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通讯·《他的血液里流淌着记者良知和社会责任》连载之二

桂帮助规划.jpg

有关部门征求桂慧樵对长江保护规划的意见

几十年如一日守护着长江 

他,得到多位专家学者的告知:长江的春天来了!

2016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的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座谈会上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这消息强烈震撼了一些长期关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开发利用的专家们。他们很多人都在此消息发布后的最短时间内,打电话给同一个记者朋友,告诉他:长江的春天来了… 。

这个让那么多专家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将总书记的指示第一时间告知的记者,就是《中国水运报》退休记者——桂慧樵。

桂慧樵几十年如一日,守护着长江的生态环和合理开发利用。他常年不休节假日(包括多年的春节假日),奔走跋涉在长江沿岸,不惧艰难险阻,甚至生命危险,深入追查探踪,及时反映、报道有巨大社会价值的独家新闻;他以记者的良知和自觉的社会责任担当,无数次穷追不舍地触及暗流涌动的危害社会,危害民众利益,亟待解决的复杂矛盾冲突,使无数多年危害长江生态环境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解决。政府满意,单位满意,民众满意,是桂慧樵自觉社会责任担当和职业行为的常态社会效果。他当之无愧地被广大民众赞誉为“长江上最敏感的新闻天线”、“新闻专业户”、“平民钦差”…  

无需列举桂慧樵获得的各种奖项,仅从他的多篇报道对社会一些方面的沉疴的冲击,以及牵动相关政策的调整和问题的解决,就足以让人感受到,他对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每一次艰辛付出中,都渗透着他对长江魂牵梦绕的情怀;都彰显着他对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和合理开发利用的重大贡献。

 

他,报道“长江梗阻”,牵动国家拨巨资治理

19963月的一天,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唐国英在机关全体干部会上说:今天,我们要感谢一位记者,是他在去年碾子湾航道枯水期严重赌航期间,放弃了春节休息,连续在现场报道二十多天。他的关于碾子湾严重赌航的报道,引起了国务院和交通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他的呼吁下,国家决定在“九五”期间拨款50个亿,治理长江航道的“梗阻”…

这个受局长表扬的记者就是桂慧樵。说起那次采访经历,老桂仍然满脸欣慰。尽管那次采访报道,吃尽了苦头,浸满了心酸和泪水。

1995年的大年初一,老桂得到了一条消息:长江碾子湾枯水期,由于航道变浅,一艘大型旅游船搁浅,造成了近千艘船舶抛锚,旅客大量滞留,货物大量积压。

春节期间,货物运不走,旅客回不了家。桂慧樵觉得自己有责任把这危机情况报道出去,以便引起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和解决。没有人指示,更没有人派遣。对于桂慧樵,内心向来都是听从民众的呼声,社会的需要。究竟有多少个春节老桂不能陪家人,他的媳妇已经记不清了。

年初二一大早,他就赶到武汉港江边码头,等去监利碾子湾的长途车。也许是因为过年期间,长途车运行时间没了规律。他饿着肚子(不敢去吃饭,怕错过了车)一直等到下午3点才坐上车。车到监利已经是晚上7点多。他谢绝了监利航道处负责接待的人到家里吃年饭的邀请,就近找了个小旅馆。旅馆简陋得让接待他的人都感到不好意思了,说:“从来没遇到过像你这样的省里来的人,我还是帮你找个好一点的吧。”桂慧樵笑着回答:“没关系,房间里有桌子凳子能写字就行。”

…… 桂慧樵当晚就赶写了一篇《长江面临断航的危险》,传真到了新华社。

年初三上午,桂慧樵乘坐航道工程船入到碾子湾的槽口采访。为全面报道现场的真实情况,他一整天都没有离开那里。

他看到,其中一小段槽口就有160多艘,其中大型船队多达20余个,有的船已经在这里停留10多天了,船员们的吃喝都成了问题;

他看到,航道工人在投放炸药疏通河道时遇到阻力和问题;

他看到,两船相撞,导致船队缆绳绷断船队散开,船上旅客惊慌中跳水,造成多人受伤;

他看到,监利航道处的工作船和港监部门的监督艇迅速赶到营救落水者;

一个七尺男儿向他哭诉:自己是湖北一化肥厂的副厂长,他的运化工原料的船进不了碾子湾槽口,现在已经十多天了。家里生产断了原料,每天就要损失250万元…

来自三峡大坝,来自华能电厂,来自各生产厂家的一封封催要原材料的电报,在桂记者眼前抖动

……

当晚,监利航道处要安排桂记者到更好的宾馆去住,被他谢绝了。他决定就住在航道工程船上,这样不浪费时间,又能了解更多的情况。

工程船很小,上面没有桌子和凳子。桂慧樵要连夜写稿子,只好跨过三条小驳船到一艘联络船上去。那里有电灯,有桌子(这是老桂早就侦查好了的)。可是要跨过那三条施工船,不小心就会掉到长江里。因为驳船上没有灯,还不停地随着浪涌晃动。桂慧樵不会水,很恐惧,但不过去又没法写稿子。他硬着头皮,反复试探,最后战战兢兢爬了过去

年初四早晨,桂慧樵到现场指挥部,把连夜写好的几篇稿子,分别发给了新华社、经济日报、工人日报、湖北日报等多家媒体。

桂慧樵把稿子发出去后,大舒了一口气。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却重重地敲击了他刚刚舒缓的神经,这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他的报社社长对他说:新华社发表了你的上一篇稿子《长江面临断航的危险》,交通部部长黄镇东看到了。今天早上作了批示,请刘金松副部长亲自了解情况,基建司管航道的同志应去现场,千方百计保长江不断航。黄部长作了批示后,交通部派的人明天早上就到现场。今天整个航道部门都行动起来了。因为你的报道,搞得大家不能好好在家过春节,有人有怨言,有的领导也有看法。报社研究决定,让你回来,不要继续采访了。

不采访了?回去?那怎么行?桂慧樵向社长汇报了这两天采访到的内容和发现的问题,说明了继续报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后,表态说:怎么能半途而废呢?哪怕你不用我的稿子,以后不让我当这个记者了,我也不能回去。这里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再说,新华社发通稿后,全国很多媒体都聚焦“长江堵航”,咱们水运报抓不到这方面的重要新闻,不是失职吗?

最终,社长同意他留在了“堵航”现场。

桂慧樵在“堵航”现场连续采访二十多天,发出图文报道六十多篇()。特别是《长江梗阻原因何在?》的专题报道,更是引起全国方方面面的重视。许多专家学者纷纷致电交通部、国务院有关部门,呼吁尽快采取措施治理长江“梗阻”。

 

他,“记者证”走了,冒险取材熄灭“鳗苗大战”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有相当一段时间,在长江吴淞口外数十里的江面上,浩浩荡荡地遍布着近万条大大小小的船只。他们封锁码头,蚕食锚地,侵占港区…船舶航行严重受阻;沿线工的生产安全受到威胁

这些铺天盖地的船只,驱不散赶不尽,因为这是一批奋不顾身的“淘金”大军。

鳗苗是我国严禁随意捕捞的珍贵水产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那时候鳗苗还不能人工繁殖,而国际市场对鳗苗的需求却不断增加,导致鳗苗的价格直线飙升,一小塑料袋鳗苗,就能成万元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对老百姓来说那可是个天文数字)。于是,学生不上课,工人不做工,农民不种地,渔民不下海, 干部不上班,一齐涌到长江口投入“鳗苗大战”…

那个时候桂慧樵还只是长江航局宣传部的一名新闻干事,没有记者证。可是他却历尽艰险甚至屈辱,跑遍了沿江10多个县市,走访了30多个单位和乡村,足足奔波了半个多月,才弄清了“鳗苗大战”的来龙去脉。回到武汉后,他强忍着腿的伤痛,硬拼了两天两夜写出了关于“鳗苗大战”的长篇报道《鳗苗大战为何经久不息?》,《长江上的捕鳗潮》分别发表于《长江开发报》、《长江旅游报》。后来,《人民日报》在读者来信版的头条发表了以《鳗苗大战的思考》为题的报道,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与重视。不久几个部委联合下发了“禁捕令”,使“鳗苗大战”得以遏制。

“我们那么多记者住在那里,都没有把这个题材抓到手,却被你抓住了,你真不愧是‘长江上最敏感的新闻天线’!”—— 这是《长江开发报》的一位副总编看完这篇稿后,发自内心的对桂慧樵的称赞。

是啊,一个没有记者身份的长江航务管理局的普通新闻干事,怎么能出色完成如此艰难又重大的采访报道呢?

没有记者证,桂慧樵经历了几乎所有新闻人没有经历过,甚至难以想象的风险考验和艰难付出。

1990年春节刚过,万条捕鳗船只锁大江,吴淞口江面又频频告急。有着强烈忧国忧民情怀的桂慧樵急上心头。他想,这个问题不解决怎么行呢?可是,单位没有要派人去了解情况的意思,怎么办?他决定主动请战。但是,有一件事情是他自己无论有多大决心,做出多大牺牲也是无法办到的,那就是采访必须有的记者证。没有记者证,在采访现场就等于没有通行证。更何况这不是一般的事件现场,遇到问题和险情是难以意料的,这可不是“勇敢”和“大无畏”就能应对的。

没有记者证就等于没有深入采访的资格。面对这采访命脉的“死穴”,还能继续走下去的,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桂慧樵还是毫不犹豫地决定去!没有记者证,就想办法找个“记者证”。他在自己认识的人中,寻寻觅觅找到了一名武汉市级新闻单位的记者,邀请她一起去采访。最后以给“包差旅费” 的先决条件“成交”(这笔费用只能桂慧樵自己掏腰包,而当时他的工资才70几元)。

从武汉辗转到吴淞口,去完成没有领导交办的艰巨任务,还要自己承担“记者证”的差旅费。有人说他是傻子,在办傻事。其实,桂慧樵在几十年的记者生涯中,面对个人损失和社会责任,一直都是这样“傻” 着。

那天,他们从武汉赶到南京已经是半夜了。找不到住处只好在码头坐等天明。

“你们是来采访这事啊?我看你们就别白费心思了,还是回去吧。”—— 这是他们好不容易找到的接待部门的一个负责接待的人,在听了他们的来意后,泼下的一盆冷水。

这个人跟他们说,这事没少有记者来采访,也报道了不少,连中央一些媒体都报道过,可是根本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桂慧樵得知这种情况后,反而更坚定了继续走下去的决心。各媒体都报道过了,事态仍照旧,说明问题的严重性。越是严重越应该解决呀!像是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样,他一定要在这件事上找到突破口!

在江苏省渔政管理部门,他们饿着肚子一直等到下午快下班时,才见到刚从捕鳗现场回来的分管领导。采访后天已黑了,桂慧樵决定连夜赶到南通,再去捕鳗现场。这样他们要半夜坐船从南京赶到南通,再去张家港和靖江现场。可到南通后,陪同他的那个“记者证”不愿意了,埋怨“到了南京连中山陵都没有去一下,串亲戚的时间也没有,光顾东跑西跑的采访…”。桂慧樵一个劲儿地赔着笑脸,好说歹说地恳求“记者证”,结果“记者证”还是跟他说“拜拜”了。桂慧樵呆呆地站在客轮码头,望着头也不回的“记者证”,脑子一片茫然…

桂慧樵在隐隐的酸楚中,内心升腾的却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没有了“记者证”,也不能半途而废

在靖江捕鳗现场,他站在港监执法艇上,任大浪摇晃;任头昏目眩心发慌…。他目睹了那争夺鳗苗的“大战”场面,真是惊心动魄!一个港监人员告诉他,这里还不是最险恶的地方,最险恶的是做鳗苗交易的那个小村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桂慧樵决意只身去闯一闯。他以买鳗苗的身份去打探情况,没想到十几个鳗苗贩子一拥而上围住了他,硬逼他买鳗苗,不然就不放他出村。桂慧樵先是解释说,自己是先来了解行情的,等老板过来买。鳗苗贩子哪里肯信?向老桂发动了更猛烈的攻势,有的甚至拉住不放,有的开始对他动手动脚。为摆脱险境,桂慧樵只好“坦白”说自己是来采访的。“采访的?拿出记者证给我们看看!”记者证?自己的“记者证”已经去上海玩去了。拿不出记者证这些人一定会认为他是骗子,那可就糟了。情急中他忽然想起《新闻出版报》刚刚发表了一篇有关介绍他是“新闻专业户”的文章,于是就从背包里掏出这张报纸,把这篇文章指给那些人看。一个彪形壮汉一下子从他手中夺过报纸看了下,大声吼道:“桂慧樵?新闻专业户?怎么能证明你就是桂慧樵?”桂慧樵连忙从口袋里掏出身份证。壮汉的目光从身份证和桂慧樵之间来回审视了好一会儿,说了句“你是新闻专业户?专业户,那比记者还厉害呀!我们这养猪专业户就比一般养猪户厉害。”就这样,“新闻专业户”的头衔,使桂慧樵化险为夷,逃离了鳗苗贩子的围困。

后来在赶夜路回靖江县城的途中,他又被自行车撞伤了腿

但是,在这次采访中,桂慧樵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他抓住每一个线索不放,并从捕鳗船不肯让出航道造成重大海损事故中,牵出靖江地区一连串重大案件。

 

他,遏制“疯狂采砂”,打破了一些人的“政绩工程梦”

长江上的“黄砂大战”,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一些部门和企业违规修筑沿江大道,搞江滩休闲景观公园和高尔夫球场,还有的在江边围滩,建码头,造厂房… 使得砂石的需求量暴增,于是就有了越演越烈的采砂大战。为了进一步规范长江采砂,从2001年初开始,国务院正式颁发了《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并实施了全线禁采江砂令。

然而“禁采令”并没有禁止住“采砂大军”的疯狂开采,而且“战区”在不断蔓延扩大。2001年至2004年,长江沿线共查处违法开采江砂的案件多达3700多起。

在重庆九龙坡港口上游的老关碛现场,他们把江中的矶坝挖断,把那里的卵石全部碎成砂料,从中谋取高额利润。如果照此下去,不仅使千万年形成的矶坝遭到毁灭,而且破坏冲淤平衡,江水会把大量泥砂带到下游三角碛成滩,使浅滩更浅,给行船埋下了巨大隐患。采砂者均没办理合法的手续,随时都有人加入采砂大战中… 疯狂采砂,使得靠在九龙坡港的民生公司、长江重庆轮船公司等近十艘船舶不能正常装运,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生产秩序,造成了巨额经济损失。

在长江中下游,更有“禁采令”挡不住“政绩工程”之势。位于九江上游17公里处的新洲水道,正经受着一场采砂船带来的劫难。一到天黑,来自长江下游的采砂船近200艘闯入新洲水道,他们玩命超载,严重破坏了河床,经常将航道浮标打翻。据了解,在不到十天的时间内,该水道就有三座价值上万元的浮标被打翻,航标器材损坏严重,给长江航道的安全及枯水期航道维护,乃至春运工作都带来极大隐患。

20045月初,桂慧樵接到重庆长江航道局的读者报料,称这里采砂疯狂。桂慧樵迅速赶至现场调查。在几天的奔波中,他发现江津至涪陵200多公里的长江上,分布大小采砂点近百个,其中日开采砂石量在万吨以上的就有10处。长江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地破坏,正常的航运面临巨大威胁。

桂慧樵决意要将这件事情全面挖深挖透,他连续几天奔波在几个疯狂采砂的现场。

一次,桂慧樵正在一艘采砂船上采访拍照,一名采砂人跑过来拼命抱住桂慧樵往船边上移动,扬言要把他丢到江里去。桂慧樵拼力踩住脚下的船板挣扎着,随行的执法人员见状一个健步扑过来,将那个死死抱住

回到报社后,桂慧樵夜以继日完成了深度报道《采砂船蚕食“禁采令”》。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看到了这篇报道,做出了重要批示:长江无序采砂为何屡禁不止?……

2004年下半年以来,国家水利部在重庆召开了专题会议,要求沿江各地对长江无序采砂迅速进行整改。随后,长江沿线无序采砂也成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新社、《法制日报》等媒体关注的焦点…

长江无序采砂终于得到了遏制。

 

他,乔装摸底,解救松门山砂岛于灾患

松门山砂岛位于江西省境内鄱阳湖国家重点生态保护区。该岛历史悠久,岛山住有数千人。

随着长江黄砂的禁采,大批做“采砂发财梦”的人,把目标锁定了砂岛,一时间采砂船你拥我挤铺满湖面…平静的鄱阳湖变得昼夜热火朝天。

砂岛是砂子结构,疯狂采砂严重威胁着松门山砂岛的“生死存亡”。

2005年初,住在砂岛上的群众联名向《人民日报》写信,强烈呼吁制止在砂岛周围水面的疯狂采砂。

接到来信后《人民日报·经济周刊》编辑非常重视。长江?砂岛?采砂?这不是《中国水运报》记者桂慧樵的战场吗?因为桂慧樵经常给他们提供这方面的稿件,所以就记住了这个名字。考虑到桂慧樵对此地域情况应该比较熟悉,又有这方面的经验和能力,就决定委派他去探查采访。

桂慧樵接到任务后,立即出发。为了摸清实情,又不不打草惊蛇,他乔装成采砂人,与松门山砂岛开采权拍卖会的人取得了联系。他对砂岛开采拍卖的负责人说自己是采砂老板,要参加投标… 那个负责人向他介绍了全面详细情况。如此,他得到了很多不是采砂“自己人”得不到的可靠信息。就此,形成一篇报道“交差”也完全可以。但桂慧樵认为,仅停留在“情况反映”,很难实现问题的解决。于是,他又赶到采砂现场,对实际情况有了切身感受后,又连夜去到松门山砂岛上。他深入那里居住的民众,他们是砂岛采砂的直接受害者。砂岛居民们拉着桂记者的手,争着向他哭诉:那些疯狂采砂人在岛的周边乱拆乱挖,使岛上地下水已经下沉,泉水都没有了。砂岛有的地方仅剩下不过200米的宽度了,到了洪水期、大浪可以打到山顶上来,山基都有被洪水淘空的危险。如果再不制止,这样开采下去,要不了多久砂岛将会被淹没…

岛上居民反映的情况,特别是对岛屿存亡的忧虑,在报道中只要是客观反映,记者的使命应该就算是完成了。但是,桂慧樵没有止步于已采访来的素材。他要从科学的角度,阐述这种疯狂采砂给砂岛和岛上的居民会带来致命的损害。他找到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副院长尹国胜,向他请教。尹国胜认为,因为砂子结构比较松散,分布有一定的面积,河内开采虽短期内表面上看不到太大影响,但是乱采乱挖势必会破坏生态环境。特别是如遇上大雨和洪涝,砂山便会产生砂流,对整个砂山结构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采访结束后,桂慧樵迅速赶写了一篇题为“无序开采砂岛,面临生态灾难”的文章,分别发表在《人民日报》《中国水运报》和《城市与减灾》杂志上,不但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还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

江西省有关部门牵头,对砂岛疯狂采砂事件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做出了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并采取了有效的监管措施。“砂岛”得到了保护,当地群众异口同声地称赞,桂慧樵是他们老百姓的“钦官”。

《人民日报·经济周刊》的责任编辑赞赏桂慧樵:你为国家和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

 

他,告警:一江浊水向东流! 牵动对治理长江污染的严格措施

19953月,《中国青年报》和《法制日报》分别发表了桂慧樵采写的《告警:一江浊水向东流》和《长江会变成第二条黄河吗?》报道反映出的长江污染严重问题,引起了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重视。19963月的一天早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正在播送《告警:一江浊水向东流》,当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听到“长江会变成第二条黄河吗?”,了解到长江污染如此严重,立即要求中国科协办公厅找到这篇文稿和它的作者。

这组报道,是桂慧樵历尽3年,辗转采访3000公里,很多时候是冒着生命危险形成的。一次,桂慧樵乘坐港监艇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采访搜集材料,发现江面飘来一大片白色泡沫并夹带着一些黑色的污染物,这可是污染的证据。他正准备找个角度把它拍下来,不料,小艇在转弯时,一个大浪打过来,把桂慧樵掀倒。他瞬间用手死死抓住了桅杆,才没被卷入江里。小艇在漩涡里几番漂转后才稳定下来。桂慧樵惊魂未定,就又接着抓拍照片了。还有一次,桂慧樵接到举报,说长江上游赤水河边有家造纸厂,把大量污水都排放到长江里了。桂慧樵去到那里拍照,因为前一天傍晚光线不好,第二天又去拍,引起了厂里人怀疑。他们将桂慧樵团团围住,逼问他是干什么的,为什么拍照,并要夺走他的照相机,桂慧樵死死抱住照相机不放。有个人上去就是一拳打翻在地,并狠狠地踢了他一脚。举报人在旁边忙上前拉开,解释说:“这是我家亲戚,他是来拍风景的…”

桂慧樵的报道也引起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的重视。1996415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在武汉召开了《长江流域在经济大发展下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对策研究》课题立项座谈会,桂慧樵被特邀参加,共同探讨治理长江流域水污染大计。在当年召开的全国政协八中全会上,31名委员联名在《建议立即开展长江流域经济大发展下的生态环境对策研究》报告上签字。

 

他,拒绝受贿,躲避“暗礁”发稿 “炸”掉围滩

2002年汛期,长江下游江苏境内的江阴开发区,未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严重违反国家的有关条例,擅自搞起“围滩工程”,严重危及到长江干堤安全。正在哈尔滨采访的桂慧樵得知此事后,立即马不停蹄地赶到围滩现场,拍下了围滩的场景作为证据。在采访时,桂记者和江阴开发区某主任要相关材料,某主任知道桂记者是来采访围滩之事,就谎称“没有材料”。桂记者想没有材料我就发证据照片也行。没想到某主任趁他没注意时会往他的背袋里塞了一包钱。他发现后立刻打电话给这位主任,要他在来报社看稿子时把钱回去。当来人看到桂慧樵写的《长江岂容擅自围滩搞开发》的稿件后慌了神,他们动用了关系,竭力阻止稿子的发表。于是,原计划发表这篇稿子的媒体退缩不发了,并且告知桂慧樵收手。

桂慧樵却铁了心,“就是不当这个记者,也要把这篇稿件发出去!”后来,他将稿件投到了《中国改革报》和《人民日报》 这两家报纸都发表了。国务院马上作出批示,责令江苏省政府将围滩迅速拆除,确保长江汛期的安全和长江的生态环境。

围滩造地,这是某施工单位和业主签好的几个亿合同的工程项目。如今让桂记者的“报道”轰炸掉了。一次,长江航务管理局领导到江阴开会,江阴市一位领导问:“桂记者怎么这么厉害,是不是有什么背景?”长江航务管理局领导说:“他是个“弃儿”出身,能有什么背景?这么多年来,他搞的重大问题报道多了,影响也,加上他工作敬业,无私无畏,写的文章真实可信,自然引起方方面面的关注与重视,况且擅自围滩搞开发是一种违法行为

 

他,主动请缨,不畏艰险拉响长江“码头大战”的警报

上个世纪末,长江下游沿江的一些地方,一哄而上地建港口造码头。有的不经任何部门批准,更没有任何科学论证,一些港口碼头还未投产就出现回淤;有的强行霸占沿江岸线,不惜以破坏长江生态环境为代价。一时间,长江下游争相建港口,造码头,大有泛滥成灾之势。

桂慧樵得知后,深切认识到,国家有关部门若不及时整治,后果何其堪忧。作为记者有责任把这种情况及时反映出来。于是,他向报社领导提出采访报道越演越烈的“码头大战”。领导说:“这件事情很复杂,搞好了,有很大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搞不好,就是给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泼冷水。你要承担责任的。”桂慧樵说:“我觉得这件事应该报道。我有信心,我也不怕承担责任。”领导说:“好吧,我相信你的水平和能力。”

于是,桂慧樵逐个深入到从南京至上海的长江沿岸的港口码头摸情况,抓数据…他知道,自己必须掌握确实可靠,经得起推敲和论证的第一手材料。

搞问题报道,向来都是不受欢迎的。没有人派车;没有人接待;更没有人关心饥渴冷暖。特别是如此复杂,涉及到被采访者切身利益的重大事件,更是常常会受到敌视,甚至遭遇生命危险。

一天,桂记者接到泰州当地村民的举报,说某单位建码头,擅自破坏江堤占用江滩。桂慧樵赶到现场拍照,一个壮汉扑过来抢夺他的照相机。桂慧樵死死抱住相机抵抗,说:“我是记者,是来采访的。”对方一脚踢过来,说道:“打的就是你这个记者!”接着又有几个人赶了过来,一起把桂慧樵拖到一个小黑屋里,恶狠狠地说:“你再报道,就整死你!”

幸好,同来的村民跑去找来了工区的一个大“头儿”才算解了围,避免了更大的伤害。

一次,他接到举报:常州市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在没有经过任何相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不惜斥巨资,以建数公里栈桥的形式,私自建起港口码头。码头泊位建成后,只能是白天晒太阳,晚上晒月亮,长时间无船舶进港,损失惨重。为了了解实情,桂记者马不停蹄地赶到常州市。结果是,一个部门推给另个部门,另个部门又推给下一个部门…总之没有任何部门的任何人接待他,向他说明情况。而且态度冷漠,有的甚至蛮横。

桂慧樵不退缩,不放弃。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因为没有人交给他这个任务。只要问题存在,他就要抓住不放。从不权衡得失,从不思虑个人安危。职业使命和社会责任,是流淌在他血液里的原动力。他决定到那个私自诞生的港口码头现场,抓第一手材料。那里太远又不通公交车,打出租太贵,只能坐“麻木”(三轮摩托)。“麻木”收费40多元,桂记者要自掏腰包(当时他的月工资仅有100多元)。

后来,桂记者在报道中提到上述私建乱建港口码头的情况。对方气势汹汹地打电话到报社质问并扬言要起诉。但是,桂记者的报道实事求是又讲政策,无懈可击。

不被待见,受冷遇,饥肠辘辘,又无处觅食,是这次采访的“家常便饭”。不止一次,为了赶路,他不避风雨交加,几次跌倒后又爬起来…

历经半个多月的艰难困苦,甚至生命危险的采访,桂慧樵终于完成了《长江拉响码头大战的警报》的重量级报道,发表在《中国水运报》等多家报纸上。特别是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发表后,更是引起相关高层的强烈震动和高度重视。

桂慧樵在报道中指出;多建乱建港口码头,给长江带来隐患。长江下游,从南京至上海吴淞口300多公里黄金水岸线上,已建成106个万吨级码头,平均每3.7公里就建有一个。照此发展下去,沿江码头密度预计将达到每2.7公里就有一个万吨泊位。此外,还有数百个万吨以下的码头泊位。不仅如此,无序乱建港口,还引发了长江货源大战。国营和地方港口的矛盾明显加剧。相互杀价,相互残杀和采用其它不正当手段的竞争,造成港口运输市场的混乱…严重破坏了长江生态环境……

桂慧樵呼吁,除对码头建设严加管控外,国家应尽快出台《港口法》。

后来,在长江航务管理局党委书记和局长的充分肯定和鼓励下,桂慧樵又 采写出一篇纵深报道《长江建港:区域联合的呼唤》。

20036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公布。

桂慧樵并非因为自己曾为此作出过努力而感到欣慰。

 

他,十几年探究长江过多建桥利弊,使长江建桥总量得到了控制

桂慧樵在几次采访中都遇到了和长江上建桥有关的严重问题。生命与长江息息相通的他,便不自觉地将思考的神经锁住了这个问题。而且一“锁”就是十一年。十一年中,他在出色完成新闻报道的同时,不停地探查、走访、千方百计地找专家请教,收集长江上桥梁建设、运力发展以及国内外江底、海底隧道建设等资料。

上个世纪80年代,长江沿岸各地均把建桥作为发展本地区经济的一项重要工程。有些地方片面强调节省开支和从本地区的利益出发,擅自把桥建在“瓶颈”江段流速较大回流较多的险滩上,有的甚至把桥建在弯曲的河道上,导致船舶碰撞桥墩等事故迭起。桂慧樵经过多方面调查采访之后,在《人民日报》等众多媒体上发表了《长江建桥的忧思》一针见血地指出盲目建桥的隐患。《经济日报》还专门开辟专栏讨论,引起全国广泛关注。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以及沿江各地政府极为重视。严格了长江建桥的审批制度,做到建桥与通航相互兼顾。

桂慧樵意识到如果不抑制长江上建桥的速度,滚滚长江将被一座座大桥锁住1992年他写了一篇《枷锁正套向长江》的深度报道,文中讲述长江上由于修桥过多,影响枯水季节航道通畅和长江的生态平衡。

2003年,桂慧樵在采访中得知,长江桥梁建设在当前还在不断攀升,“十一五“末期长江桥梁将达60座,每50公里就有一座桥。为此他忧心如焚,夜不能寐:长江上建桥多,桥墩过密,会严重影响长江航道畅通,汛期更会影响长江泄洪。于是他奋笔疾书写下了《六十座大桥锁住黄金水道》的深度报道。这篇他费尽心血收集资料写成的文章,被 《经济日报》刊发后,引起了国内外读者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了所涉部门领导的不满,他们找到宣传主管部门,打电话给桂慧樵所在的报社,要约谈桂慧樵。他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精神压力。

后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这篇报道作出了批示:“长江建桥应该充分论证,统筹规划,‘将错就错’无可挽回。”

总理批示以后,沿江各省市发改委均对长江建桥作出了新的规划,使长江建桥总量得到了控制。 此后,长江上建桥也多采用斜拉桥模式,既减少了桥墩数量,又不影响航道通畅,也相对减少了对长江生态的影响。

 

他,撰文“长江是建大桥好还是修隧道好”,促进了相关重大政策的调整

桂慧樵的长篇报道《长江上是建大桥好,还是修隧道好》起因于1992520日的一次采访。

那天,是芜湖港正式开港之日,安排外籍货轮洪都拉斯的一艘“阿里加1号”进港参加开航仪式然而这天“阿里加1号”却没有如期进港。原因是南京大桥的净空只有24米,外轮通不过,无法进入芜湖港。

后来,武汉港经国务院批准,开始正式接纳外籍船舶,也是因为南京长江大桥高度不够而不能前来。

经过这两次事件后,桂慧樵想,长江上的桥今后会越建越多,如果不从发展规划上调整,大型船舶根本无法在长江上顺利航行。他觉得自己有责任给国家在这方面的大决策提供相关数据参考

多少年不忘初衷;多少年采访中放弃休息;多少年的春节“离家出走”;多少回东奔西走请教专家学者;多少年的多少个夜以继日的采访…他逐渐弄清楚了,长江大桥上的桥墩过多过密,除影响航道畅通外,还增加了防洪的压力。有关专家经过测量,洪水期桥墩至少抬高长江水位0.03米,波及面达3050公里。武汉长江大桥自建桥至今共发生70多起船桥相撞事故,南京长江大桥也达25起。1965年至2000年全世界平均每年仅发生一起撞桥事故,而武汉长江大桥年均发生事故却达1.7

多少年多少次,桂慧樵敲响不曾相识的专家的房门,向他们请教、探讨,长江上建桥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如果不建桥又怎么解决长江的南北通道问题?1995年桂慧樵去广州采访,听说宁波在建甬江隧道,于是他调转方向直奔宁波。经过现场了解,找专家座谈,专家们提出了宜桥则桥、宜隧则隧的观点。也有人认为不宜建桥。为此他耗费了大量的精力,用极具说服力的事实、数据和专家的科学分析,完成了《长江上是建大桥好,还是修隧道好》的报道,发表在《经济日报》上。文中首开先河地提出,在长江上建隧道比建桥好的观点,引起了国家多个部委的重视,直接推动了武汉、南京等地长江隧道的建设。

19977月,交通部部长黄镇东,在出席首届全国交通系统报刊编采“双十佳”表彰会上,问“桂慧樵来了没有?”桂记者站起来答道:“黄部长,我来了。”黄部长说:“你写了很多关于长江的报道,我都拜读过,有的还作了批示。你写的《长江上是建大桥好,还是修隧道好》,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我非常感兴趣,今天我想与你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有人说建桥便宜,修隧道贵。你能不能说说修隧道的利弊?”桂慧樵胸有成竹地介绍了自己总结的修隧道的十大优势。黄部长听后称赞道:“很好,我已经把江阴大桥批建了,今后长江建桥我确实要好好把把关。”

刘慧同.jpg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刘慧同高级编辑作家、诗人。曾做过教师、教学影片编导、记者、杂志总编、法律工作者、电台、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等。从省级主流媒体退休。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