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战士戴玉华遗照
1950年年底,朝鲜半岛的长津湖畔,白雪皑皑,无边无际。在这片被冰雪覆盖的土地上,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展开了激烈的较量,这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第二次战役-长津湖战役。
战役的残酷程度超乎想象,志愿军战士们身着单薄的棉衣,在零下四十多度的严寒中坚守阵地,与装备精良的美军展开了殊死搏斗。风如刀割,霜似箭穿,但他们的眉头从未皱过一下,枪炮声震耳欲聋,却动摇不了他们保家卫国的坚定意志。
我的姑妈刘陆中和姑父戴玉华,是这场战役中第26军的两名普通战士。姑妈在部队当护士,姑父是班长。1950年12月20日姑父把负伤排长背着到部队医疗所,他俩走了一个星期才到,他自己的腿也中弹受伤了,住进了医院。1951年元月5日与我的姑妈相识。姑妈比姑父大一岁多,两人在战火中结下了不解之缘。据说,在长津湖战役中,美军伤亡七千余名,而志愿军方面,伤亡更是惨重,约五万余人。
在这场战役中,姑妈刘陆中奋不顾身,护理了多位受伤战士。然而,她被震耳欲聋的炮弹爆炸声震聋,失去了说话能力,成了哑巴。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她和姑父之间的感情,两人依旧恩爱如初。
五十年代,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后,姑妈刘陆中和姑父戴玉华回到了长沙宁乡,开始了平凡而又幸福的生活。他们生了三个儿子:戴学兵、戴学农、戴学军,一家人其乐融融。尽管姑妈刘陆中无法言语,但她的眼神中总是充满了对家人的爱与关怀。而姑父戴玉华,虽然比姑妈小,却始终如一地照顾着她,两人相濡以沫,共度余生。
刘冠凡等怀念毛泽东主席留影
然而,岁月无情。十多年前,姑父戴玉华先姑妈而去,留下了姑妈一个人孤独地守候着那些美好的回忆。但每当提起长津湖战役,提起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友,姑妈刘陆中的眼神中总会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在说,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他们的精神将永远照耀着后人。
如今,长津湖战役已经成为历史,但那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而我,作为他们的晚辈,每当想起姑妈刘陆中和姑父戴玉华,想起那段峥嵘岁月,心中总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与敬仰。愿英魂万古耀星辰,愿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最后,我赋诗一首赠予长津湖战役中的广大志愿军战士,及我的姑妈刘陆中、姑父戴玉华:
长津湖畔雪无垠,
壮士含冰卧战尘。
风割霜侵眉不皱,
枪鸣炮吼志难沦。
单衣赴险驱豺虎,
赤胆迎难卫国民。
每念丰功垂泪处,
英魂万古耀星辰。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刘冠凡,男,1958年生,湖南常德市人,中共党员,东北师大教育系毕业,湖南省优秀教师,曾在长沙湖南第一师范、湖南农大继教院等任教,湖南省防洪总指挥部办副处长。北京世界家风大会组委会执行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