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青弋》连载·第二章一节2

二、情漫翡翠谷

黄山有仙气,比如仙都峰,连名都带一个“仙”字,这里是神仙出入的地方,更是群仙居住的地方,故有仙都峰之名,峰峦有白鹤绕飞,又有白云飘浮,一派祥瑞。还有一座山,名罗汉峰。罗汉,梵语,身心六根清净,随缘教化度众,为罗汉者,或曰得道者。罗汉峰多松,伟岸,苍翠,耐寒,种牝似袈裟,故得罗汉松之名。长寿、吉祥,便是古人对罗汉松的认识。在罗汉峰、仙都峰之间,有个翡翠谷。

t015cf69640a70c7f1c.gif



翡翠谷中,约有100多个水潭、泉池,或深,或浅,来源于始信峰、炼丹峰。

始信峰,临空而立,深隠于烟云之中,秀中含有空灵,但它又一身的悬崖,秀中表现出挺拔;另外,遍山立松,姿雅,遒劲,绝壁处倒悬,峰巅上独立,为黄山松之最。据传,始信峰其名,是明时地理学家、旅行家黄习远取的。早听闻这里有仙境,给人以幻觉,黄习远似信非信,便有一个打算,上黄山亲眼目睹。

公元1613年,黄习远成行,至黄山钵盂峰,入掷钵禅院拜佛,与南宋右丞相程元凤的脚印重合了。程元凤,歙县籍,因读书而入仕,官至一人之下,又因入仕而更加勤奋地读书。南宋时,这里还不是禅院,是读书的好地方,程元凤来到这里读书,人生开始通往宝祜帝的目光,后为相。咸淳帝也器重他,授予相位。公元1268年,程元凤致仕,归隐于从前读书的地方,给黄山添了一处名景,曰丞相源。

程元凤一生敬贤,本身也是一位大贤,受人仰慕。300多年后,在程相读书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寺庙,名掷钵禅院。明时,歙县籍文人傅严游于寺院,僧人向他求字,傅严便应求书了两字:云谷。后来,掷钵禅院易名为云谷寺,源头便出傅严的题字。

黄习远来到这里,仍能听到程元凤读书的声音。之后,他便到达始信峰。其时,始信峰还未名。但,黄习远一看这片风光,眼见为实,大叹一声:世上竟有这般奇风、绝景!于是,题书“始信峰”。

1748061760120803.jpg



炼丹峰,也是黄帝炼丹的地方。炼丹,得借山与水,山秀或山高,水正或甘甜,煮石也成丹,丹药才灵,这是浮丘公的经验。炼丹峰有一炼丹台,很阔,也平。台上,有丹池,也有石室,室内筑炼丹灶,上古的炼丹之火已熄,但灶间还残留着上古的体温。

说炼丹峰、始信峰,是一种铺垫,还是想说翡翠谷。翡翠谷之水,有颜色,或青,或橙,或红,或黄,或蓝,或白,五彩缤纷,与炼丹峰、始信峰的仙气有关。当然,也与翡翠谷水潭之底的岩石有关,这些岩石的纹理各异,有光泽,也是水产生颜色的另一种原由。翡翠谷出彩,不是局部,是全线,贯通了长约6公里的峡谷,翡翠彩池形态之多,也是举世罕见的,除了普通的圆形、方形之外,更多的是异形,比如菱形、椭圆形、三角形及其相似形,百态千姿,每一潭,或池,都是绚练的,美丽的,如一颗翡翠,镶嵌在峡谷之中。水潭,或彩池多了,嵌于峡谷的翡翠也就多了,于是,便得翡翠之名。

最早发现这一胜境的,是今人,不是古人。其实,古时翡翠谷就已形成了,只是翡翠谷隐居着,没被发现。1986年春,两个普通的旅行者冒险攀崖、走壁,将翡翠谷彩池收入镜头,然后流传,让世界一片惊叹。于是,翡翠谷再想隐居也不可能了,不同经纬度的游客走过来,看过来。翡翠谷也撩开了千年的面纱,以年轻的胸怀,与游客相会。

大自然的心跳(手机画)·陈铁虹.jpg

手机画 《大自然的心跳》/陈铁虹




翡翠谷的驰名,得于她的自身美。每一个彩池都有韵味,都是一朵绽放的花,可谓天生丽质,比如翡翠池,居于乌龙潭的上方,池水长泡枕头峰、芙蓉峰之脚。翡翠池之南,众岩叠石,横卧如弦,其间石隙里有水注入翡翠池,如油渗涌,故曰油榨,很形象。翡翠池之北,有一块巨石,瓮状,极似一个油缸,盛着徐徐滴下来的油。翡翠池之东,立着悬崖,崖墙上挂着一块石,凹状,极似一口锅,奇特的是,这口锅内盛着许多的小鹅卵石,远看极似油籽,用来榨油。这所民间榨油坊,由巧石而妙构,天然生成。于是,翡翠池又名古油潭。古油潭不大,长15米,宽8米,常年深及10米,也是由山石自然生成的。

翡翠池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古庙,名松谷庵。松谷庵不小,聚了和尚108个,庙大口阔,难以为继,单说油,炒菜要油,给菩萨点长明灯更要油。但松谷庵缺油,却不缺职业操守,至夜,庙宇隐没于黑色中,长老主僧仍率众僧,摸黑打坐、参禅、诵经,与礼佛。主僧这样做,是出于一种敬佛的自觉、习惯,乃至向众僧的垂范,没想到,感动了黄山之神。有一夜,长老主僧在梦中与山神相遇,山神得知他有缺油之急,给他指点。梦醒之后,长老主僧吩咐一僧下山,至翡翠池挑一担油回来。梦会山神,果然应验,松谷庵有油了,有营养了,面色也有了寺颜。之后,松谷庵推出了一个新规:和尚轮流下山、担油。松谷庵灯影不熄,菩萨也有了表情,乐呵呵的了。

但不久,菩萨与众僧的同乐戛然而止了。长老主僧仙逝后,松谷庵主僧易人,新任主僧不守寺律,居然委派一僧把油挑到山下去卖。当时,油是紧俏品,谁都梦想用油来润滑肠胃。于是,油被抢购一空。主僧坚定了市场眼光,叫僧人继续买油,钱是赚了,翡翠池有油的秘密也泄露了,于是,山下村民涌入翡翠池,以桶盛油,或以瓶取油,触怒了山神。当初,山神惠泽松谷庵,出于救庵、惜僧,没有普惠大众之意,这与山神的胸襟无关,与油的稀罕有关,翡翠池出油,取油的人多了,便会穷尽。山神放出一条火龙,投进翡翠池中,点燃了油,并烧尽了。自此,山神还命石隙不再往翡翠池流油。于是,油断了,一池全是清水。

风景与小人物(丙烯画)·陈铁虹(1).jpg

丙烯画 《风景与小人物》/陈铁虹




当然,这是传说。

池边,有一面的峭壁,上书两幅字,一曰翡翠池,一曰古油潭。字巨,为古迹,但年代不详。至今,还很醒目。有风拂来,依稀还闻得出由古而来的油味,淡淡的。

翡翠谷另有一彩池,名龙凤池。龙凤池水深约3米,为长方形,边长约20米、边宽约8米,池两岸有岩石、绝壁,绝壁上有一条飞龙,还有一条舞凤,龙飞凤舞,颇富动感。龙,众兽之君;凤,百鸟之王。一个灵异,一个祥瑞,自古便是普惠人心的。龙与凤从绝壁上或飞,或舞,其尾却沉在池中,龙潜渊,凤濯羽,摇动一池的水波。绝壁上,还有一景是瀑布,从天飞泻,如一根约20米长的飘带,随风而卷,落入池中,与一石相遇,溅起千层浪花,呈现舒展之状。

也有小巧玲珑的彩池,比如马蹄池,深不及0.3米,口径4寸,形如马蹄。池壁有纹理,色红,状如枫叶,或许,是一匹古战马奔腾到这里,一声唭鸣,惊落了一瓣枫叶,枫叶飘到这面池壁上,再也没有坠落。

前面说到了彩池与水底岩石有关,得归于地质运动。其实,彩池之水有色,不是它本身出彩,是水质的原因。翡翠谷的水本身是清亮的,但能吸光,加之,上下游的水有落差,水流中会发生冲击,这种物理运动产生了水的波动,再由穿谷的风一吹,水上便有了百幅的图案。水击、风吹,拉动水面的颤动,池底又卧着岩石,诡异,无逻辑可寻,便幻化出了色彩。石刚、水柔,水石相济,互融一体,水一动,石就变,石一变,水就变色了。另外,石藏于流水之下,流水又由阳光照彻,两岸多竹,山崖青翠,烟霞蒸腾,倒映于池中,一起撩弄翡翠谷,翡翠谷便有了光与色的律动,便有了遍谷的彩池。

翡翠谷纯真,泉声也清脆,无污染。纯洁的爱情,是一切男女的向往。于是,翡翠谷便有了一种寓意,也成了许多男女的向往。1988年,从媒质上看到介绍翡翠谷的图片、文字,上海有一群年轻男女砰然心跳,相约到翡翠谷。当时,沿谷没一条路,山高,水险,这群男女约定,每一位男孩牵住一名女孩子的手,登山,涉水,跨崖,乃至小憩……这是一次旅游,更是一次历险。于是,爱情在翡翠谷发生了。返沪后,有10对男女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翡翠谷,青年男女的吉地。后来,这里常常发生爱情,所以,翡翠谷又名爱情谷。当然,这是一种昵称,很温馨。

如今,爱情谷便是一首爱情诗,有关爱情的景点添了许多,比如,爱亭、相思亭、情缘亭、情人桥、玉环池、鸳鸯池、连心锁。而且,还有一个“爱”字,宽约5米,红色,刻于一巨石上,为苏东坡书,但为苏东坡的手迹。红色,伊甸园中最浪漫的颜色,亚当给夏娃的苹果便是红色。红色,是玫瑰绽放的颜色,与心脏跳动的色彩一样。爱是心脏跳动的音律。“爱”石旁,又立一石碑,刻有99个“爱”字,为历代名家所书,也是手迹。99,是个吉祥的数字,寓天长地久。

1750574827691577.jpg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田友国,湖北省长江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兼总编辑,《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主编。南京审计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著名作家,已在《长江文艺》《作家》《安徽文学》《延河》《创作与评论》《山东文学》《北方文学》《奔流》《鸭绿江》《当代小说芳草》《都市》《时代文学》《特区文学》《中华散文》等纯文学期刊上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230多万字,出版短篇小说集《心难眠》、长篇历史文化随笔《铁规铜宗》等5部,撰写《古人类化石探秘》等16部电视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曾获《安徽文学》年度奖、蒲松龄散文奖、蔡文姬散文奖、全国人文地理散文奖、全国优秀剧本征集评选提名奖、文华杯全国短篇小说奖等,并入选《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