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慧樵(左一)正在采访船民
引子
桂慧樵用自己的新闻笔触和对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不断地诠释着:记者,是跳动在时代脉搏上,对社会发展事件的忠实记录者;记者,更应该是历史进程中自觉担当社会责任的冲浪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热切呼唤像桂慧樵这样有记者良知和自觉担当社会责任的新闻工作者。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党建》杂志社主办的《党建网》首页《桂慧樵,双脚扎根基层的记者》(2015-12-10)这样介绍桂慧樵:在我国交通战线上至今仍活跃着一位两鬓花白的七旬老记者。他从事记者工作30余年来,双脚扎根基层,用心贴近百姓,解决了有些连地方政府都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数百起,做好事无数,并冒着生命危险和恐吓,为船民、民工讨回工薪和工程拖欠款1.5亿(现已1.6亿——笔者注),发表新闻稿件4000多篇,其中30多篇得到国务院和有关部委批转,6篇获时任总理批示。他所写的长江重大题材的新闻作品在国内引发一次次的冲击波,至今余音不绝……
如果说,新闻报道是历史发展横断面上的各种值得记录的事件,那么深度报道就应该是对新闻事件发生缘由的事实追踪和透视。对于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记者能及时让社会民众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应该就叫作尽职尽责了。这一点,桂慧樵几十年的记者足迹都无一不在展示着。但是,更难能可贵,让人感佩的是,桂记者自觉地把自己的职业优势发挥到极致,主动担当起重大的社会责任,在出色完成采访报道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采访机会,同时又能帮助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反映问题严重存在的事实危害,提供解决问题的参考意见和详实的科学数据… 他不计千里路遥,不惧跋山涉水,甚至不顾生命危险,去探查,去体验,去采访 … 为遏制长江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态势,他一次又一次向全国相关专家学者求教,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的深度报道,敲击着侵蚀长江环境和破坏性开发的每一根触角,并有多篇报道牵动了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政策的调整。
一、他,退岗不离“港”,社会责任再担当
2018年6月8日的《中国水运报》用整版篇幅刊文《船民疾呼 彻底扫除湖西航道上的“拦路虎”》 这是桂慧樵退休后又一篇掷地有声,直接关系重大社会问题解决,造福民生的力作。
湖西航道位于苏鲁两省交界处,是京杭大运河中的苏北段。近年来,湖西航道上乱象丛生,严重危害了航运的畅通和民生。湖西航道45公里在江苏,17公里在山东。由于省界的曲线划分,两省内的运河是交叉归属的。运河江苏段按二级航道标准进行过两次大规模整治,二期工程已于2017年交工验收。但山东段至今未能得到整治(据了解,该笔整治经费早已下拨。该河段沿线建筑物少,跨河桥梁少,工程期间拆迁和改建工作量小,只需对航道拓宽、浚深)。随着京杭运河上的船舶日渐大型化,湖西航道山东段就成了难以通过的瓶颈。
事实上,这个瓶颈是由许多人为因素造成的:
* 附近村民在航道内布设渔网养鱼,捕鱼。知情人说,养鱼,捕鱼是假,“捕船”是真。来往船只从此经过,只要碰到渔网了,他们就狠狠地“讹”一笔,不给就休想通过。
* 有一处近50米宽,上百米长的土埂横卧在航道中。这是当地村民围起来的鱼塘。想要整治打通吗?拿几百万补偿金来!否则休想。
* 航道中有多座“浮桥”,是村民把渡口的船连接起来形成的。这样一来,来往船只行至这里时搭成浮桥的船就必须摆开,让出被浮桥船挡住的航道。要想让出这条水路?“拿钱来!”。有时拿钱也不能让开,因为有权把船摆开的人不在。等,有时要等几十分钟。
* 有的河段不设浮桥,村民们用钢丝绳拦住河道。“要从这里过,留下买路钱!”
* 一些非法停靠的船舶,白天在这里“趴窝”,晚上出去盗采河砂。还有一些无人认领的僵尸船也在挤占河道。
如此乱象,无法无天,却长期无人管治。久受其害者多次求告无果。
2017年10月的一天,桂慧樵接到了一个京杭大运河邳州船东协会的电话,反应的正是湖西航道乱象讹诈的事情。
为此,桂慧樵先后几次到山东济宁采访调查。遇到的是相关部门的冷落,推诿,扯皮。有一次,到济宁某港航单位取材料被挡在门外,在雨中等了两个多小时…
《船民疾呼 彻底扫除湖西航道上的“拦路虎”》刊出后,立即得到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的批示:请水运局阅研并督促推进。之后,山东港航局立即行动起来了,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对擅自布设在航道内的鱼网、无人认领的“僵尸”船等进行清理,航道也开始进入整治,并已初见成效。
2017年“五一”节前夕,福建省境内的三明、南平等地市因持续强降雨,导致河水暴涨,山体滑坡,道路塌方,40 多人失联。节日期间,正在福建采访的桂慧樵,顾不上腰腿痛,立即赶赴灾区。灾区现场危机四伏,他全然不顾。工作人员劝他尽快撤离,他笑而谢绝。是啊,要撤离又何必来呢?他连续及时发回的五篇报道,弘扬了交通人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灾区人民感谢他,港航职工感谢他,媒体同行称赞他。
原《中国水运报》福建记者站程站长,发微信给桂慧樵:在别人正与家人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在风景名胜度假休闲的时候,你还是一如既往深入基层,堪称模范记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水运报有你这样的记者是水运报的福气。而现在的很多年轻人缺乏吃苦精神,贪图享受,经常走捷径,下载别人文章修改一下就完稿。像你这样敬业的人少之又少,太感人了!这种精神,无人可替代。
……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刘慧同,高级编辑、作家、诗人。曾做过教师、教学影片编导、记者、杂志总编、法律工作者、电台、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等。从省级主流媒体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