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爱民大寨行
大寨调查(五)
陈永贵房屋旁边,住着一位有名的老奶奶宋立英。拜访宋立英老奶奶,我更加明白,什么叫“大寨奉献”。
宋立英这个名字,我早知道,大寨很多人我都知道,我能叫出十几个大寨农民的名字,还能说出他们的事迹,都是小时候读书听广播记下来的。陈永贵、郭凤莲两任村支书就不说了,还有贾进才、贾承让、赵小河、赵大河、石桂林、梁便良、宋立英、赵怀恩等等,都很有名的。这个宋立英是是全国劳动模范,曾随中国代表团出国访问过,她的资格可老了,她是发现培养陈永贵的老村支书贾进才的妻子。这个老奶奶还在啊!她可是大寨村的活宝贝啦!
见到宋立英老奶奶,一位很精瘦、很慈祥、很亲切的老人。拉着宋奶奶的手,问她多大年纪了,“94岁!”“身体还好吧?”“还好!”“大寨有没有活到一百岁的?”“还没有!”“您活一百岁不成问题!”她哈哈大笑起来。
宋立英把一生奉献给了大寨。她13岁被生活所迫“以一石玉米的价格”被卖给富人家,给在富人家当长工的贾进才做“童养媳”,后来她参加革命,带领妇女做军鞋、送公粮,成为大寨第一个女党员,担任大寨第一任妇女主任,当过公社副书记,最高任职是山西省妇联会副主任,用现在职级看,应访是副厅级干部。她全身心地扑在革命工作上,把正在哺乳的孩子送给别人代养,后来这个孩子不幸夭折了;她干起农活来不要命,有一次铡草被机器切掉了两个手指;她带头搞计划生育,全村第一个做绝育手术;她保持劳动模范本色,无论担任哪级干部都坚持每年参加生产劳动300多天。
我问宋奶奶现在拿多少工资,她说没有拿工资,拿的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补贴,每个月300元。“是不是太少了点?”“过去不拿钱还不是一样干革命!”老人轻轻的一句话,让我听了有些震惊。宋奶奶有两个儿子,都退休了,二儿子回家开了个小卖店。我们从小卖店里买了一些大寨特产,还买了几本写大寨的小册子。有人提议请宋奶奶签名纪念,宋奶奶欣然答应,拿起笔一笔一划地、一字一顿地写下“宋立英 94岁 2023.4.24.”字写得很大,很工整,宋奶奶说她没上过一天学,参加工作后通过上“农民夜校”认得一些字,可以读书看报纸。临走的时候,我掏出500元钱给宋奶奶,让她买点东西吃,表达对她老人家的一点敬意。宋奶奶推辞不要,我硬塞在她的口袋里。我这些年下乡调查,遇到高龄老人或者困难户都会略表心情的。
大寨调查(六)
来到“大寨巧莲窑洞民宿”,一阵春风迎面扑面,女老板杨巧莲笑着唱着欢迎我们。跟这个杨老板拉家常,我强烈感受到了,什么叫“大寨活力”。
在大寨吃晚饭,自己买单。杨巧莲老板一边热情地打招呼,一边忙着手里活,意气风发,爽朗大方,活像《沙家滨》里开茶馆的阿庆嫂。她带我们参观客房,窗明几净,整齐清爽,条件还不错,一次可接待13位游客。厨房里炉火熊熊、香味浓浓、锅铲声声,闻着就好吃,馋的吞口水。有个小院子,种菜栽花,残雪未化,雪白菜青花红,如诗如画如歌。说到歌,女老板张口就来,“学大寨赶大寨,大寨的红花遍地开”,这歌我会唱,大家一起唱,歌声笑声叠起,这才是真正的“农家乐”。
杨巧莲开这个“窑洞民宿”,年收入六七万元(每年只干大半年,冬天太冷,来客少),疫情三年影响较大,现在恢复得很快。她家三口人,农田少,租给村里统一耕种收割,得点租金、有点分红。还有一笔工资收入,她兼着村里妇联主席,有事就去做,事不多,每年拿3000元工资。她过去当讲解员,能说会唱,说着说着,又唱起来了。手机上有她发的很多抖音,歌声优美,舞姿蔓妙,是个网红美女老板。
说着唱着,一桌好菜摆上来了,色香味全,都是大寨特产。杨巧莲报上菜名,花样蛮多的:凉拌苦瓜、小葱拌豆腐、凉拌萝卜丝、大寨猪头肉、香辣莜面粉、葱花土鸡蛋、农家豆腐、山西过油肉、小白菜炖粉条、农家大烩菜。主食也有好几种,有窝窝头、莜面抿鱼、豆面格斗、榆皮面河捞、葱花烙饼。人们常说南方精细北方粗,不是这样,咱们南方人的主食就是米饭,你看人家主食有多少花样。那个葱花烙饼,闻起来香喷喷的,吃起来脆生生的,听起来咯吱吱的响;那个豆面格斗,就是我老家的热豆皮,那个味儿就是妈妈的味道。喝着大寨生产的酒,吃着大寨的土菜,听着大寨的山歌,你会陶醉的,陶醉于大寨人的幸福和光荣,陶醉于新大寨的活力和魅力。
作者简介:余爱民,系中国银保传媒顾问,华中农业大学兼职教授、湖北省政研会调研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