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黄冈日报》的不解情缘
作者在阅读《黄冈日报》
世间万事万物,皆因缘起,一朝相遇,一生相伴。屈指算来,我与《黄冈日报》因文字结下不解情缘已经整整41年,回望我们一起走过的岁月,不禁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是原黄冈县文化馆的一名青年员工,1984年6月7日,我结合工作实际,首次向《黄冈报》投寄了一篇题为《黄冈县文化馆大型投影电视对外公映》的新闻稿。第三天,便在头版刊登了,尽管这篇处女作篇幅只有“火柴盒”那么大,但没想到起的作用还不小,来文化馆看投影电影《霍元甲》《杨家将》的观众络绎不绝,路口、堵城、陶店等乡镇的青年也纷至沓来。一打听,许多观众是看了《黄冈报》才慕名前来的。
一条短消息既让我看到了舆论宣传的威力,也大大提升了我采写新闻稿件的浓厚兴趣。当年,我就在《黄冈报》发表新闻作品十余篇,还在湖北省《群众文化通讯》杂志发表了作品。领导见我写作小有成绩,便把我调入文艺创作室任助理编辑。没想到,县广播电视局立即将我调往县广播电台工作。从事记者工作后,我如鱼得水,写稿更勤。由于生活在黄州,我可以经常直接送稿到报社,从而能有幸聆听编辑老师的指教,使我受益匪浅。更让我感到荣幸的是我担任电台记者部副主任期间还能邀请到报社编辑、记者一起采写新闻稿,一起为基层新闻培训班的通讯员讲课。经过多年的刻苦自学和报社编辑记者的传帮带。我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陆续在《黄冈日报》《湖北日报》、省广播电台、《武汉晚报》《沈阳晚报》《羊城晚报》《农民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河运报》和中国新闻社等四十多家媒体发表新闻作品千余件,有几篇消息还上了《黄冈报》头版头条。共获省、市级新闻奖四十余项,与同事合作采写的连续报道《一对连体女婴分离手术在黄冈地区一医院获得成功》(5篇)荣获1986年全省广播系统新闻一等奖,湖北省好新闻一等奖。同时,新闻理论文章也在北京《新闻与写作》、山西《新闻采编》、浙江《视听纵横》杂志发表,有一篇获全国征文奖。另有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纪实文学等文艺作品散见于省市级报刊。在担任电台总编室主任期间,主编了新闻作品集《浪花集》。1991年我被调往原黄州市委办公室工作,虽然在领导身边工作更忙了,有大量的文字工作和会务、事务要处理。但我仍然热爱新闻事业,挤时间积极向《黄冈日报》投稿。从1984年起,我连续九年被《黄冈日报》评为模范通讯员。多次被《湖北日报》、省广播电台评为模范通讯员。2002年,我被调往黄州区总工会任主要负责人。尽管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我依然对《黄冈日报》情有独钟,不但爱看《黄冈日报》(因为她的报道更快、更近、更亲),还乐于当一名老通讯员,每年均在《黄冈日报》等省市报刊发表新闻和文艺作品十余件。
2012年初,领导让我兼任区作家协会主席,我写作的重点放在文艺创作上,但我投稿的首选报刊仍然是《黄冈日报》。2015年11月21日《黄冈日报》刊发了我的诗歌《有座古城叫黄州》,此诗在由黄冈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作协、黄冈农商行联合举办的“黄冈农商行杯”致远方主题诗歌创作征集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并被省作协编入《湖北基层文学》丛书中。同时,我还在新华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等丛书发表理论文章多篇,有一篇论文获全国特等奖。2016年,我有幸加入省作家协会。从此后,写作上侧重散文写作。2019年,由团结出版社出版了我36.5万字的诗文集《爱是阳光》。2021年5月15日,我撰写的散文《甘洒热血护苍生》在《黄冈日报》·新周末头条刊发,在市文联、《黄冈日报》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回望百年·再现辉煌》建党百年征文中获得三等奖。在《黄冈日报》每年的好新闻评奖时只分配给副刊两名获奖名额的情况下,我创作的散文《七十年,波澜壮阔》《一曲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为什么大地春常在》从2019年至2021年连续三年荣获二、三等奖。2020年荣幸的与散文名家郑能新一同获奖。《为什么大地春常在》一文还在省总工会以“中国梦·劳动美—— 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每一篇作品,挥洒的是心智精力;每一次奖励,见证的是感恩成长。
我退休五年来,由于长居外地,加之身患慢性疾病和严重的颈椎病,老伴劝我别再写了,我也犹豫过,彷徨过。然而,因为热爱,所以坚持,仍然锲而不舍的写作投稿。每年都在《黄冈日报》赤壁副刊发表三四篇散文,并且都是刊发在头条或显著位置。《永不褪色的铁血军人》《善行与感恩的双向奔赴》《走近文学巨匠》《文学火炬心中长燃》等文章广受读者好评。说句心里话,我取得的这点成绩,与编辑的赐教密不可分。衷心感谢编辑老师的辛勤付出。副刊编辑在与我的交流中,不仅在选题、立意上给予热情指导,而且在文章的润色、标题的推敲等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我庆幸!我感恩!在写作的路上遇见了悉心指点、寄于厚望的编辑老师。去年秋季,我对原《长江文艺》杂志副社长、副主编、著名作家刘耀仑有个专访,原标题是《文学火种不可泯灭》,在网络先行发表,而当他看到《黄冈日报》刊发的《文学火炬心中长燃》后,感到诧异,怎么一篇文章有两个版本?连忙询问我原因。我回答说,文章由编辑作了精心修改,标题也是编辑换的,刘耀仑不禁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一是看得出编辑有过硬的文学功底;二是说明编辑认真敬业。这样的编辑,值得钦佩!
41载风雨同舟,41载执着坚守。
饮水思源,常怀感恩之心。一个非科班出身的“门外汉”在《黄冈日报》的真情陪伴下,在洒满艰辛和汗水的征途上“爬格子”、“写稿子”,笔耕不辍,乐此不疲,收获了多彩的人生。
作者简介:易晓寒,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原黄冈市黄州区作家协会主席,退休公务员,喜爱写作,有部分论文和文艺作品及新闻作品在全国、省、市报刋、网络发表并获奖。已出版诗文集《爱是阳光》,主编新闻作品集《浪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