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习主席给亚当.福斯特回信
今年1月27日,习近平主席复信美国亚当.福斯特,高度评价了斯诺夫妇(埃德加.斯诺 海伦.斯诺)推动“工合”运动,支持中国抗战,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埃德加.斯诺和海伦.斯诺分别于1928年1931年来到中国。在宋庆龄和鲁迅的影响下,在地下党的帮助下,分别访问了保安和延安,斯诺写下了《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西行漫记》,海伦.斯诺写出了《续西行漫记》(又名《红色中国内幕》。当时,《西行漫记》一书震惊世界,让西方知道中国除国民党统治区外,还有另外一个朝气蓬勃、中国抗战的中坚力量“红区”,让全世界知道“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本书在英国首次出版,一个月就就销售10万册。我们国内的热血青年读了《西行漫记》,一年内有两万青年知识分子奔赴延安参加抗日斗争。
与此同时,斯诺夫夫从上海、北平和陕西,看到在抗日战争中,民众流离失所,大量失业,国内经济十分困难。于是斯诺夫妇和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德国国际友人王安娜,于1938年4月提议成立“中国工业合作社”(简称“工合”)。既可以生产物资必需品,支援抗战,又解决部分失业问题。在成立“工合”之初,资金极度困难,海伦.斯诺捐献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还到东南亚各国进行宣传,募集资金。1938年8月,“中国工业合作社协会”在武汉正式成立(“工合”旗帜至今保存在武汉市博物馆)。艾黎到武汉担任“工合”总干事,海伦.斯诺任副总干事;他们邀请宋庆龄担任名誉主席。在当时国共合作抗日时期,“工业合作社”得到了国民党政府批准,毛泽东同志也同意在陕北开展“工合”运动,成立了灯具、棉毛纺织、鞋袜被服、化工、医药等合作社。短短几年,全国就有“工合”组织3000多个,社员3万多人,年产值达三亿元,极大地支持了中国的抗战事业。海伦.斯诺为宣传“工合”,写了《中国工业合作社》一书,极有远见地指出:中国的农村需要工业革命,必须“通过合作社去导致这样的革命”。
“工合”总干事艾黎为了培养合作社技术人才,也为了培养革命的后人,又创办了“培黎”学校(“培黎”暗喻“为黎明培养新人”)。第一所“培黎”学校诞生于江西赣县,1942年在陕北双石铺又办起了“‘工合’技术人员培训中心”;同年,“培黎”学校在陕西多地开花。为了摆脱国民党控制,周恩来指示双石舖培黎学校西迁到甘肃山丹,艾黎聘请陕甘宁边区领导人之一的习仲勋为名誉校长。
亚当.福斯特是海伦.斯诺的侄孙。2016年,他参加了西北大学“两个斯诺的中国情结”暨“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后邀请他参观了保安、延安和陕北其他地方。学术讨论会上,北京、西安、武汉和美国犹他州大学的学者,都盛赞斯诺夫妇在中国革命艰难的时刻做出的重大贡献。 这许多传奇性的故事是亚当.福斯特原来不知道的,2016年参加会议和参观陕北后,亚当才知道他的姑奶奶海伦.斯诺在中国有这么大的影响,受到今天中国人民、中国学者的高度尊崇,十分感动。亚当.福斯特在西北大学斯诺研究中心主任胡宗锋、安危等人的支持下,在犹他州注册成立了“海伦斯诺基金会”,专门从事中美人民友友好事业。2021年是海伦斯诺来华90周年,亚当.福斯特作为海伦.斯诺的第三代后人,提笔给习主席写信,回顾海伦姑奶奶为中美人民友好所做的贡献,表示愿意继承海伦.斯诺遗愿,继续为中美人民交流互动搭建桥梁。
2022年1月27日,习主席很快给亚当.福斯特回信,高度评价斯诺夫妇积极为推动中国的“工合”运动,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表示“中国人民铭记包括斯诺夫妇在内的国际友人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的贡献,以及对中国人民的真挚友谊。”
值得提出的是“中国工业合作社协会”1938年是在武汉宣布正式成立的。为了纪念路易.艾黎的贡献,湖北省洪湖市设立了“路易.艾黎纪念馆”,在洪湖市至今还有一个服装厂,悬挂“工合”旗帜,生产服装加工。笔者2005年曾参观了洪湖“工合”服装厂,2016年参加了西北大学纪念斯诺夫妇的学术研讨会,并向西北大学斯诺研究中心捐赠了图书。
(注:1海伦.斯诺称自己是“中美人民友谊的架桥人”2“工合”是海伦.斯诺创造的词汇,现已进入英语词典,意为“大家一起干”。)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尹均生,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斯诺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名誉副会长。著有《斯诺》评传(安危合著,人民日报出版社)、《国际报告文学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国际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外名记者及其风格》(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