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或许,黄河边的一块化石、一抔泥土、一粒北粟,便是我们的祖先,或许,我们的祖先入泥为草、化霞如绮、缕若清尘了,但我们的血管里仍有他们的体温、基因。本书第一章总述黄河的地脉、文脉、龙脉之后,以空间为序,用第二、三章详解了上游云端里的山水、风情、艺术,河套中的美景、乡韵、马背上的柔情;再用第四章透视中游惊天的晋陕峡谷,以及两岸的名景、名吃、名建筑;后用第五章讲述下游的“悬河”,以及沿岸的古都、古战役、古土地上的环保情怀。
第二节 流芳的文脉
黄河的走向是文化历史的走向。黄河流域文化博大、灿烂、精深,发源于青海、甘肃的河湟文化,荟萃了农耕文化、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起源于宁夏、内蒙古的河套文化,具有大草原的意境、奔马的风格、49个民族的禀赋;产生于陕西、河南的中原文化,大同、和合、礼义、仁爱,是中华文化之根;根植于山东的齐鲁文化,融合了礼乐、伦理、革新、功利,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自古以来,黄河流域文脉延续、流芳,并呈昌兴之象,泽古荫后。
一、名家锦学绣章
黄河流域是一幅辽阔的版面,连载着典籍、名著,精彩纷呈。
中国诗歌有两条源流,一是南流《离骚》,一是北流《诗经》,两者并流于今人的仰望中。《诗经》产生于黄河边,采集了 305篇,从音乐上,分三部分,一曰风,即地方民谣、民歌,与先民五百多年的心跳声,接地气。二曰雅,即朝廷乐歌,囊括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王室的竽声,以及随和的钟瑟之曲。三曰颂,即宗庙乐歌,那时,设宗庙者多为天子、诸侯、大夫,庶人是不可设庙的,所以,颂来源于中高品级官员的宗庙乐歌。《诗经》,歌者,从春秋唱起,唱到现在,已有两千五百多年了,依然在民居、大学课堂绕梁不绝,许多句子还在童叟嘴唇边飞扬,比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中的《关关睢鸠》插图
《尚书》是史书,也是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没有黄河的孕育,《尚书》是不会诞生的。《尚书》约成于战国时期,汇编了上自尧舜时代、下至春秋中叶宫廷的政事、兴亡,与更替,最突出的思想是敬德、重民。其体式有四,一曰训诰,即君臣之间、臣臣之间的谈话,以及祭天神、祀地神的祷告辞;二曰典,即1500多年的典章制度;三曰命,即历代官员的任命、赏赐的册文;四曰誓,即君王与诸侯的誓众辞。这部书记载详尽,但编著者不详,可能是史官,史官了解详情,也身膺记史之职。
公元前213年,秦廷发动焚诗书,坑术士运动,但他心一软,没焚《尚书》。当时,这部书已有秦、楚、赵、韩、齐、燕、魏文本,却都往汉代流传下去了,这是《尚书》的万幸。西汉时,出了一名鸿儒,名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便是他对汉廷的献言,汉武帝采纳后,将《尚书》晋升为儒家经典,名《书经》。
左丘明,双目并不明。晚年,他辞去鲁国史官,回到黄河边的肥城东衡鱼村,但左丘明耳聪,记忆也好,品行高洁,盲写了一部《国语》,21卷,分述了上自西周末年、下至春秋末年鲁、齐、楚、吴、晋、郑、周、越诸侯国贵族宴飨、朝聘、辩说,历史事件,宗教祭祀等,还含括了500多年各诸侯国的兵法、婚俗、外交、法律,突出的忠君、崇礼,与反腐,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史家曰,《国语》《左传》珠联璧合,一点不假。《左传》也出自于左丘明之手,不过,那时,他双目还没失明。左丘明有史官的基因,祖父名倚相,为楚国左史,但公元前506年的一场战火,差点焚毁了楚国典籍。危难中,倚相带着子孙、楚国典籍,一起逃往鲁国的一个小村,即衡鱼村。倚相从楚国一出走,便给人类留下了楚国典籍,也给鲁国输送了两位史官,一位是儿子,一位是孙子。孙子左丘明著《左传》,用了30多年,记述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发生的重大事件、统治阶层的宫廷风云,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的斗争,叙事详尽,完整,荣膺“文宗史圣”之誉。生前,左丘明只想记事,给鲁国留下文字,他并没想到,他的著述会影响深远,唐帝李世民封他为经师,宋廷封他为瑕丘伯、中都伯。明廷封他为先儒、先贤,而且,朝代更迭,对左丘明从祀文庙却沿袭下来。
孔子的好恶与左丘明相近,也是同时代人。
孔子,名丘,曾曰:“明耻之,丘亦耻之。”说的是左丘明认为可耻的,孔子也觉得可耻。孔子被后世帝王尊为至圣、万世师表,还对左丘明有看齐意识,可见左丘明的卓尔。
孔子像
亦述,亦著,游说,布道,是孔子纵横天下的途径。在鲁国与周游列国期间,有定所,或流离,他一边勤耕,著作《春秋》,序言《易经》,编定《礼经》《乐经》,修编《诗》《书》;一边讲学,秦、晋、楚、齐、宋、卫、吴等国的弟子都讨教于他,可谓桃李满天下。但,遗憾的是,孔子没将自己的语言整理出来。说遗憾也不遗憾,他离世后,葬于曲阜泗水岸边,许多弟子为他服丧3年,子贡还在孔子坟前盖了一间茅屋,守坟6年。另外,颜回、冉求、仲弓等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出了《论语》,20卷,语录体,记录了孔子的言行,也收集了孔子弟子的言行,后与《孟子》《大学》《中庸》并称“四书”。现在,孔子学院已遍布欧美,以及非洲、大洋洲,世界也敬仰孔子了,孔子不止属于黄种人的,也属于黑种人、白种人和棕种人的。
中国文学史上,有一页写着班固。班固是随父亲班彪逃避战乱,从八百里秦川的腹地走向洛阳,走进东汉的。班彪也是拔俗之才,好古敏求,质而不野,著《前史略论》。班彪基因优良,儿子班固青胜于蓝,诵诗赋,入太学,精儒学,为东汉史学的新星。但,公元54年,班彪去世,班固从京都迁回了陕西咸阳边的一座乡舍,乡舍不阔,也不奢华,却是他的家乡。当双脚踏上这片土地时,他便有了亲切感。
远离了洛阳的喧嚣,班固一边居丧服孝,一边潜下心来,开始整理父亲遗著《后传》。
这部书稿是《史记》的续篇,又名《史记后传》。班固认为,父亲的遗著框架恢宏,但文字不够详尽。于是,他研读了大量的家藏图书,传承父亲的文脉,开始以断代的体例,撰写《汉书》,即专著西汉历史,起于汉高祖元年,止于王莽地皇四年。至公元62年,有人向汉廷告发班固,罪名是私改国史。私修国史,乃大祸,触怒了雕甍绣阁的汉廷,班固被押送京兆,囚禁,书稿也被查抄。
班家惶恐,担心班固的生死。星夜下,一匹马自咸阳边的一座小村扬蹄,一路嘶鸣,过华阴,闯潼关,向着洛阳飞去。策马者名班超,是班固之弟。洛阳南宫宫阙宏丽,戒备森严,不是一般人能进入的,但班超进入了南宫,进入了汉明帝办公的地方。汉明帝刚阅群僚的上疏,知道东汉出了个胆大的班固,居然私修国史,再听班超的申诉,觉得蹊跷。早年,汉明帝已闻班彪之名,仰慕其才,又听班超说班固修史实为宣扬汉德,便审读班固的书稿。汉明帝惊于班固的奇才,敕令立即释放,并拜为兰台令史。班固回到洛阳南宫,主持皇家校书的笔墨。在汉明帝的庇护下,班固续写《汉书》,
公元89年,匈奴起事,北疆狼烟滚滚。汉和帝派大将军窦宪北伐,班固随军出征,参议军机大事。但,窦宪违背帝意,擅权被杀。班固也被株连,捕入大狱,冤死时双目未瞑,留下《汉书》残篇,即部分表、志。汉和帝敕班固之妹班昭续写,班昭才高,年也高,经年坐在藏书阁,读与写,但没续完,便驾鹤西去了。汉和帝下诏马续补写。马续驰骋于马背上,戎至中郎将,却满腹群书、墨水,将《汉书》画上了句号。
北宋有位中央直管干部,名沈括。沈括名播古今,与《梦溪笔谈》有关。浙江杭州是他的出生地,黄河边却留下了他的仕迹,沈括曾知延州,政声颇振。晚年,居江苏镇江,笔耕于杜牧游江南的诗意中,却没有杜牧“一曲闻吹出塞愁”的情绪,倒建了一座梦溪园,将自己隐居起来,开始笔谈他以往的见闻与见解。于是,北宋便有了一本皇皇之著,名《梦溪笔谈》。这部科学名著,不止是北宋的,更是今天乃至未来的。
沈括像
天文、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医药、军事、官政、水利、地质、历法之类,沈括都通晓,并写入了《梦溪笔谈》。这部书30卷,17目,609条,由《笔谈》《补笔谈》《续笔谈》构成,早有英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的翻译本,至今,许多国家还在研究他。说沈括是世界级科学家,一点也不为过。
不过,沈括的仕途、为人,在北宋颇有微词。王安石辅宋神宗,推出变法,沈括是衷心拥护者,但王安石一下野,沈括也变了脸,上疏质疑王安石变法,摇摆于保守派、改革派之间。于是,两派都说他是小人,王安石复出后,就用“小人”来判定他。苏轼是大家,书法、诗词,与文赋,面面都是一座山。沈括不以为然,还罗织罪名,迫害苏轼,在乌台诗案中推波助澜,失信于朝野了。其实,沈括一生也孤独。
公元1094年,沈括离世。遗体与妻子合葬,是他的遗言。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田友国,湖北省长江文化研究院驻院专家、总编辑,《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主编,大学特聘教授,著名作家,已在《中华散文》《散文》《长江文艺》《作家》《安徽文学》《延河》《创作与评论》《山东文学》《北方文学》《奔流》《鸭绿江》《当代小说》《芳草》《都市》《时代文学》《特区文学》等纯文学期刊上发表小说、散文230多万字,出版专著7部,16部电视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曾获蒲松龄散文奖、全国人文地理散文奖、全国优秀剧本征集评选提名奖、文华杯全国短篇小说奖等,并入选《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田旎,《长江航运》杂志编辑,武汉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工人日报》《中国交通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中国水运报》《现代少年报》《少年文学报》和《椰城》《蓝铃》《百花园》《妇女生活》《莫愁》《幸福》等报刊上发表作品20多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