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或许,黄河边的一块化石、一抔泥土、一粒北粟,便是我们的祖先,或许,我们的祖先入泥为草、化霞如绮、缕若清尘了,但我们的血管里仍有他们的体温、基因。本书第一章总述黄河的地脉、文脉、龙脉之后,以空间为序,用第二、三章详解了上游云端里的山水、风情、艺术,河套中的美景、乡韵、马背上的柔情;再用第四章透视中游惊天的晋陕峡谷,以及两岸的名景、名吃、名建筑;后用第五章讲述下游的“悬河”,以及沿岸的古都、古战役、古土地上的环保情怀。
三、万佛之心
甘肃永靖之西南、黄河北岸立着一座积石山,积石山最高海拔6282米,自青海
东南部入甘肃南部边境,再延伸到永靖西南,这座山终年积雪,又名玛积雪山。积石山中,有一条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是一座古寺,没有寺院,是石窟,始凿于公元420年,比敦煌莫高窟早凿100年。
当时,西秦为十六国之一,强敌环伺,自然崇佛求佑。西秦首府枹罕,即今甘肃临夏,其国王名乞伏炽磐,擅权略,灭南凉,伐北凉,却尚佛。于是,僧侣译经、传播佛法,并聚集大寺沟事佛,国匠攀上大寺沟的绝壁,开凿佛像,这样便有了唐述窟。唐述,在羌语中有“鬼”的意思,是当地人看到大寺沟常有闹鬼现象,其实,是出家人在事佛与修行,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著《水经注》,便涉记过。唐时,更名灵岩寺。宋季,藏语有十万弥乐佛现灵之说,说的是“十万佛”,依音由藏译汉,名炳灵寺,又名炳灵寺石窟,一直沿用至今。
至今,这座石窟已有近1600年历史,尚存212个窟龛、雕像776座、壁画约900平方米,分凿在上寺、下寺、洞沟等处。西秦国王乞伏炽磐御驾巡视这里,即兴在岩壁上题词,今人依稀还能见到真迹。西秦时期,开凿的代表作野鸡沟的千佛壁画,线条简练、奔放,人物造型生动、细腻,今人也能从画面上西秦艺术的魅力。
第169窟也是西秦的大制作,《文殊菩萨问疾图》画面饱满,以文殊菩萨为中心人物、问疾为核心情节,讲述了文殊、维摩诘之间的一场辩论,以及弟子、帝释、天王、大臣等旁听的故事。文殊顶有五髻,是智慧的化身、七佛之师,与观音、普贤、地藏并称四大菩萨。维摩诘是居士,也有智慧,善辩。这场高手之间的辩论一定很精彩。不然,大臣也不是闲人,更不会装清淡雅士,怎么会到现场来听?
还有一幅壁画,画面的西北少数民族妇女用帔巾、飘带、云鬟、叉髻、衣裙,与今人絮语,又以典丽的神态、秀润的眼神,与今人碰撞。又有一组伎乐天,雕于无量寿佛背光上。在佛教中,伎乐天美妙,如翼飞翠烟,为香音之神,是用来赞美佛、侍奉佛的,但悦佛,也悦人。于是,筝、上鼓、箜篌、排箫、阮咸之类的乐音,从西秦的天空中飘来。同时,凌空起舞的霓裳、娇颜、羞媚、艳骨、酥胸、蛮腰,与环佩摇曳的呢燕、玉臂舒展的仙韵,一起舞出了月宫,舞进了“苹果”“华为”“三星”的摄像框。
伎乐天有飞天的意思,凌空飘逸,音绕山梁,居于高高的绝壁上、天然的石窟中,是西秦工匠给它找到的相应空间。随后,北朝、隋唐、元朝、明清更替,历代不废的是后宫的扩编,还有炳灵寺石窟的扩建。于是,代代承袭,便有了更多的石窟、石雕、浮雕、石胎泥塑,弥勒佛、大力佛、无量寿佛、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更是身居层层叠叠的洞窟之内,高高在上,接受一代代人的朝拜、敬仰。今人也是以敬畏的心态、仰望的姿势,拜半空中的佛与菩萨,以修行、修身、修心。
至于说历代工匠是如何冒险攀上绝壁,开凿石窟,雕制艺术品的,今人站在大寺沟,是很难想象的,用绳索悬挂,还是搭脚手架?但在仰视之际,一定会惊叹古人的勇敢、技艺,与追求。或许,有人会说,积石山上有天然的凹凸,适于工匠攀爬,但这座山的地质结构脆弱,不耐风化,时刻都有滚石、崩塌的可能。现在,有一句励志的广告词:山高人为峰。说的是山再高,人若是想攀登,是会登顶的,人为峰是一种思想境界。古代工匠便是这样楷模后世的,信佛、尚佛,却不止于佛,还有更高的信念是,追求艺术,传承佛文化。
第6窟深约2米,高2米,平顶窟,低坛基,却很有趣,也很珍贵,为北周时开凿。北周仅活了24岁,其间,周武帝虽节俭,图强,却一边杀权臣、灭北齐,一边灭佛、毁寺、焚经,炳灵寺第6窟能保存下来,实属万幸。
这座石窟立有两尊菩萨,一尊居南壁,一尊居北壁,一样秀美,挺拔,丰满,都戴宝冠,敞前胸,但有披巾从肩头相交垂落,长裙依石基,一手拿着念珠,一手拿着净瓶,一刻也没闲。工匠还在两壁上各“植”了一棵树,雕了三世十方诸佛群像,即千佛,群体禅坐、诵经。树上则歇着几只鸟鸣,还有猴群戏枝腾挪,鸟、猴、虎、树林、悬桥、山涧,说的是猴群遇上老虎,集体逃离,一条山涧却拦了猴群逃生之路,猴王急中生智,以身体在山涧架起一座悬桥,让猴民们攀藤逃命,它却亡于虎口。这个故事名《猴王本生》,载于《佛经》中,其内涵是不言而喻的。
唐朝前期,佛教、道教并肩蓬勃,高僧玄奘自长安出发,西行至天竺,学法、求法,得657部佛经、8尊金银佛像,与一些佛舍利,千辛万苦,返回唐都,宫城、郭城、皇城一片奔欢。这么多的佛经何以安置?唐高宗尊儒,崇道,也信佛,登基不久便下诏建了一座大雁塔,七层,却有“摩苍穹”之势,是造景,更是藏经。另外,唐初有文学家杨炯、王勃、骆宾王、卢照邻四杰,书法上有薛稷、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四家,壁画、雕刻艺术的宗教色彩、西域之风渐起。
于是,炳灵寺石窟便有了唐朝的杰作,比如第3窟。这是一个平顶窟,深3.1米,高3.5米,其窟中央,立了一座方塔,塔基宽1.4米,有构栏。塔身单层,为仿木结构,四面,正面开门,门内凿有大龛,龛身上绘有佛、菩萨、比丘、天王、供养人,个个薄透袈裟,祥和虔静。塔顶四坡,正中有覆钵,仿了印度佛塔的制式。但,这座高2.23米的方塔却不失唐朝佛塔的建筑风格。
武则天抑道,崇佛,炳灵寺塑佛造像空前。唐时尚胖,美人多丰满,唐匠塑造的佛、菩萨也多丰满,颈刻三道纹,面相丰圆,尤其是菩萨大多是高发髻,袒着胸,戴项圈、臂钏,裙裾紧,突出生命的饱满和身体的曲线,第45窟、第52窟、第64窟便是典例。然而,晚唐不止尚胖,而是尚肥,这就有点极端了,工匠赋予佛、菩萨的形象也多赘肉,面容圆而且阔,失了以往的圆润、清秀之美。
不过,唐朝289年,在炳灵寺开凿了130多尊窟龛,或1佛2菩萨,或1佛2弟子,或2菩萨2天王,留给后世的大多是艺术极品。而且,这些佛、菩萨、弟子、天王大都世俗化,
少了西秦时的神性,多了一些人性,开始介于人与神之间,或拉近了人与神的距离,让人有了亲切感。
石雕塔也是炳灵寺一绝,多为元代、明时的浮雕塔。石雕瓶形塔,6棱6面,每面雕罗汉像,千姿百态,胡貌梵相,但都六根清净。这座高3米的七层塔创制于宋末元初,初立于上寺喜佛沟一石窟内,后迁往经堂院了。
另有一绝是姊妹峰,状若玉笋,峙立于群峰之间,竞势争高,又有黄河浪卷,卷进了《水经注》。姊妹峰有典故,一说是释迦牟尼佛于此传道,几年不倦,也不回家探亲,其母其姨思念他,便前来探望他,站在远处,姊妹俩看见释迦牟尼佛禅坐在寺沟一石上,没惊动他,久久地等待他回神,但释迦牟尼佛却久久地闭目禅坐。于是,姊站成了一座石峰,妹也站成了一座石峰。一说是炳灵寺有一座破庙,破庙里有一位书生在备考,后与一位姑娘相遇生爱。考期临近,书生与姑娘泪别,盟誓婚嫁。日月轮替,今翌代序,但书生一去不复返,姑娘一片痴情,天天立于黄河边,期望书生的归影。妹妹感动姐姐的相思之苦,便陪着姐姐临河而立,立成了一座妹峰,姐姐立成了一座姊峰。
总之,炳灵寺是一个佛国,石窟众佛或立,或坐,或卧,仪态万方,气定神闲,头脑却特别清醒,都有一颗普度众生的慈悲之心。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田友国,湖北省长江文化研究院驻院专家、总编辑,《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主编,大学特聘教授,著名作家,已在《中华散文》《散文》《长江文艺》《作家》《安徽文学》《延河》《创作与评论》《山东文学》《北方文学》《奔流》《鸭绿江》《当代小说》《芳草》《都市》《时代文学》《特区文学》等纯文学期刊上发表小说、散文230多万字,出版专著7部,16部电视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曾获蒲松龄散文奖、全国人文地理散文奖、全国优秀剧本征集评选提名奖、文华杯全国短篇小说奖等,并入选《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田旎,《长江航运》杂志编辑,武汉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工人日报》《中国交通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中国水运报》《现代少年报》《少年文学报》和《椰城》《蓝铃》《百花园》《妇女生活》《莫愁》《幸福》等报刊上发表作品20多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