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头诗· 清末民初之名人

1民國總統

0007020151018104_b (1).jpg


民主建國多艱難,

國中武夫雙握杆。

總領風騷顧八面,

統帥筆墨勝後蠻。

写于201561

 

注:

“中华民国总统”是“中华民国”的国家元首,对内负责政治上的最高责任,且为全国三军的最高军事统帅,对外代表中华民国行使职权。

1912年至1913年中华民国元首为临时大总统,1913年至1924年元首为中华民国大总统,1924年至1926年元首为临时执政,1927年至1928年元首为陆海军大元帅;1928年至1948年,元首为国民政府主席。19471225日,中华民国行使宪法后,废除国民政府主席一职,以中华民国总统取代,并置总统府为总统、副总统之总统办事机构。1948520日,蒋中正就任中华民国首任总统。

总统选举方式原本由国民大会间接选举,后为符合国情与落实民主,于1992年中华民国修订宪法,并于1996年实施公民直选总统,任期也由原本的6年,改为4年,且连选可连任1次;制度上属半总统制。选举日期为3月的倒数第二个星期六,就职日期固定于520日。

1912年到1948年中华民国历史上共有八位总统:孙文(临时),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琨,蒋中正,李宗仁()

民国总统的书法多胜后来的领导人。

 

2孙中山圣

微信图片_20200904052947.jpg

孙文乱世涉千河,

中国在心献颂歌。

山水换颜君微笑,

圣朝永记先行者。

写于2009327


注:

1,孙文身逢乱世,为救中国,四海奔忙。

2,今日中国退弱呈强,是孙中山盼望见到的。我们应永远记住他。

3,孙中山(18661112--1925312),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 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孙中山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反清事业,自诩"洪秀全第二"1905(光绪三十一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1010(宣统三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暗中联络,决定当天晚上起义。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191211--191241)19253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6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孙中山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等。

孙中山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政治和后继者建立了坚固而珍贵的遗产。

家事遗书“余国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

政治遗书“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致苏联遗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大联合中央执行委员会亲爱的同志:

我在此身患不治之症。我的心念,此时转向于你们,转向于我党及我国的将来。你们是自由的共和国大联合之首领,此自由的共和国大联合,是不朽的列宁遗产与被压迫民族的世界之真遗产。帝国主义下的难民,将藉此以保卫其自由,从以古代奴役战争偏私为基础之国际制度中谋解放。我遗下的是国民党,我希望国民党在完成其由帝国主义制度解放中国及其他被侵略国之历史的工作中,与你们合力共作。命运使我必须放下我未竟之业,移交于彼谨守国民党主义与教训而组织我真正同志之人。故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项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我深信你们政府亦必继续前此予我国之援助。亲爱的同志!当此与你们诀别之际,我愿表示我热烈的希望,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欢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为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谨以兄弟之谊祝你们平安!

《国父纪念歌》:

(一)我们国父,首倡革命,革命血如花,推翻了专制,建设了共和, 产生了民主中华,民国新成,国事如麻,国父详加计划,重新改革中华。

(二)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真理细追求,一世的辛劳,半生的奔走, 为国家牺牲奋斗,国父精神,永垂不朽,如同青天白日,千秋万世长流。

(三)民生凋蔽,国步艰难,祸患犹未已,莫散了团体,休灰了志气,大家要互相勉励,国父遗言,不要忘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3袁世凱旋

微信图片_20200904052957.jpg


袁統貨幣留大頭,

世紀轉換朝廷休。

凱歌朝鮮小站后,

旋即上下梟雄走。

写于2020621


袁世凯(1859916日-191666日),汉族,字慰亭,号容庵,河南省项城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北洋新军的创始人。

早年在朝鲜驻军,击败日军,归国后在天津小站督练新军。

清末新政期间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统一国家,并当选为第一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选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1912310日,袁世凯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

19131010日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在位期间袁世凯积极发展实业,统一币制,创立近代化司法和教育制度。

1914523日,袁世凯改革全国地方官制,1914630日,袁世凯下令各省“都督”变“将军”。

1916年建立年号为洪宪的中华帝国,未能成功;322日宣布撤销帝制,恢复民国年号。

19166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死,归葬于河南安阳,享年57岁;同年824日正式归葬于河南安阳市。

 

4袁世凯窃

微信图片_20200904053005.jpg


袁来就为加黄袍,

世人唾其把国盗。

凯旋诸军护国后,

窃贼讨伐声中夭。

写于2009112

 

注:

袁世凯(1859916日-191666日),汉族,字慰亭,号容庵,河南省项城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北洋新军的创始人。

早年在朝鲜驻军,击败日军,归国后在天津小站督练新军。清末新政期间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统一国家,并当选为第一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选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1912310日,袁世凯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

19131010日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在位期间袁世凯积极发展实业,统一币制,创立近代化司法和教育制度。

1914523日,袁世凯改革全国地方官制,1914630日,袁世凯下令各省“都督”变“将军”。

1916年建立年号为洪宪的中华帝国,未能成功;322日宣布撤销帝制,恢复民国年号。

19166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死,归葬于河南安阳,享年57岁;同年824日正式归葬于河南安阳市。

 

5黎元洪功

微信图片_20200904053014.jpg


黎黃陂路在漢口,

元首幾度国史留。

洪擁共和風激浪,

功垂首義動亂憂。

写于2020616

 

黎元洪(18641019-192863),原名秉经,字宋卿,是湖北黄陂人,故称"黎黄陂", 中华民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大总统。世居湖北黄陂西乡、县城、东乡与北乡。

光绪九年(1883)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 1906年擢升暂编陆二十一军统领。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后被革命党人强迫推举为湖北都督。民国元年(1912)元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黎元洪被选为副总统兼领鄂督。民国二年(1913)支持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同年10月,袁世凯、黎元洪分别当上正副大总统。黎元洪又支持袁世凯解散国会,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兼任御用的参政院院长。后袁世凯迫使黎元洪赴京,被安置在瀛台,与之结为儿女姻亲以控制之。民国四年(1915),袁世凯复辟帝制,册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黎元洪坚辞不就。民国五年(1916)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宣布恢复约法,召集国会。但实际权力则为国务总理、皖系军阀段祺瑞所掌握。黎元洪不甘于受段摆布,形成"府院之争"。段祺瑞利用张勋将黎驱走,由副总统冯国璋代行大总统。民国十一年(1922)6月,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赶走皖系总统徐世昌,请黎元洪复职。黎元洪复任总统后,无实权。

民国十二年(1923)6月,黎元洪再度辞职,退出政坛,移居天津投资实业。民国十七年(1928)63日,黎元洪因脑溢血在天津去世,享年65岁。

申明:注释中的有些名词部分采360百科。

微信图片_20200904053030.jpg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喻承祥独立评论人。网名:睡不着的主。知痛堂堂主。做过工,教过书,上过大学,办过杂志,做过学术研究,参加过各种改革的讨论,当过投资顾问,设计完成过企业兼并,出过国,玩过收藏,现在主要走路攝影,万千感触思考皆赋诗中,尤其是藏头诗中。2017年在湖北收藏网开视频专栏《喻承祥谈收藏》已播发七十四期。主要是践行自己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从思维和表述上看艺术作品的特点”的理论,即兴点评艺术作品。目前主要整理出版品鉴中国社会现象、自然面貌、文化艺术现象、政治现象和中外古今的名人、故事的诗歌,尤其是藏头诗。并欲创造成书画攝影作品。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