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最受欢迎的清晨,没有乌云遮住蔚蓝的天空,朝阳里的风景格外美丽。王莽给家里买了许多日用品,他有整整一个周没有回家了,妈妈打电话说,父亲生病了。
父亲躺在床上,看起来十分严重还说着糊话。王莽着急地问什么时候发病的?红姐说早上五点多吧。听见房间里嚷嚷着,以为要换纸尿裤或需要喝水,红姐说昨天晚上人就已经迷糊了,说话开始含糊不清。
王莽对红姐说,快收拾些衣服,我打120救护车,送父亲到医院。
这个空挡,妈妈又嘱咐说,王莽,一定要照顾好如意和三得哟,你姐这几天就要生孩子了,预产期已到,已入院了,你要帮他们一下。王莽连连说,知道的,您放心。
王莽送父亲到医院,测过体温,先做过核酸检测,然后才做各种检查。医院确诊老人为脑肿瘤,可能时日不长了。父亲入院的当天,王如意剖宫产下一个女儿。孩子的降临,给了蒋三得莫大的动力,但未来的健康,谁人也不敢肯定。王莽又请了月嫂照顾姐姐和侄女,红姐在家照顾母亲,而他自己就守在医院陪伴父亲。
父亲住院第二天,周十斤到医院看望老人,王莽把公司的事都交给他处理,他说,这样才能安心照顾父亲。周十斤说,王莽哥你放心,为了公司复工复产,我围着你的指挥棒转。
疫情过后,公司逐渐恢复生产,这让王莽心里踏实了许多。他知道,他的公司和专业合作社直接影响着两百多贫困户的脱贫增收,也影响着在公司和专业合作社务工的五十多位村民。这份社会责任让他寝食难安。
过了六七天,周十斤来到医院,对王莽说,药材基地租赁的土地,有几家要求涨租费,不然就要收回,他们要求跟你亲自面谈,我来照顾王伯伯,你去处理一下吧。周十斤自责地说,疫情过后,农户有一种恐慌感,思想工作不好做,怪我无能,不能替你分担。
王莽道,这怪不得你,也怪不得租赁户,受疫情影响,在外务工很难,他们也是没有办法才提出这个要求的。
落日的余辉透过树丛,暮云含着远山,天空猝然阴霾,细雨霏霏。
王莽赶往药材基地,与要求涨租费的农户进行了交涉。妥善处理好纠纷后,他决定从疫情期间开始,每亩租费增加一百元。
蒋三得挥汗如雨地在药材基地里清沟施肥。从头到脚糊满了泥巴,眼睛缓缓寻找挖翻带着草根的泥块。王莽以为,那蒋三得读书没天赋,做事没本事,如今也走上了正道,刷墙挖土施肥除草这些事情还是可以的,现在做了父亲,做起事来更卖力了。
“蒋三得。”
听见王莽叫自己的名字,他应了一声伸起腰来,急急忙忙地拍了拍衣服上的泥土,急匆匆地从排水沟走过来,笑得合不拢嘴。
王莽和和气气地对他说,怎么样?
蒋三得说:“这有什么稀罕!你看,这是我一天的功夫,你大概不相信吧。”
王莽说,让你在药材基地承包了几亩地的田间管理,一来给你找点事情干,二来要用明显的事实,向租赁土地的村民证明,每天在田间劳动,年务工收入可超过两万五以上,又可收土地租金,家里老人小孩都照顾了,还能养几头猪,是很好的事情。王莽又说,你在田间劳动的时候,提醒一下其他人员劳动的质量,最主要的是,生产人员之间要保持一米以上距离,每天上工前,你负责给务工人员量体温,发口罩,不戴口罩不允许生产,以后,每个月给你加一千五百元的管理费。
蒋三得迅速地打量了一下王莽,有些窘迫,激动得拿下口罩,呵呵大笑,又惊又喜,迅速而不失礼貌地连说了几声“谢谢”。
蒋三得想:“精准扶贫使我不愁吃,不愁穿,住房、饮水和教育都有保障,这是政策要求的‘两不愁,三保障’。我早就百分百地心满意足,王莽又这样舍得,以后我什么要求也没有,只希望这样活下去,直到女儿长大。”
王莽匆匆忙忙地跑了几个地方,又到民宿和江畔酒店转了一圈。各地管理严格,基本控制人员流动,民宿受到很大影响,半年多一直亏损,民宿的工人全部安排到产业基地做临工,每天工资一百元。
月色抚波,薄暮绵绵。王莽在病房外就听见父亲断断续续地说着话。他推开门,他的父亲眼睛一亮很是惊喜。
他父亲拉着王莽的手,开始回忆几十年前的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他说收玉米的时候,正好是暑假,天还没亮,父亲就喊王莽起床,王莽半眯着眼睛抹着眼屎,一边嘟着小嘴一边背上筐子跟着父亲下地,背了三四筐玉米回家,太阳才从远山出来,抹一把脸,喝一口粥,又开始劳动。
中午,烈日炙烤,脸上身上被玉米叶片划得满是红痕,汗水一浸,王莽痛得直流眼泪……
过年的时候,为了买烟花爆竹,王莽捕鱼卖的钱,舍不得买零食,买了烟花爆竹,除夕就不用羡慕别人家有烟花啦……
父亲讲了一桩又一桩。
王莽伤心地听着那些除了自己以外谁都感受不到的心酸,谁也听不懂的唠叨。“两不愁三保障。”我也懂的,就是“不愁吃不愁穿,医疗、教育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王莽没有想到,痴呆多年的父亲,对精准扶贫的“两不愁三保障”都能说得清清楚楚。
他还一件件讲起章朝阳和工作队对他们一家的帮扶。老人还断断续续地嘱咐王莽:“要与村民一起搞发展,要像章朝阳和谭海东、杨千帆一样,做个好人。”
“记得的,您放心。”
王莽实在不忍让父亲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之中。他打断父亲的话,问父亲口渴了吗?饿了吗?他怕父亲因为回忆过去而伤心。
微雨过去,天空放晴。江水腾腾,夜风啸啸,父亲说饿了好想喝粥。疫情刚稳控,餐馆不允许开业,街上食药局的监管人员四处巡逻。红姐匆匆回家熬了粥,父亲似乎来了精神,说话的声音也大起来。他说,拿“桡片”来,要吃饭了,王莽把筷子拿到开水房烫好回来时,父亲就离世了……
周十斤劝王莽说,你这么孝顺,老人八十多岁高龄,也算是寿终正寝了,你莫要过度伤心。
王莽低沉地说,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乃人生八苦。每一苦,每一人都必将尝试,不可缺一,没人例外。
在这个月明星稀之夜,苏迈下定决心要与父母摊牌,永远不会与雷友桐和好。只是母亲寻死觅活,这事太难办了。
“咫尺不可思,梦有尺素书。”深夜,她接到了王莽的微信消息,告诉她他的父亲去世,她一骨碌爬起来,踮着脚尖出去,让妈妈来照顾孩子,驾车赶往医院……
谭海东、杨千帆和村支两委也第一时间赶到,根据规定,疫情期间办丧事只允许二十四人参加,不准举行悼念仪式,当天,王莽就将老人安葬到公墓,
七月,旅游公司在《又见红叶》拍摄基地的公益性植物园免费对外开放,游乐设施项目及山地自行车赛道已竣工,疫情之后各行各业受到冲击,影响最大的就是旅游业。县里开展消费扶贫,公司也顺应大势,所有景点一律免门票。“豌豆角”小船只乘坐两人,大型游船隔位乘坐,公司生意慢慢复苏。
自父亲走后,王莽每天坚持回家陪母亲说话。
挣钱,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是他小时候的梦想。幼时的王莽,衣服虽破,常有礼仪之容,但时时面带忧愁。而今,成为乡贤能人,他仍谦逊如前,厚道如前。
贫困打不垮王莽,疫情却让他担忧。从前的贫困,是他个人承担,而今,公司工作人员,产业基地和专业合作社的效益关系到五百多村民,他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但他仍能坚持用“良心”做农业产业,不用化学肥料,不用除草剂。别人说他“傻”,但是,他的“傻”就是他农产品的品牌。
王莽坚信《寒窑赋》里的一句话,“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有扬眉之日”。所以他勇往直前正直真诚的努力“拜金”,他认为那是一种生存能力,做人的本领。
从小到大,他没有发现钱的坏处,只看到了钱的好处。成人后,他知道,知识才能让人致富,有钱才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就拿自己来说吧,要是没有章朝阳对自己的帮助,他可能完成不了学业,没有知识武装头脑,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他决心尽力去帮助那些重疾家庭的孩子,让他们好好上学。
有了这种强烈的想法,王莽就邀上周十斤到野果寨小学摸底,共有十六名重疾家庭的孩子,有的是孩子本人残疾,有的父母残疾。虽然他们有低保,有残疾补贴,但日子还是很苦。王莽和周十斤商议,每年给每个孩子捐资一万元,交由学校监管,用于孩子买衣服,买学习用具和平时的零花。
一周时间,捐赠之事就办妥了。
谭海东和杨千帆建议搞个捐赠仪式。王莽说什么也不同意,他说自己对重疾家庭的孩子感同身受,绝不以此钴名钓誉,接受捐赠的孩子,要保护他们的隐私,要让他们有尊严的受赠。
谭海东赞扬说,这是真爱。
办完捐赠的事,周十斤问王莽,你跟迈兮没有结果了吗?
王莽知道迈兮的母亲以死相逼的事,所以他希望双方都冷静一段时间再从长计议。
周十斤问那她在民宿的投资怎么办啊?
王莽深思了一下,说,她可以退股,也可以分红,由她自己决定。
周十斤来到迈兮的公司,王莽当面锣对面鼓地谈了股分的事。
迈兮有些生气地说,什么意思?
她心里掠过一丝伤感,她以为王莽会如雷友桐一样死缠烂打,各种花招不休,可他却如此的淡然。
为了自己与雷友桐和好,母亲为什么要以死相逼?迈兮对自己很不满,甚至认为自己很不值当,她有些恨自己。
雷友桐下定决心再次俘获迈兮的心。只要迈兮不在家,他仍然会到她家里陪孩子玩,陪迈兮的父母说话,家里需要什么,他一看就知道,并会及时购买到位。迈兮父亲给他钱,他说什么也不要。所以迈兮一直觉得奇怪,家里的日常用品父母买得及时,也不用她操心了,包括孩子的奶粉也买回来了。一次迈兮对父母说,自己超市就有奶粉,就不要在其他超市买了。父亲正要说话,母亲大声说,要得的。
迈兮一次回家早,正遇上雷友桐提着洗碗精洗衣粉拖把和一袋大米在敲她家的门。迈兮十分直接地说,你不用花这些心思了,这一切都是瞎子点灯白费油。你在我父母那儿花的钱,我全部还你,无论多少。然后她坚毅地说,有些东西金钱买不来。
雷友桐说,以前是我糊涂,我是诚心的,往后……
迈兮说,这不可能,也没有往后。
无论迈兮怎么说,过几天雷友桐又会到她家来送这送那。
她母亲总是生气地说,自从你领养了这个孩子,多亏了雷友桐,你一天忙进忙出,操了什么心?付出了什么?这么好的人你都看不上,他是真心喜欢你的,你到底要嫁怎样的人?我听说王莽有家族遗传病,不能有自己的孩子,你到底看上他什么呢?你三十岁的老姑娘了。
迈兮最听不得她母亲说她是老姑娘,她不耐烦地说,三十岁又怎么样?老姑娘又怎么样?我这辈子不结婚了。
她母亲扬手要打她,她一动不动,母亲终究没有下手。母亲这次没有以死相逼。
这次轮到迈兮以死相逼了。她扬言死了倒是一了百了。然后她把自己关房间里,父母喊门她不开,电话也关机。父亲找了开锁匠才把门打开,母亲含糊其辞地给她承认错误。
父亲一直埋怨母亲。母亲大声说,以后,她的事自己作主,我再也不管了。
这个冬季的冰雪跟往年一样,在该来的时候来了,雾淞也一样美丽,松鼠们备齐了越冬的食物,鸟儿们也做好了它们温暖的房子。野果寨的村民有的烤上了节能柴火炉,有的烤上了茶几两用火炉,寒冬虽冷家家都温暖着。
迈兮想起了歌德的话,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只要家庭和睦,他便是最幸福的人。一个家最好的家风,莫过于给孩子父母双全,给对方改过的机会,不争对错,不翻旧账,来日方长……
日出日落,风风雨雨,一个多月过去了。
这天,传来了一个很不幸的消息……
那个绞着凌风,飘着雪花的傍晚,雷友桐洽谈业务回来,他的车在冰雪路上滑向了悬崖,没有生还……很多人会为之垂泪,但人有旦夕祸福,不可预见。
惊闻噩耗,苏迈兮不寒而栗,一阵恐惧。她瘫软在地,闭上眼睛,伤心不已……
繁花不等,生死不恋,爱与恨,千重变。
王莽不知道怎么安慰苏迈兮,在那几天,王莽只是伴随着她的左右,为她送饭递水,为她添衣加裳,陪她伤心陪她苦闷,不多一言不少一语。
他认为为迈兮做这些,理所当然、责无旁贷。
周十斤看着王莽明显瘦了许多,他都有些看不下去或是有些感动了。
迈兮情绪慢慢恢复后,王莽才回过神来回到公司处理各种事务。
周十斤似乎从王莽身上看到了胖嫂的影子,突然他珍惜起胖嫂来。胖嫂虽然没有四照花美貌,也不会像四照花一样嗲声嗲气,但她就是一心一意地围着周十斤转,不求回报做一个合格的“备胎。”
周十斤果断地浪漫了一回,送了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买了戒指正式向胖嫂求婚。就像电脑编辑好了程序一样,胖嫂接受了周十斤的追求,并顺利结为夫妻。
看着孤独的苏迈兮,王莽仍是无限怜惜,时时想着,处处呵护。
周十斤和胖嫂合力劝导王莽与苏迈兮重修旧好,催促王莽用心备好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快快向迈兮求婚,好似怕别人抢走了迈兮一样。
王莽非常感激,从心底接受了他俩的建议。农历冬月初十,王莽订了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和一个直径一米的特大生日蛋糕,卡片上书“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迈兮高兴地接受了王莽送来的枚瑰,并与王莽深情拥抱。有情人终成眷属,村民们皆大欢喜。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黄强,笔名常杭 ,著名长江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委员,长江作家协会主席,博士,研究员。曾任武汉水运工业学校校长、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等职。长期致力于长江文化建设,著有《大江放歌》、《大江神韵》、《大江印象》、《大江经纬》、《诗情画意说长江》、《诗赋长江万古流》等诗文集,以常杭、黄山、天方、江月等笔名公开发表诗词作品4000篇,曾获湖北音乐最高奖“金编钟”奖、湖北省行业歌曲创作一等奖等。近作《长江组诗》、《长江组歌》、《长江十赋》、《长江,我的母亲河》、《诗情画意说长江》、长篇小说《雪云顶上》、《又见红叶》(与羊角岩合作)等影响较大;主编出版《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中华文化系大江(丛书)》、《长江诗词三百首》、《长江航运七十年》、《放眼澳门诗词选》、《当代长江航运发展史(丛书)》、《长江航运文化》、《长江儿女》、《跨世纪的长江航运》等长江文化专著多部。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申万萍,湖北建始县人,笔名常青藤,森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