时期内投入最多的一家。但餐饮不是段传斌的特长,且有其他生意需要打理,他将农家乐租了出去。两年前,儿子段民军收回房屋,开始自己经营“老渔民”农家乐。段民军是带着梦想回到小朱湾的,他再一次投资20多万元,重新修缮房屋,改建了两个小型停车场,取得门前水塘和30多亩土地的经营权,建起了亲水平台,栽种了大红袍桃、葡萄、果冻橙等水果,水塘里养着鱼。除了餐饮和住宿,他的农家乐还能提供水果采摘、垂钓、烧烤等休闲娱乐。见到段民军那天,一群衣着鲜亮的人聚集在餐厅外的亲水平台上,吹拉弹唱,载歌载舞,从容快乐。“前期压力很大,”段民军说,“别人的农家乐都在获利,我起步晚,还在不断投入。农业投资大,回报周期长,而且不稳定,还特别辛苦。果园请了三名工人,每个月都要开工资。去年冬天霜太重,影响了果树坐果,今年的产量会下降不少。”从前五谷不分的段民军现在说起农业一套一套的,他自己学会了烧菜,学会了种植果蔬,有空下地劳动,还学会了养花,一盆盆整齐漂亮的月季花都是他亲手栽种的。“很累,但是心甘情愿!”文静清秀的段民军30岁了,还没有结婚,他对小朱湾充满信心,“这辈子就守着小朱湾了。这么好的生态环境,城里人大老远花钱来玩,我为什么不能留在这里呢?”段民军的目光停留在不远处的果园那里,他心中的愿景就在那里生根发芽,即将开花结果。
段民军的果园旁边,是曾经盛极一时的当代薰衣草风情园。薰衣草种植出现问题以后,当代集团请来各路专家把脉问诊,研究新的发展方向。2019年,年过天命的涂志斌来到薰衣草园,开始重新打造这片处于半休眠状态的土地。如果在薰衣草园遇见涂志斌,你会以为他是一位园内工人,黝黑的皮肤,普通的装束,随意的谈吐,你不会想到他是一位转战恩施等地,有着丰富的休闲观光旅游产业经验的老总。涂志斌骑着一辆摩托车,整天在园内东奔西跑,亲自翻耕土地,种植树木花草;购回萌宠兔、鸡鸭鹅、黑皮猪、羚羊等,开辟儿童乐园等。他有很多想法:“人们心里想的,在这里都能找到。”以前,除了薰衣草,没有别的看头,园内也没有可供游客小憩的地方,现在增加了很多项目,园子里将能四季赏花,能免费骑自行车,免费划船、K歌、打台球,能举办开放式婚礼或其他庆典,将来还会有咖啡、休闲餐饮等配套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最重要的项目是鹰猎牧场,建成后将是华中地区最大的特色牧场,不仅带给人们特别的休闲娱乐感受,也是人们露营的好地方。
“我们做这些,不仅是为了当代集团的发展,也是为了带动周边经济。小朱湾是休闲旅游的受益者,园子内还有一个六房谢湾,还没有发展起来,我们希望当代风情园能吸引更多游客,让六房谢湾像小朱湾一样发展,让周边村民都能获益!”这是涂志斌作为一个企业家的心愿。即将到来的5月,就是薰衣草盛开的季节,可以想象,那时,这里又将成为“花粉”们心中的圣地。
五
变了!变了!小朱湾的改变由外而内,环境变了,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中国乡建院的专家们打开了小朱湾的视野,传统农村正在向新型农村转变,根深蒂固的小农思维正在向新型产业思维转变。曾方荣的“品农情”农家乐现在是湾里最牛的,年销售额已经达到200万元。以前,曾方荣与妻子两人都在外面跑面的,没日没夜轮轴转,一年只落下五六万元。2016年,他和妻子回家经营农家乐,一下子就翻了身。生意好了,有钱赚了,曾方荣没有就此满足,他不断谋求发展,改善环境,改进经营。每年闲暇时就美化庭院。几年时间,门楣换过了,院墙扩展了一次又一次,院墙上的花卉随着季节的更替而变换,成了游客们最爱拍照的微型景观;院里的两棵李子树结出甜甜的李子,就餐的游客可以免费摘取;院墙一角的木质装饰发霉变色了,影响游客审美,他已经订购了砖瓦和片石以及坛坛罐罐,准备遵照总体风格重新修葺一番。他学会了品茶,院子里配了一套茶几,电水壶、纯净水、豆青釉茶具、茶罐等赏心悦目,连小小的茶宠也笑眯眯地注视着游客。这是一套小茶具,里面大厅还有一套更大的,厚重的茶桌,茶具品相就像一家专业茶室的配备。
除了自主经营的农家乐,小朱湾已经有了两家小型超市,副食酒水、日杂用品和儿童玩具等近200个品种,游客临时想买的东西应有尽有。由童周岭村创办的第一家“乡村振兴服务站”正在筹备中,本地特产粉蒸肉、界豆、莲子米、剁椒、土鸡蛋等农产品正在铺货,不久,游客们就会有玩的有看的有吃的,还有可供带回去馈赠亲朋好友的,小朱湾的服务经营越来越完备。
小朱湾变了,农村变了,更关键的变化是人,是人的观念。新一代人反转脚步,从城里回到了乡村,这才是乡村振兴的希望和未来。如果德斯特·默本瑞特先生再次来到小朱湾,他仍然会高兴地说:“这里代表了一种未来全球村庄的好模式!”在五里界街,一个个小朱湾正在诞生、成熟。在乡村振兴的大地上,更多小朱湾正在诞生、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