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甘棠,仰望一树繁花》读后感

按语:近期,本网推出了汤令女士的散文《甘棠,仰望一树繁花》,大家给予了一定的好评,并写成文字在网络传播。为此,本网特选登了几篇,以感谢读者对本网的厚爱之情!

1684767627131946.jpg


 

牛均富:

令子写甘棠,赋予人格的想象,那棵从《诗经》里生长出的树,以满枝的芳华,积聚岁月的光泽,成为洁与美的化身。以树喻人,借物言志,令子心中的甘棠树,便有了美学意义上的高古与蓬勃!

 

 

杨旭东:

我和邵一舟先生是老相识了。我还曾经邀请先生给我们摄影爱好者讲过易经及人生、家庭、婚姻,我个人深受启迪。我对邵先生几十年如一日不遗余力传承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甚为敬佩!

 

 

鲁荣康:

读《甘棠,仰望一树繁花》中国历史人物千千万万,每当现实社会风气浊污混噩时,人们自然就怀想历史中的好官清官,从中寄托一些对现实的期许……《甘棠,仰望一树树繁花》一文徐徐道尽历史脉络,字里行间充盈饱满情怀,作者是不是有心隐要表,不得而知,但从文中对召公的记述即仰而望之,或可循迹……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重个人修养而非法治建没,社会每每循环往复,重蹈覆辙,百姓小民只能诉文仰望,无限怀想,悲也哉!

 

 

胡绍雄:

当一个饱受爱戴、尊敬的人离开了,人们可能会将其长期居住的地方或是故居保护起来,睹物思人。那如果这位可敬的人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别说是他长期居住的地方,就是他曾经立足、歇脚的地方也会神圣起来。甘棠这棵树和召公的联系,使它也成为这个人的象征,被保留下来,后人视它为一种宝贵的遗产。这不仅仅是出于对召公的敬仰,也饱含着人们对统治者的喻示和劝诱,祈盼统治者如召公一样待民爱民。这种心情古今没有什么差别。从这首诗里也产生了一个成语,被后世广泛使用。召公坐在棠梨树下,处理民间纠纷,他执法如山,努力做到民无冤情,他所管辖的区域政清治明,百姓其乐融融,后来人们就用甘棠遗爱,来表示对清廉贤明的官员离去后的深切怀念。甘棠承载的不只是爱。

 

 

潘紫斌:

这篇文章我看了两遍。文笔朴素流畅,故事梗概连绵。字里行间,平实无华,通篇诵起,简显易懂,毫无晦涩…若是再紧凑一些,效果会更好!

 

 

李庆中:

甘棠是一座亲民的丰碑。召伯体恤百姓,关心民生疾苦,倾听民声,为民众排忧解难,人们对他的德政教化铭记于心,甘棠树代表了人们对他的追思与感激。随着时间的流逝,甘棠树会越来越高大,枝叶会越来越繁茂,召伯的仁德也会永远传播下去,无怪乎孔子评价《甘棠》曰:“吾于《甘棠》,宗庙之敬甚矣,思其人必爱其树,尊其人必敬其位,道也。”

1684767656839241.jpg

武昌长春观内的甘棠石刻


 

 

刘红:

美文《甘棠,仰望一树树繁花》反复拜读了。其实你先前很多大作都拜读了。你写作有个特点:快!对新接触的事物很敏感,反应快。但是萝卜快了不洗泥。我个人认为,不足的地方也很明显:自己的真实体验、感受还不够多;引用的资料丰富详实,但安排不是很讲究。评价文章,历来因人而异、因角度和尺度而异。说得不对,请谅解。

 

 

郭海洋:

提及汤令老师,不能不说她的清新雅致,婉约飘逸的文采,读之思之,无言的文字里,好似一曲缓缓流淌的小提琴声,弥散回绕。而眼前《甘棠,仰望一树繁花》便是这样一篇充满灵动与才气的散文。文如其人,人似其文,通过甘棠,我们面前如同一地的鲜花绽开,清纯质朴,通过召公,我们看到了他的一生传奇与清廉。甘棠美兮,前世今生,娓娓道来,引经据典,引人入胜。这篇美文,不仅史实详实,还深入浅出,看到的是一部召氏家族的年代族谱,看到的是一个时代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

 

 

范权斌:

“甘棠遗爱”的故事,确实能看出召公的贤能与美德,召公作为位列三公的高级官员,能够与普通的老百姓深入交流,面对面的沟通,亲自了解民生问题,也不讲排场,摆官架子,这一点就深得民心;能够以身作则,勤勉政事,一视同仁,使人各得其所,这就是施行善政的表现;能够做到不搅扰老百姓,而在甘棠树下修筑草舍、听政休息,这就是关爱老百姓的表现。可见一个真正地为老百姓做好事,真正的为政清廉的人,老百姓是不会忘记他的。《甘棠》流传至今,它给予我们的启发也许不仅仅是让我们记住曾经有恩于我们的人,更重要的也许是告诫后人要做一个像召公这样的人,也就是不只是要记住爱还要学会爱,只有这样,才会实现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像臧克家说的那样“有的死了,他还活着。”

1684767968982263.jpg

甘棠的果实 



 刘邦民:

汤令老师写的散文《甘棠,仰望一树繁花》读后,有一种欣喜的感觉和愉悦的心情。汤老师笔下的甘棠树,所代表的寓意都是非常美好的。甘棠这种植物的花朵小巧可爱,可以引起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怀念,寓意着怀念、品德高尚、幸福美满、不拘小节等等,可以代表着不为世俗弯腰的君子形象。甘棠这种植物的适应能力也是极强的,可以代表着不畏艰难的精神品质,此外还代表着正义、公平、公正等,古代的官员都是在甘棠树下伸张正义的。“《史记》中说召公治理管辖的地方,实行礼乐之政,经常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察访民间疾苦,召公出行一切从简,休息时从不占用百姓的房子,召公有一次来到宜阳县,只在一棵高大的甘棠树下停车驻马、搭建草舍,白天就在甘棠树下听讼决狱,听政理政,解决民生疾苦,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老百姓,召公都一律平等对待,晚上的时候召公就在甘棠树下搭建的草舍中过夜。召公死后,人们怀念召公,感其恩而戴其德,也许是睹物思人吧,召公曾在下面休息过的这棵甘棠树就成了人们的念想。”汤老师叙述的史记中关于召公与甘棠的故事,通过她清新流畅的文笔,简明扼要、寓意新颖地传达给读者,给人启迪!我觉得,《甘棠,仰望一树繁花》最让人不忘的是,汤老师对学者邵一舟的介绍:邵一舟,名学济,字一舟。邵氏易经第36代传人,甘棠国学院院长,中国易经财运教练,邵氏易经国学堂创始人,清华总裁班特聘易经讲师,北大总裁班特聘易经讲师,武汉易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裁。作为邵氏易经国学堂创始人,他公益宣讲易经文化里的“梅花易数”很受欢迎。同时,邵一舟也热心于甘棠文化的宣讲与传播——“在他温暖如玉的笑容和温和的讲述里。我听到了一个一个经典的故事,一点一点地感受着故事里头沉积的“甘棠”所代表的古老的廉政文化。甘棠那一树如雪如霞的花朵,粲然盛开了千百年。甘棠,以它与生俱来的纯美与素雅,早已成为人们心目中净与洁、廉与正的化身。“甘棠遗爱”的故事,更是在人们口口相传中吟唱了一代又一代。”



 

袁和春:

在中国大地上,“甘棠”作为一个文化符号,留下了数不清的以“甘棠”为内容的歌咏和以之命名的地名。如曹伯启“东都供帐荣疏傅,南国甘棠忆召公”;成廷珪“小儒狂斐在,有颂继甘棠”;丁鹤年“河阳花,武昌柳,勿剪勿伐公知否?邑人爱护比甘棠,一岁春风一回首”;王绂“绛人南守甘棠在,此去讴歌士庶传”; 畲翔“蔽芾甘棠歌勿翦,采芳无计荐南州”;施闰章“召伯甘棠在,应知惠政多”等,虽说有些诗近于恭维,但也反映了召伯甘棠的楷模意义。以甘棠命名的如甘棠驿、甘棠城、甘棠馆等,有些则是百姓对有功于民者的标榜,如《明一统志》载扬州府有甘棠庙:“在府城东北四十五里。晋谢安镇广陵,有善政,郡人立庙祀焉。”九江府有甘棠湖:“在府城南,一名景星湖。唐刺史李渤筑堤于湖之阳,人不病涉,遂名李渤湖。张洪靖以方召伯,故又名甘棠湖。”此外在《清一统志》中尚有甘棠桥、甘棠渠、甘棠宅之类的名目,这无疑寄寓了善良百姓的善良愿望。

 

 

 

周明达:

甘棠!一树繁花。它是《诗经》里礼赞的勿剪勿伐,勿剪勿败,勿剪勿拜之圣洁灵魂!它传承千百年来一种精神一一自由生长,不被任意修剪而改变其形、不因世事变迁而随波逐流、坚执自我独立于世一一它是美的化身,理想的图腾;它更是活化的似人化之崇高的人格如召公如清廉无邪之象征;人们需要的是“甘棠遗愛”一一它不仅仅是传说传承!更应该是具象于现实生活中,温暖并眷顾着每一个生灵!在物欲横流的时下,该多么企盼纯真的美好,质朴的生态……该需求多少勤政恤民的公仆啊。

令吾宽慰的是:火爆了的淄博烧烤!那顺应民心民情的“长者食堂”为天下人尽慈悲为怀之孝悌?!宛若返朴归真的人间烟火、安祥温馨的人文关怀。它是甘棠一树繁花么!它是人性映象么!甘棠是花,它更是人心人性的觉醒。

所幸,本市长春观岩壁上保存了“甘棠”御笔石刻。它传扬的岂止是“甘棠”的墨宝!它是禅与俗交融碰撞迸发出的永不熄灭的人间圣火。为中华民族为世界美好!甘棠,千树繁花;甘棠,活的灵魂兮归来!

 

 

秦天:

一次不期而遇的遇见,一种别样的惊喜,一堂一舟先生的公益授课,一个一个经典的国学故事,如一朵一朵甘棠繁花,释放出一丝一丝的纯美与素雅,一段一段的历史与传说,激发了作者汤令一篇美文诞生,文章内容丰富详实,文笔细腻行云流水,一次又一次击中了我对一生一世的美好仰望,千年一树的甘棠繁花,彰显着召公一生为民的廉与正,一篇良心美文,道出作者对真与善的向往,岁月静好,静水流深,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感谢作者汤令描绘的这一片美好,期待下一次不期而遇的遇见,期待作者一篇篇美文如甘棠繁花绽放千年。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