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推介·明显陵:权杖下隆起的皇陵

微信图片_20220724123821.jpg


“陵”和“坟”都是葬人的墓,因为“陵”比“坟”高大,所以皇帝的墓就称“陵”,常人的墓就叫“坟”,“陵”和“坟”就有了本质的区别。

而相对于其它皇陵,显陵称“皇陵”,也称“皇城”,“陵”与“城”,很容易让我们混淆了生与死的概念。

显陵的建筑格调与奢豪,以及其独特与神秘,作为景观与文化的视野,我不能胡思乱想,而用自己的思维和理念去欣赏,去感受。

我们独自逗留在外明塘与九曲河交汇处,除了一些来不及布满青绿的草地和嫩芽初上的柳丝,剩下的就是内心里对自然风景的自我陶醉,无非不甘于这座孤独的皇陵孤独了自己。 

 

好奇的打量两重不在一条中轴线上的新旧红门,总感觉一种错落之美。

当越过两块“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汉白玉“下马碑”,看一眼残旧的门柱,我可以不需要太多礼数,便直入旧红门,远远地就望见座北向南的明楼,脚下便是神道。

c866ba599094f48951256efff84d186.jpg


神道长达290米,它一反左右对称和通直的原则,作弯曲龙行状,是为龙形神道。两侧的石像生尤其出彩,卧狮、骆驼、象、麒麟、立马、跪马及文武石仲翁各两对依次两两相对,排列有序、大小适当、形态生动,完全称得上明代雕刻之精品。只是两排补栽的柏树,与这石像生的年轮格格不入,原来那些苍松古柏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大炼钢铁时被砍光了。

不过,神道砖和一对华表保存完好。

登上陵墓前的明楼眺望,我才发现,陵园外罗城依山势而建,蜿蜒起伏,而大多的古迹都集中在内城。

3438米长的围墙内,占地达600亩的陵园全景一目了然。从大门、神道、石像生、牌坊、碑亭,到内城的棱恩门、棱恩殿、明楼,眼前红墙黄瓦,金碧辉煌,与明十三陵的布置一模一样。

然而回头一看,宝顶不是一个圆形山丘,而是前后两个呈“8”字形的土丘。原来显陵主人朱祐杬和夫人蒋氏是各占一个陵丘分葬的。

这是显陵主人与他的皇帝祖先及子孙的陵墓最大的不同。然而更妙的是,宝顶四周设有99个巨大的汉白玉螭首供大雨排水之用,设计巧妙,气势宏大。原来显陵真不愧为人类文化遗产的瑰宝

不知不觉进了内城正门棱恩门,后面就是棱恩殿了,从残墙断壁的痕迹隐约可见“宫殿式”建筑的寝殿。

可惜都在明末李自成起义时被毁,但是金水桥和神厨的原物还在,全是汉白玉的。殿前的云龙丹陛、螭首散水、回廊栏杆都是当年精雕细刻的汉白玉精品,一点不比明十三陵的差。

精致的大殿柱础告诉我们显陵当年的雄伟壮观。还有那残存的琉璃琼花、双龙壁,也都具有高超的工艺水平,可谓明代石刻艺术的精品。

只是几经修缮,增添了后人主观的因素,本来人类的历史是一部毁坏与建设循环的历史,人们在崇尚完美的保护中,更侧重于历史的残迹,一种特殊的残缺之美。 

 

明显陵坐落在湖北钟祥城北,它是明朝恭睿献皇帝朱佑杬与皇后章氏的合葬墓。2000年就被录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明朝的都城要么是南京,要么是北京,怎么有一个皇陵落在了湖北钟祥?

3e946a4d1827ade469047b625c115b5.jpg


在明朝历史上,其实并没有一个叫朱佑杬的皇帝,但他却是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个在死后被追认皇帝的人。

父因子贵,嘉靖皇帝恐怕诠释了最无与伦比的孝道,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驾崩于豹房,享年三十一岁,在位十六年,朱厚照无子,嘉靖帝名字叫朱厚璁,是武宗的堂弟,按明太祖朱元璋“兄终弟及”的遗训,正德十六年(1521年)4月22日,一个由司礼监、皇室和朝廷代表组成的使团前往安陆(今钟祥),朱厚熜以兴王的身份接见了使团并接受了太后的诏书。

嘉靖朱厚熜本来是检了个大便宜,袭封为兴王不久的朱厚熜被迎往北京入继大统,这个嘉靖皇帝的确不简单,按老百姓说的他是过继给了伯父才能做皇帝,才能接堂兄的皇权。

太监及大臣去迎接他,说好了以皇太子进北京城,结果到了北京他提出要以皇帝身份进城。否则他就不当这个皇帝,这一变卦大家都傻眼了,这可不能儿戏呀,一切准备工作都做了,也诏告了天下,要换人那有那么容易的事,这并不象电视剧里为了夺权杀得你死我活,当然了还是有很多人觊觎着皇权的位置。

小孩耍脾气大臣们竟然没了办法,竟答应了他的要求,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耍心计,但他一坐稳皇帝位置,就要为亲生父亲争名份,他要把父亲的王墓改成皇陵,这一改当然提高规格不少。王墓不过几百平方米,而升格后多大?大到占地面积达183.13公顷,

明显陵是明代帝陵中单体面积最大的皇陵,也就是说超过北京十三陵中的任何一座皇陵。朱厚熜也就是嘉靖皇帝,他一登皇位就开始自立体系,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二十日,在午门,对左顺门哭谏大臣的134人廷杖开始,皇帝还不解恨,第二天又命令把那哭得最凶的带头七人再打一遍。两次廷杖,共打死17人,打破了由明武宗所保持的一次杖死大臣15人的纪录。

用武力平息了长达3 年之久的“皇考”之争后,嘉靖皇帝便将其父追尊为恭壑献皇帝,将王墓改为帝陵顺理成章。

 

嘉靖皇帝对其父为什么那么不顾大臣的反对而一意孤行呢?小时候就受父亲的熏陶读经书,对书特别钟爱,如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农历四月十三日,因雷击故宫内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燃起冲天大火。

ce7edd7102b8d3fe0ac9a5bb14fe1be.jpg


火灾现场,嘉靖皇帝亲命奴仆、士卒抢运《永乐大典》,及大量书籍,幸使大典及古善本免遭毁于一旦。

嘉靖皇帝为了建显陵动用了国库40余年的库银,几万名劳力,建造了40多年,可谓劳命伤财,才成就了显陵今日的辉煌。

显陵是世界上建设周期最长的皇陵,也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皇陵之一。除规模、规格、样式和其他帝陵一样外,它还有两个特别之处。

中外陵墓史上绝无仅有的一陵两冢

1519 年墓主朱佑杬因病去世,当时他只是一个藩王,依封建礼制,他的墓即按藩王的规制建造,1521 年朱厚璁登基成了嘉靖皇帝之后,追封其父为“献皇帝”,并一度想将其父的陵寝迁往北京,与其他已故明皇帝葬在一起,但是钟祥的地方官上奏说,先皇以入土为安,长途搬运是不孝。

这样一来,建设用的银两就在地方官手中运作了,钟祥于是也沾上了帝王之气。

而后嘉靖皇帝的母亲章圣皇太后在北京病故。为了给母亲寻找“吉壤”,嘉靖帝南巡承天府(即钟祥市),在拜谒了其父恭壑献帝的陵墓后,他认为这是一片难得的风水宝地,便决定将其母亲的灵柩由京城送至钟祥显陵与父亲合葬。

但经检查发现,停放父棺椁的地宫已经进水,且较小。于是嘉靖便命工部在其父原有的墓冢后面重新修建一座新地宫以供放其母的灵柩。这样就形成了由最初的单冢藩王坟经嘉靖帝在位几十年的不断扩建,变成一座规模宏大前后双冢帝王陵。

中国人自古讲究风水,陵墓尤甚,从大门、神道、石像到明楼和宝顶,按中轴线两边对称之原则笔直排开,而明显陵不然。陵墓的主人身份特殊,还是嘉靖朱厚熜要别具一格,破除祖制,融入自己的道家思想,我们不得而知。

6d02f7915f39ca47ed1778a39c0c983.jpg


明显陵自新红门至陵寝的神道,恰似一条旱龙,龙尾三摆,龙颈三曲,煞是鲜活。新红门与旧红门又不在一条中轴线上,更显示出了龙尾摆动的生气,而九曲河穿插于旱龙左右尤如一条水龙蜿蜒潜行,与旱龙在内明塘外交汇,形成二龙戏珠之妙。此水陆二龙的设计,使整个显陵倍显生机与活力!

显陵自修建至今已近 500 年,期间经历数次劫难。其中最大的一次即明代末年李自成农民起义。1643 年冬,李自成大军攻陷承天府(即钟祥),拆毁朱家的家庙,并欲挖掘显陵地宫。

据说正准备开挖前地宫时,恰遇雷电交加。有迷信思想的李自成心有疑惧,未敢动土,便放火烧毁陵内所有木制结构的建筑作罢。

明显陵:非皇帝之陵,胜皇帝之陵

“内明塘”,为一人工开掘的池塘,内明塘的建置为明代其它帝陵所没有的,仅显陵一孤例。它直径 33 米,水深约 4 米。没有水源与外界相通,却大旱不干涸,大雨不外溢。水位始终保持在一固定的高度,这一现象自显陵始建至今近 500 年均未变化。

据专家考证,其塘底为铜铸锅底状,水位之所以能长期稳定,可能与锅沿暗藏排水系统与陵区的地下水系巧妙衔接有关,如此即保持了一个完整的水位平衡。 

 

当我走在这弯曲的陵道上,看到这残垣断壁,心中想到嘉靖帝,那么霸道,廷杖,炼丹,差点死在宫女手上,30岁时终于喜得贵子,接着就有第二、第三个。不管是偶然巧合,还是药方有效,无疑极大推动了嘉靖帝相信方术到入迷的地步,以至走火入魔。而且听信道士说“二龙不能相见”一句话,他连太子裕王与另一子都不敢相见,长期隔绝,父子之情形若虚无。君不相见,就很少与自己的皇子相处。

每逢节日或他父母的忌辰,嘉靖帝总要屏退众人,向父母的灵位长跪,流泪默祝,神情凄楚,让偷偷窥见的宫女也为之动容,也只有在这时,刚强的皇帝才显出骨子里的温情与脆弱。

微信图片_20220724123832.jpg


他一个人想念父亲时,就孤独一人躲在宫里偷偷流泪。这样的男儿难道就没有大作为。史书说嘉靖除了他自己和他父母,他没有爱过任何人。

在四十五年的统治中,杀大臣、杀言官,他毫不留情,连后宫中都到处弥漫着他的强横。

从毫无根基的藩王到雷霆万钧的帝王,嘉靖帝从一个小小少年时就表现得非常出色。海瑞于嘉靖四十五年上奏:世宗“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嘉靖皇帝大怒,但他一反常态没有杀他,成就了一个历史上家喻户晓的有名清官。

嘉靖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为独特的皇帝,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明在位第二长的帝王(45年),在明朝皇帝中最任性和倔强的一位, 他为人非常聪明,尤其在书法和文辞修养都有不错的造诣。同时也特别敏感,也十分勤奋,批阅奏书经常到后半夜。

他在位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重振国政,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

他完成了内阁制度,内阁的所有大学士级别都从原来的五品或六品提升到了二品,甚至一品,只对皇帝负责,这也是他能控制住权力的有效措施,也让他有时间修道,而不至大权落榜。

御外侵,修边墙;抗倭寇,安海疆,他都做得风生水起。为捍卫帝国海疆安定,他曾征调土家族的家丁,开赴江浙、福建沿海,有力打击和扑灭了倭寇侵扰和海盗疯狂掠夺行为。永顺老司城“子孙永享”的皇帝诏告就是明证。那时涌现了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等著名抗倭将领。

嘉靖帝重视发展教育,尊重孔子及孔子门生,在全国各地兴建书院,嘉靖二十三年(1544),王阳明门人辰州郡丞徐珊与邑宪副王世隆建虎溪精舍。

徐珊在沅陵做同知时就整修善了阳明书院,正是那个时期,徐珊逆酉水而上到卯洞伐楠木,一个州官远涉穷乡僻壤一住两年,难道这些楠木就没有用到为嘉靖他老父修陵墓吗?徐珊在《卯洞集》只是简单的说修太庙。这些楠木究竟最后到了那里他也不知。我大胆的猜想,楠木入沅水进洞庭湖,然后逆汉水到达钟祥是很容易的事。

“兴土木,修殿堂;兴文化,建学堂”,既修了劳民伤财的宫殿、陵墓,但历史可查他在位时,近30次拨款修建书院,又修了维护朝廷秩序的内阁阁房。

嘉靖帝做8年皇帝时已23岁,正当嘉靖帝意气风华时,王阳明此时过世,他没有与这位重臣长谈真是挽惜。王阳明被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那是嘉靖的堂哥明武宗朱厚照所赐。

嘉靖帝是个极其聪明自信的皇帝,有些自大狂妄,但又却十分小气,又喜欢乱花钱,也很要面子,能与之打交道的,也只有徐阶、严嵩这类的官场老手。

但他惩治腐败也绝不手软,嘉靖四十一年(1562),在徐阶的怂恿下,皇帝夺去严嵩一切官职,被削籍为民,家产被抄,嘉靖四十三年(1564),世宗大怒,将严世蕃也逮捕下狱。世宗将籍没的财产一半充边饷,一半入内库,严氏父子就以这样的结果收场。

现在的明楼是1990年修复的。站在明楼上眺望远处,仿佛看到历史的兴衰,官场的变化莫测,既使用王阳明的心中无善无恶来修炼,也不能避免大恶的来袭,人生有时真有躲不过去的坎。

无数的教训提醒我们,但历史总是向前,善恶总是让我们看得更加清白。

1650778836644581 (1).jpg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汤令,笔名令子,资深小学语文教师,语文学科带头人,现已退休。现为本网专题部主任。青年时大量写诗歌,中年改写散文,近年主要写游记,作品见诸各地报刊和网站,以优美文笔吸引众多粉丝。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