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五里有界 美丽无界》一书即将出版发行,该书系黄自华、戴新民主编。该书共分三编,即“报告文学”、“散文”、“诗歌”。该书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主旋律,汇聚正能量,热情讴歌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乡,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征程中,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涌现出来的时代骄子以及打造的绿色生态品牌等前沿品牌。本网特予以连载,以飨读者。
黄昏,炊烟,羊肠小道,屋舍在暮晚影影幢幢,儿童横在牛背吹响牧笛……你记忆中的村庄是否也是如斯?
暮春时节,我应邀参观江夏区五里界孙家店村老屋穆湾。带着对乡村的依稀记忆,我走进了省生态宜居村湾——老屋穆。
老屋穆坐落在梁湖大道东面,与西面的五里界花博园遥相呼应。一进村口,只见左侧的红砂石上镶嵌着遒劲的楷书:“美丽村湾老屋穆湾”。村口稳稳矗立着一座十来米高的门楼,雄伟壮观,夺人眼球。青砖灰瓦,灰黑色的横梁,肃穆巍然,古色古香。门头上书着三个镏金大字:“老屋穆”。门楼书着一副对联,上联是“自强不息与时俱进无布衣”,下联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有贤才”。门楼背面也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洪武迁徙五里三甲虎丘地”,下联是“戊戌立楼六合八泰龙云天”,横批是“和穆家风”。两副对联既彰显出老屋穆人的崇德钟书、锐意进取,又囊括了村湾的渊源历史、建楼时间。听说撰联者正是本村的文人,我暗暗赞叹他的慧心巧思。
走过门楼,一进村湾,一股泥土混合着草木的清香扑面而来。只见村湾佳木葱茏,绿竹猗猗。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筑起雪白的栅栏,栅栏里种满了各种季节的景观树:刚抽新叶的枣树,打着花苞的橘树,挂了果的梨树、桃树、枇杷,静待花开的石榴……沿途也是活泼泼脆生生的绿意不断涌来。时下已近谷雨,花开已近荼靡,缤纷的花儿仍在墙角枝头绽放:红郁的杜鹃,淡雅的豌豆花,细碎的石楠花,小米粒般的橘花……最美的是槐树上一绺绺的槐花,从树上挂起一串串风铃儿,抿一朵,舔一舔,甜丝丝的,满嘴都是童年的味道。
有户庭院主人不在,大门紧闭,可调皮的春光关不住呀,还是顺着青砖石板汩汩流泻。一缕草,一拳石,一缸睡莲,一片流云,小院的布局好似漫不经心,可你仿佛能看到白石的奇巧,八大山人的性灵。设若你是素手弄筝吟诗作赋的女孩,又能看见朱淑真、李易安在芭蕉树下的背影。
“叽啾”“咕咕”……有花有草的乐园自然就有快乐的鸟儿。燕子带上绣剪,斑鸠身着素衣,麻雀翘着呆萌的小尾巴,还有一种不知名的小鸟,身上的羽翎有灰、粉、蓝三种色彩,好不时尚。这些鸟儿真是快活极了,一会儿在桂树上啄啄桂果,一会儿在小院品品菜心,来人步履声声也丝毫不生戒备,神态安然。
老屋穆的房舍是统一的荆楚建筑风格。白墙黛瓦,拱角飞檐,还有几家保持着原生态的红墙黑瓦,也很好看。红色是生命之色,代表南方,黑色则指北方。红黑二色兼而有之有阴阳调和之美,也暗寓老屋穆人温良敦厚的仁爱之心。
孙家店村党支部书记张爱珍为我们介绍:在2015年五里界打造美丽村湾,振兴乡村经济中,老屋穆凭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渊源深厚的人文积淀被选为孙家店村的示范湾。村湾的建筑改造秉持“荆楚•花•人家”的花园式风格,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没有大拆大建,只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2016年,老屋穆被省环保局评为“省级生态宜居村湾”。随后,村里将所得的奖金全部用于改造村湾居住环境,修建雨水排水、污水处理、停车场、隔油池、化粪池、公共厕所,还沿途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老屋穆是个底蕴深厚、钟灵毓秀的古村落。元末明初时期,先祖们从江西迁徙至湖北的梁子湖畔,至今已有600多年。传说老屋穆人是穆桂英的后代,这种说法至今已无法得到考证。老屋穆每家每户的客厅中堂下面,都摆放着一个古朴的小木柜,里面收藏着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家谱。一脉相承,慎终追远,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小木柜沧桑的纹理中静静地流溢。
老屋穆民风淳朴,闾阎和睦,邻里团结。每户民舍的外墙上都挂有一块精致的木牌,走近一看,上面写着主人的名字,下面还有一句家风:有的写着“团结邻里,与人为善”,有的写着“明理处事,诚信为先”,有的写着“处事以谦,忍让为贵”。村民们崇尚儒家之道,恪守礼信节义,由此可见一斑。
在村落中穿行,随处可见白叟老妪三三两两,或打扑克,或唠家常;也有奶奶抱着牙牙学语的小孙孙;也有扎着俏皮马尾身着红裙的女孩匆匆到村口去取快递。我向迎面走来的村民问好,他们也亲和地冲我微笑。主人没有“笑问客从何处来”的生疏,宾客没有“邀我至田家”的拘谨,彼此仿佛是熟识已久的故人。
村南有一栋气派的两层楼房,这是老屋穆15号穆起财老人的家,老夫妻皆年过耄耋,但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走进穆老家,才知道他家珍藏的宝贝:凌波床、太师椅、纺车。穆奶奶告诉我这些物什是从她婆婆那代传承下来的,比她还要年长。穆老的隔壁是他弟弟家,两家大门的对联是藏头联,巧妙地藏进了兄弟俩的名字。听说他弟弟穆起顺是20世纪中叶的博士生,现在客居上海,我心底再次对这家主人肃然起敬。
行至村南的一片开阔地,我被一株造型奇特的古枫所吸引。这株枫树枝干络缠,树身斑驳,一看就是年代久远的古树。果然,村民们说这棵树已有300多年,他们的爷爷就曾在这棵树下玩泥巴,捉鸣蝉,听村里老人讲打虎英雄穆老虎的故事。
传说新中国成立前,老屋穆有个力大无穷的年轻人,有一天在穆家围岭山打柴遇到一只老虎。他徒手与虎相搏,并将猛虎制服,最后居然骑上虎头安然回到家中。从此,年轻人被十里八村敬称为穆老虎,穆老虎打虎的传说也一代代流传至今。
坐在古枫下听着传说,沐着和风,天空云气淋漓,田野花香婆娑。不远处,几方池塘比肩排开,池边青柳依依,树下二三闲人在享受渔趣,几只白鹅在池心悠游。倏地,半阕《唐多令》已欣然跃上眉间:“草长杏花飞,双双社燕回,池边青柳弄新眉。几只白鹅春水戏,红酥掌,比鸭肥。”好一幅恬适静雅的田园山居图啊!
这里的田间,不见“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这里的土地,不见“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这里的农人,不见“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村民们怡然自乐的慢生活源自何处呢?原来,村里的池塘和田地都租赁给了几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村民们仅凭租金,每年就有一笔可观的收入。
村里的池塘用来接待外来游客垂钓,而田地则种植苗木、有机农作物、鲜瓜新蓏。梁湖大道东西两侧的上千亩土地,全部租赁给嘉裕园和腾飞隆两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用作果园,许多村民还在果园做工。草莓、羊角蜜、火龙果、无花果、苹果、柿子,每个季节果农都不闲着。葡萄园里的葡萄品种多达近十种,黑巴拉多、阳光玫瑰更是备受青睐。无数都市游客在抖音、美团和大众点评上看到推介,慕名而来。春天赏油菜花,摘草莓;夏天赏碧荷,摘火龙果;秋天的葡萄、苹果柿子又满园飘香了。
我们在果园摘了满满一筐草莓,已近晌午,不觉已是饥肠辘辘,于是来到村北马路边的梁湖湾生态农庄。这里有远近闻名的五里界粉蒸肉,梁子湖的鲫鱼、鳊鱼,村里的手工苕粉,田埂的苜蓿草、野豌豆苗、枸杞尖,各种绿色环保的生态美食令人唇齿留香。我还了解到这个农庄是孙家店村的精准扶贫房,农庄每年的租金全部用来扶助村里的精准扶贫户。如此精细、精准的扶贫政策就像一缕缕春风,轻轻吹拂着每一个老屋穆人的心田。
一直幻想有一个梦里田园,用来安放你我漂泊的红尘:一间院,一格窗,一叶芭蕉,一枝海棠;半天霞,半弦月,半盏灯檠,半卷《诗经》。而眼前的老屋穆不正是我心驰神往的梦里田园吗?
临别,一阕《唐多令》已在心里悄悄填满:“草长杏花飞,双双社燕回,池边青柳弄新眉。几只白鹅春水戏,红酥掌,比鸭肥。四季瓜果堆,葡萄彤柿累,喜丰年美景萦回。梦里田园老屋穆,来时路,几时归。”
人间烟火农家畈
仲春时节,我和几位诗友驱车前往江夏区五里界街锦绣山边的农家畈。轻车沿着天子山大道迤逦而行,沿途是宽阔平整的沥青乡道。乡道两旁树木蓊郁,春草葳蕤,红的、黄的各色花儿渐次撞入怀中。远远地,隐约看见几间农舍掩映在绿树繁花之中,想必这就是农家畈了。
果然,只见村口稳稳立着一座精致的小门楼,青色的汉砖镶着朱红的小篆“农家畈”。门楼时尚兼有古风,悄然彰显出这是一个既现代化又有历史积淀的村落。
村子东面是村民的休闲广场。红砂石,绿鸢尾,朱顶黄檐的凉亭,一棵棵银杏、玉兰、罗汉松绿意逼人。广场中央有仿真的草垛,狗头车,石臼,石磙,这些久远的物什瞬间将我们的思绪牵至远方。“嘎嘎嘎”,几只肥鸭趁我们看得入神,扑棱棱跃入村前的池塘,在水中快活地划着舞步。
穿行在村湾之中,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房前屋后植有各种葱郁的景观树:粉瓣的樱花,红郁的紫荆,莹白的海棠……让你目不暇接,看看这簇,又怕冷落那朵。一只大黄狗懒洋洋地倚在树下,对游人的造访早已司空见惯,几只花母鸡正在草地上觅食青虫,享用美食。
农家畈最有特色的要数村民的屋舍。一排排,一间间,全部修葺一新。黄墙黛瓦的时尚,红砖灰瓦的古朴,还有几栋走的是明清时期的古风,翘角飞檐,木墙格窗,更是别有一番风韵。
村东头有处小院,门楼上挂着“吴家小院”的牌匾,这是村里吴本益主任的房屋。吴主任正好在家,在他的盛情相邀下,我们参观了他家的小院。院内十分宽绰,四周种满了花树。院中的两层小楼自家居住,后面一排平房被改建成了农家乐,餐厅、厨房、客房,一应俱全,专门接待前来观光的游客。
吴主任又为我们讲述了农家畈的故事。李家店共有17个村湾,农家畈是其中的一个小湾。新中国成立前的农家畈叫王皮坊,这儿曾经声名显赫,荣耀几代王氏传人。经历100多年的历史变迁风剥雨蚀后,农家畈已不复昨日容颜。20世纪末,农村经济整体萧条,湾里大部分村民进城务工。村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再也不见农人把酒话桑麻,不见儿童溪头卧剥莲蓬的喧闹景象。
在2016年五里界街打造美丽村湾的整体部署中,因农家畈地理位置优越,既比邻梁子湖汊,又紧挨李家店大道,被选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湾。街道筹资主持修建了天子山到梁子湖汊的道路,并拨款助力民居的立面改造,设计方案由江夏区建设局设计院统一制订。村里还统一安装了自来水、太阳能路灯。近几年,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村里点对点帮扶生活贫困的精准扶贫户,还为他们购买了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对于孩子们的教育,村里也投入大量资金,专设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助学金。对孩子考上大学的农户,村里也会奖励一笔相当可观的奖学金,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贫有所助。
近几年,农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于是,许多进城务工的村民纷纷回乡发展。如今,农家畈已有48户人家,138口人。村里的年轻人虽然还在城里打工,可家里的田地也没闲置。李家店村有1000多亩油菜花田,农家畈就有400多亩。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开得灿烂,美得质朴。今年的油菜花田经过技术创新,居然开出了五彩斑斓的油菜花,吸引了无数光鲜靓丽的都市游客,成为油菜花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村里的水田和泥塘则全部种植了湘莲与太空莲。端午前后,白白嫩嫩的藕带抽出来,咬上一口,嘎嘣脆响,汁液甘甜。在熹微的晨光中,农人装上沉甸甸的两筐藕带,担起挑子送到早市,不到晌午便被哄抢一空。夏至时节,荷塘里蛙鼓鱼跃,荷花采采,一盏盏莲蓬举在碧绿的花茎之上,像水莲灯一般惹人爱怜。眼前这喜人的丰收景象正是大自然对勤劳的农家畈人慷慨的馈赠。
最后,吴主任陪同我们参观了村西头的云枫茶文化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元明清时期各色茶具及茶艺书籍。这些珍贵的藏品全都是茶文化爱好者王江涛的收藏。王江涛是村里走出去的有为青年,乡愁有根,文化亦有根,他正以实际行动回报家乡。
临别,吴主任指着满眼金灿灿的油菜花对我们说:“欢迎你们夏天再来,那时荷花都开了,农家畈更美了!”
农家畈又何止美在一季呢?春有菜花金黄,夏有碧荷田田,秋有柿果累累,冬有银杏素妆。美人在骨不在皮,农家畈的美,在于气质,在于内涵,在于袅袅悠悠在游子心底的一缕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