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画坛的“竟陵现象”

图片1.jpg



图片2.jpg



016年2月,中国竟陵画派研究会在湖北天门宣告成立。

明朝晚期的“竟陵派”被写进中国文学史,彪炳千秋。“竟陵派”又称钟谭派,主要人物钟惺、谭元春均为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故被称为竟陵派,明末时期曾有近千文人加入。钟惺、谭元春合著评选古诗及唐诗三十六卷《诗归》,阐明了“孤怀孤诣”和“幽情单绪”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学向近现代演变产生重要影响。

新时代的天门,“竟陵派”不只是一个光彩夺目的名词,这里的美术家们传承其精髓,后浪奔涌超前浪,湖北画坛的“竟陵现象”令世人刮目相看。

 

 

涓滴有响倾墨笔  崇古开今辟蹊径

2016年2月4日,中新社、新浪网、荆楚网向全球播发新闻:

中国竟陵画派研究会成立暨首届竟陵派画家美术作品展在湖北天门市茶经楼举行,来自海内外的近百名专家学者与会。画坛泰斗周韶华先生欣然命笔题写“竟陵画派研究会”。

展出的《喜讯》《竟陵人家》《花椒又熟时》《家园》《厚土》《荆楚云烟》《农耕记忆》《平象印象》等油画、国画、版画、水粉水彩作品,分别出自70多位画家之手,备受社会关注。

竟陵画派研究会理事长、法人代表刘继成先生介绍,“竟陵派”主张性灵说,其在艺术领域推动文人画“诗画兼善”的发展方向和文学理论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艺术史学博士邵军研究发现,明朝晚期文人“诗画兼善”,“竟陵派”不仅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在书画创作及鉴藏领域也意义深远。他认为,重振“竟陵派”艺术主张,将对研究中国当代艺术精神内涵和美学追求,及“绘画创作亦是画家心迹的自然流露”等主张都具有深远影响。

注册在天门,载体在武汉,活动在全国,影响在全球,目标在将来。当一些艺术组织饱受社会诟病的时候,“竟陵画派”逆势前行的线路图让人大开眼界。

2016年6月5日,“我心袅袅——竟陵画院六人水墨作品展”在武汉市创意天地壹空间隆重开幕,展出张峰、程好军、王志云、倪利华、郑灏、郭吉良六位艺术家的水墨画作品,这是竟陵画派研究会在武汉举办的首次美术作品展。

本次展览持续至6月16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媒体报道,竟陵画派研究会由湖北省天门籍艺术家发起组成,来自各地近百名天门籍艺术家加入,包括多所高校的专家教授,旨在传承竟陵派文学、诗学和美学文脉,以“交流、砥砺、行远”为目标,主张绘画创作亦是画家心迹的自然流露,其本质在于表达艺术家真实的生命体验和内心情感,执行机构为竟陵画院。

湖北经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艺术家王志云代表参展画家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表示:“竟陵画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这群艺术家有机会在一起交流,讨论,相互促进。”

艺术家程好军、郑灏则用“展示 交流 发展”总结本次展览,“新老朋友们借本次展览聚会交流,拓展自己的思维,感觉非常愉悦。”

2017年5月19日,“望乡·竟陵画院2017万林艺术邀请展”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举办。

“望乡·竟陵画院2017万林艺术邀请展”是竟陵画派研究会艺术家作品在武汉首次较为完整的亮相。由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竟陵画派研究会联合举办。原湖北美术学院院长徐勇民教授为展览撰写序言。天门籍人士,原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长彭柱武先生、湖北美术学院财务处长石丹文先生等出席开幕式。

展览策展人、诗人陈洁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共有43位艺术家的作品参展,这些艺术家既有来自国内各高校艺术学院的专业教师,也有独立艺术家或专业美术机构的创作人士,共展出作品133件,涵盖水墨、油画、水彩、陶艺等艺术品类,分别纳入“器物、纸上、布面”三个单元展出。

图片3.jpg 

周韶华先生(左)和黄泰岩先生(右)在开幕式上


中国画气势派开宗大师、著名画家周韶华先生出席开幕式。周老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所有参展作品,然后与竟陵画院部分艺术家在万林艺术博物馆三楼咖啡厅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周老对本次展览给予了充分肯定,他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勉励大家潜心创作,画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时任武汉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黄泰岩教授代表武汉大学致辞指出:竟陵画院在万林艺术博物馆开展,是对艺术作品的发扬,也使得对艺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相互为用的理念在大学中得以升华。此次画展以“望乡”为主题,意义深远,既包含了对故乡过往的回溯,同时亦寄寓了对故乡未来的期望。黄泰岩先生特别提及万林艺术博物馆的捐赠者陈东升先生也来自古竟陵,即今日之天门。

湖北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刘春冰先生把竟陵画派研究会在传承竟陵的历史文脉,挖掘竟陵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学术意义,推动当下竟陵绘画、书法艺术创作与研究,探求建立竟陵画派的学术主张,弘扬优秀的竟陵地域文化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被称赞为“湖北画坛的‘竟陵现象’”。

图片4.jpg 



 

千羡万羡西江水 曾向竟陵城下来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她的根脉来自历史深处。天门,古称竟陵。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自古人文鼎盛。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茶圣陆羽的这两句诗脍炙人口。

文化艺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个性化最显著、渗透力最深远的部分,是一个地方发达富强、文明进步综合水平的最高级体现。

距今大约6000到4000年的石家河文化遗址,与长江下游的浙江良渚遗址、黄河中游的陕西石峁遗址等,是中华文明三大发源地。石家河遗址及玉神人头像、穿孔石钺等,见证了人类文明历史的时间跨度长达五千余年。“中华第一凤”,这枚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新石器时代玉凤,出土于石家河镇罗家柏岭遗址。

齐梁时,竟陵王萧子良、萧贲祖孙,创为“龙书”,绘《西邸士林图》,图画山水,能得万里之遥。隋唐之世,张欣泰善书,载于《书史》,陆羽书永定寺额,后代皆赞其“词翰奇绝”。明代周嘉谟、郭诩等人,世居竟陵,郭诩《竟陵山水图》堪为明代院体山水画之巨迹。

400多年前,作为一代诗文家和理论家的竟陵派主将钟惺、谭元春等人,也是颇有影响的书画家和书画理论家、鉴赏家。

新时代天门的美术家们,循着“竟陵派”道路再出发,以执著的艺术追求演绎竟陵风骚的传奇。

2017年,全市40人、110余件作品参加中国梦・大美湖北中国画作品展暨湖北省国画院第二届院展等省级展览。市美协与台湾中华书法传承学会、台湾大风堂艺术学会、台湾天腊书画会举办“丹青联谊 翰墨续缘”两岸书画交流展,协会35件参展作品受到了台湾省书画界的好评。

图片5.jpg

 

2018年11月,10位天门籍画家作品在北京中国文联文艺家之家展览馆展出,得到中宣部、中国文联领导和专家现场点赞。一批会员作品参加其它国展和省级展览。

2019年,市美协会员7幅作品在《中国美术报》发表,49幅作品参加省级展览。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措手不及,天门市美协组织会员到市人民医院、华西市场、交通检查路口、社区隔离点写生,创作作品50多幅,2幅抗击新冠疫情作品在国家级网上展出,36幅抗击新冠疫情题材作品在省级展览中展出。10幅作品入选省美协在网上展出,5幅作品在湖北省国画院画家作品选读1至4期上发表,5幅作品在湖北省群众艺术馆举办的“艺术温润心灵”湖北美术抗疫作品展览线上展览展出5幅作品。《胡杨赞》《抗疫丰碑》《雪中送炭》《消毒》等7幅作品,在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我爱这土地——湖北美术家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主题创作线上展览”中展出;国画《守护》,入选中国老年大学书画网展,并在中国老年杂志2020年二期书画专栏刊登。数十幅网络宣传作品在视听天门等新媒体上发布。

2021年,金秋时节,天门历史上第一份《天门美术》报创刊,旨在“采取纸质刊物和网络公众号的形式,线上线下结合,相互联动交流,让天门美术创作再上一个新台阶。”这一年,天门的美术家们以前所未有的创作激情和丰硕的创作成果向党的生日献礼。7人作品参加全国邀请展,1人作品入选全国新文艺群体美术作品展,22人作品入选参加《永远的旗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湖北省中国画作品展》等省级展览,6人作品参加文化援疆“新疆温泉县‘学党史 书清廉’书画作品联展”。 6月23日,“风华正茂百年春一一全国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在长沙简牍博物馆隆重开幕。天门市6位画家的作品在这里展出。



 

行稳致远根基壮 砥砺前行新时代

中国绘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原始绘画技巧虽幼稚,但已掌握了初步的造型能力,对动物、植物等动静形态亦能抓住主要特征,用以表达先民的信仰、愿望以及对于生活的美化装饰。石家河遗址考古队副队长向其芳先生说,石家河文化就是天门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源头和参天大树之根。

有此底蕴,得此厚养。新时代的竟陵画坛以50后、60后为中坚,一批70后的新生代画家正茁壮成长。天门美术事业欣欣向荣,气象万千。

50后刘沉香(女),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国画院专业画家、天门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画《牡丹》、《古寺洁影》、《茂》先后入选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多种展览并获银奖、优秀奖。

图片6.png

刘沉香(国画)《山花》


50后刘革法,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湖北省国画院专业画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展览并获奖,出版有《刘革法山水画集》、《荆楚画派一刘革法传》等系列专集。

图片7.jpg 

刘革法《美丽家园》


50后马建平,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国画院专业画家,天门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竟陵画派研究会副会长。作品入选全国、省级美展并获奖,代表作有42米国画长卷《锦绣天门》、《大岳武当》《陆羽故里图》等。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档案馆、纪念馆和艺术机构收藏。出版有《马建平画集》、《马建平中国画展作品集》。多幅作品在《中国美术报》、《湖北日报》、《书法报》《中华合作时报》等报刊杂志发表。2014年,被天门市委组织部、市文化和旅游局授予“中青年文化名家”。2019年获第六届湖北美术节“个人突出贡献奖”。

图片8.jpg 

马建平《大岳武当》


60后谢顺华(女),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湖北省美协会员,湖北省书画研究会会员,湖北省国画院院委、专业画家,三峡画院特聘画家,竟陵画院顾问。多幅国画作品在湖北日报、中国美术报、书法报等专业媒体发表。代表作《归根》《悬》《江汉家园》《暗香浮影》《三峡人家》《土司城秋韵》《大道武当》等入选国家、省级专业画展并获奖,近年来国画作品《故园情》《秀美土家》分别入选湖北省第十二届、第十三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

图片9.jpg

谢顺华(国画)《故土》


60后马兵林,江汉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术馆馆长,公共艺术系主任。英国伯恩茅斯大学访问学者,竟陵画派研究会会长,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美术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要专业展览。2019年,作品《春暖花开》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提名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21年,美术作品荣获湖北省第十一届屈原文艺奖美术作品奖。

图片10.jpg

马兵林(油画)《喜讯》


60后倪利华,毕业于湖北大学。师从卢禹舜先生,刘怀勇先生入室弟子。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助理导师,曾研修于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导师工作室、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入选湖北省中青年美术人才库,获湖北省"两个一百"美术人才培养基金工程。现为湖北省国画院党支部委员、美术馆馆长,《中国书画网报》特约执行总编,广州市岭南国画院副院长,湖北省红色书画院副院长,陆子书画院院长,天门市美协副主席。作品在《美术》《美术鉴赏》《中国书画网报》《美术报》《湖北日报》《中国文艺评论》《中国书画报 》《 书法导报》等专业报刊、杂志刊登(转载),被多家艺术机构及收藏家收藏。出版了巜倪利华山水画集》巜利墨积染气自华一倪利华山水画》。

图片11.jpg 

倪利华《溪山秋早》


60后卢世雄,湖北省国画院专业画家,武汉美术家协会会员,彭太武大写意花鸟画研究院院士,湖北省水墨画研究院院士,天门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作品多次参加省级以上大展,2018年国画《荆楚佳果图》入京展出,2017年书法作品参加国家文化部组织的“第四届中国丝绸之路”书法展并获奖,绘画作品被台湾有关美术机构收藏。

图片12.jpg 

卢世雄《暮》


70后徐进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竟陵画派研究会副会长,艺术学博士,武汉理工大学艺术馆副馆长、信息艺术系主任、硕士生导师;湖北省国画院副院长;周韶华先生入室弟子;北京荣宝斋画院刘曦林中国画理论与创作课题研究访问学者;山水画家及新媒体艺术家。

图片13.jpg

徐进波《神农架写生》!请将手机横过来看


70后邵军,竟陵画派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美术学科召集人,中央第十三批博士团成员,曾任《中华大典》编委及《书法典》副主编。主要从事中国绘画史、书画理论、宗教美术以及当代美术思潮等方面的研究、教学和创作工作;出版《唐代书画理论》、《中国寺观壁画》、《邵军书画集》等著作数部。

图片14.jpg 

邵军《楚乡纪游》


70后马新平,湖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竟陵画派研究会副会长。50 篇(幅)论文(油画作品)在各类专业期刊发表和参加各级各类展览,并获多项奖项,出版《新平油画艺术》一部。

图片15.jpg

马新平《城市美颜工》


70后张峰,教授、高级工程师,现任竟陵画派研究会副会长,湖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曾访学于香港理工大学和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专注于城乡聚落环境与民居研究和山水画创作,多次参加国家和省级展览并获奖。

图片16.jpg 

张峰《竟陵人家》


70后王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客座教授,天门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幸运星画室创始人。好文章,善书画,在各级媒体报刊发表书画作品及文章百余篇,善作油画、国画人物、山水,笔墨蕴藉,造型生动,方寸之间,颇有禅趣。他培训学生近万人,有的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

图片17.jpg

王涛《花鼓戏》

 

竟陵城下循先贤,钟书谭画崇为宗

竟陵城下循先贤,雁叫关前尝圣泉。

钟书谭画崇为宗,陆子茶经润心田。

烟树依水妆乡原,墨笔齐绘故土颜。

孤行静寂弄丹青,幽情单绪韵纸绢。


笔墨追日月,丹青绘华章。2017年7月6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纪念天门市美术家协会成立20周年的日子,一次规模宏大的“美术作品展”在天门市工人文化宫开幕,一本荟萃美术精品的画集正式出版。画家们通过独特的视角和多姿多彩的笔墨,描绘天门的发展变化、市民的精神风貌。80多幅国画、油画作品,有清新淡雅的山水风景,也有独具风韵的人物系列,展现了画家们的不凡实力。

2018年11月14日至18日,“写意长江——湖北省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市中国文联文艺家之家展览馆举办。天门市参展数量为湖北省地市州、直管市之最。 10幅作品得到中宣部、中国文联领导和专家现场点赞,并在研讨会上给予表扬。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尚辉特地现场点评了《龙尾山夏荫》、《春醉神龙》等作品。

2019年9月18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由市美协承办的“楚天世纪城杯”书画作品展隆重揭幕。这一年,市美协先后主办庆祝天门市人大、市政协“两会”召开书画展、天门市第二届油画作品展、“天海龙之春”首届天门楚商书画作品展、庆国庆书画进校园作品展等展览4次,展出作品380幅。

2020年新年伊始,由湖北省美术家协会、湖北省国画院、中共天门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雅逸清风 翰墨心源”马建平中国画作品展在市工人文化宫展出,展出的60幅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是一次规格较高的展览。

芳菲四月, 山西省支援天门市抗疫医疗队胜利凯旋,天门市委、市政府赠送由马建平创作的大幅花鸟画《迎来春色满人间》,作为珍贵的纪念。

七月流火,天门市委、市政府把一幅国画《长城颂》赠送南海舰队“天门舰”,增进军地情谊。画的创作者为马建平。

图片18.jpg 

图为市民在观看马建平中国画作品展


丹桂飘香,市美协、市群众艺术馆联合主办天门市优秀美术作品展,共展出全市会员近年来创作的优秀作品50幅,大多是参加省展入选、获奖和参加国展的作品。作品篇幅大、质量高,代表着当今天门本土美术家的实力。

仲冬时节,市美协在市工人文化宫主办“文明天门美丽乡村”会员写生作品展,展出协会会员近几年深入生活,贴近实际,走进自然的写生作品80余幅,有油画、国画、水彩、丙烯等画种,出版了“文明天门美丽乡村”市美协会员写生作品集。

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红心向党 奋进天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美术作品展”在市工人文化宫隆重举行。这次美术作品展,筹展历时八个多月,共征集各类作品195幅,经过认真评选,录用各类作品100余幅,获奖作品20幅。正式出版的《天门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美术作品集》,展示了书画家的深厚的艺术涵养和功力,表达了书画家们对中国共产党无比热爱和无限敬仰。

成立于1997年7月的天门市美术家协会,现有会员158名,其中中国美协会员5名,省美协会员30名、省国画院专业画家和签约画家12名。协会下设老年大学分会,天门实验高中分会,油画分会和国画分会。

2014年,担任了16年秘书长的马建平,挑起了天门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的担子。他牢记“记录新时代 书写新时代 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带领会员们深入现实生活,探索师法古今中外优秀绘画艺术的精神内涵和美学追求,弘扬竟陵画派的优良传统,百花齐放地进行个性化创作。在省文联、省文旅厅举办的第七届湖北美术节活动中,天门市美协获得“湖北艺术机构贡献奖”。

图片19.jpg

会员出版的美术作品集




深耕艺苑非等闲 为有源头活水来

艺术的生命需要源头活水的滋养,最忌讳竭泽而渔。天门市美协始终坚持文化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把努力提高会员的素养摆在重要位置,创新性地组织会员学习绘画理论,定期不定期组织会员深入到社区、农村、企业、学校,把艺术之根深深的扎入社会底层,从现实生活中吸取艺术养分。

在不断提高会员绘画技艺,创作能力的同时,市美协组织会员开展理论研讨,从思想上真正搞清楚为人民而创作,怎样立足乡土创作的问题。

乡间的一景一物,在画中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灵魂。自然,是永远可以请教的一位大师。2018年,天门美协在茶经楼举办了4期研讨培训班,研讨“天门书画界的40年”、“陆羽题材创作问题”、“茶画有料之《萧翼赚兰亭图》”、“天门画者话陆羽”。为全面开展理论研讨和学习,提升地域艺术创作水准,天门美协特地请中国传媒大学邵军教授来天门开办关于《竟陵派的书画活动与竟陵书画的血脉》理论讲坛;为提高会员专业水平、培养拔尖人才,推荐会员到湖北省国画院高级研究班学习;还组织会员外出到佛子山、京山、秭归等地开展采风,到河南林州石板岩太行山写生。

走出去,请进来,区域交流放异彩。2018年9月26日, “与新时代同行,为中国梦添彩”天门、荆门美术作品联展在天门市文化宫隆重举行。从2015年开始,市美协先后与汉川、潜江、仙桃、荆门等市举办联展。画家们以饱满的激情,挥毫泼墨,秉承传统与创新,多元与融合,为新时代描绘精美的蓝图,表达共同的梦想,诠释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2022年,与荆州市的联展正在筹备中。

美术惠民到基层,画展走进企业办。从2015年来,美术家协会每年组织画家们到乡镇、机关、社区、企业、学校举办画展3到4次,先后到蒋湖农场、蒋场镇、干驿镇、黄潭镇、鸿渐社区、君佳集团、陆羽生态园、实验高中、天宜学校、宜居环境管理公司等基层单位举办惠民笔会、画展50多次。黄潭镇举办菊花节,市美协组织会员以菊花为题为美丽乡村创作国画作品20幅,在菊花节、农民丰收节、乡村旅游节期间展出;“六一”儿童节,美协与市教科院联合主办幼儿美术作品展,展出油画、国画、水彩、水粉等作品268件。

天门画家画天门,艺术之根扎到底。市美协组织的“文化惠民暖心”活动,从2017年6月启动以来,文艺小分队每年都要下基层体验生活、采风学习8到10次,创作作品近百幅。会员们先后深入到10余个乡镇,参加活动的画家累计100多人次,产生了《陆羽故园茶经楼》《龙尾山初夏》《华夏玉神》《张家湖印象》《侨乡清风》等一批佳作。

市美协副主席、画家刘海林在《画身边的景和物》一文记述了“天门画家画天门”:

画身边的景和物,念想起于三年前。当时正值竟陵画院欲创之时,一帮散就于全国各地的天门籍画家相约在家乡办一画展,名曰“天门画家画天门”,以慰桑梓之情。仓促中我也涂了两幅家乡小景惴惴地拿去凑热闹,就此与家乡景致结下情缘。

久居平原者,大抵都会觉得身边景致单调,平淡乏味,早先我亦有如此感觉,待仔细研读,便发现平淡中呈现的是平静与祥和,单调乏味中因四季的交替孕育着绚丽而蓬勃的生命力。好多次傍晚收工时,彩霞满天,几个晚归的农户扛着锄,哼着曲,慢悠悠的走在田埂上,如水的晚霞在他们身上洒下一片金黄,走近又走远…… 我竟看得呆了!

平静祥和,田园牧歌,这不正是我心之所向的理想家园吗?何况其中还有色彩斑斓的点缀呢!于是,呼朋唤友,提箱背包,走村串户,边画边游,边画边歌……

图片20.jpg

书画活动现场 



 

声名远播惊海内 墨香炫彩文脉长

天门市美协、竟陵画派研究会一大批有影响的天门籍知名画家分布北京、深圳、广州、济南、长沙、武汉等。他们上演着“竟陵花开分外香”的活剧。

2018年 6月20日,美协会员韩健刚《健笔传神 翰墨有情》书画作品展在广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展出韩健刚近年来创作的国画人物及山水、花鸟等作品40幅。这是天门市美协会员第一个在省外举办个人展览。

图片21.jpg 

韩健刚《健笔传神 翰墨有情》书画展


2017年8月22日,东莞莞城美术馆。“和而不同——湖北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作品邀请展”参展画家推介,专题推介了天门籍画家、竟陵画派研究会副会长宋文华。

宋文华致力于水彩画的创作与研究,常年坚持写生,以自然为师。作品多刊载于《中国美术教育》 《美术向导》 《美术大观》 《艺术+》等专业刊物。他说,我的作品大部分来自于写生,乡间的菜畦和水田、流水和河岸、村庄和炊烟。这多与我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关系。我做的是一种让艺术(绘画)呈现自然的状态,无功利的心态下做自己喜爱的事。面对自然时,不是满足于瞬间视觉的印象,亦不是满足于笔墨的抒情,而是经过对自然景物的综合、概括和提炼,并融入自己的情感,追求感受的充实,即所谓真实中的主观。

图片22.jpg 

宋文华(水彩画)《石家河小景》


连环画艺术的守望者、天门籍艺术家周传发,1954年出生在天门农村,世代为农,除父亲读过几天书外,无一文化人。但周传发从小对绘画有一种天生的喜爱。一笔一画一世界,他痴迷于连环画、国画创作30多年,其绘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出版连环画作品160余套,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

在石家河文化遗址所在地,有一位年逾古稀的“画痴”名叫夏恒平,放下农活就给乡亲们画画,他的作品不计其数。

浓缩了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竟陵风韵浸润着莘莘学子。据教育部门人士介绍,全市每年有几百名美术生参加高考追寻画家梦,录取率达65%以上。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艺术探索永无止境,钟灵毓秀之地天门,新时代唤醒竟陵风,情到深处诗意浓。

图片23.jpg 

天门市美协举办的“童心向党 奋进天门” 天门市首届少儿美术作品展

图片24.jpg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向金祥,湖北省天门日报社原副总编辑,主任记者(职称)。曾任湖北省记协群工内参专业委员、湖北省市州报新闻奖评委,获湖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湖北省双十优编辑记者、湖北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出版作品集《心海帆影》、《喊出时代强音》等,《天门蒸菜》编审,《湖北省天门中学校史(110年版)》执行主编。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湖北日报》《半月谈》和今日头条、搜狐等报刊传媒,百余篇作品获全国省区党报好新闻一等奖、湖北新闻奖一等奖等奖励。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