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做好事如影随形,功德在民心
桂慧樵在辅导学生
他,“水上记者”管了“陆上”事,民众说:党和人民需要这样的记者
汉口南京路一位姓叶的老医生,因诊所拆迁还建受到不公正待遇,几次向主管部门反映,都得不到圆满的答复。更令他气愤的是,上访单位的某些人,不但没有为他解决问题,反而在他危难之时,向他敲竹杠。
这位叶医生听说有一个爱管“闲事”的桂记者,他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找到了桂慧樵。没想到桂记者听了情况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当桂慧樵踏进房管部门领导的门问及此事时,这位领导不无讽刺地说:“你这个‘水上’记者,怎么也管起了‘陆上’的闲事来了?”… 老桂几经波折,多次找到市领导和有关部门交涉。临近过年了,老桂想,大年三十全家团聚的时候,叶医生全家还没有真正归宿,他就到花店买来一盆鲜花送到了叶家临时居所,叶医生一家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桂慧樵不懈地努力下,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按照有关规定给叶医生补足了住房面积。
为了表示感谢,叶医生一家给桂慧樵所在单位《中国水运报》社送去了一封感谢信,说“党和人民需要这样的记者”,还送去一面绣有“为党捍卫形象,为民排忧解难”的锦旗。
后来,有的媒体还以《“水上”记者也能把“陆上”拆迁的事办好》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他,见了就想帮,好行为带动了船上好风气。
一年365天,只要有采访需要,或者是有求助的呼唤,桂慧樵都是拿起背包就出发。每次在路途中看见需要帮助的人和事,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去帮助,就像是走路遇到障碍物,会潜意识支配迈过去一样自然。他的行为给记者形象增填了光彩和威望;为车船服务工作人员树立了榜样。
有一年的5月,桂慧樵出差从南京赶船回武汉。当时是长江低水位期。从南京码头上船,需要从岸上下行踏过一条很长的带台阶的通道。桂慧樵看见一个中年男乘客背着几个包裹行李,左手拿着一个小板凳,右手搀扶着一个妇女走到通道边上,将小板凳放在下一个台阶上(这样台阶的高度差就几乎降低了一半),然后扶着那个妇女慢慢地把脚放在小板凳上,再挪到台阶上。如此一个一个台阶艰难地倒换着往下走。原来,是这个人的妻子在南京一家医院刚做完手术,担心上船时因台阶太高,迈步引发伤口疼痛想出的办法。桂慧樵见状过去接过那男人手中小板凳,代替他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倒换,帮助他们上了船。那个男人拉着桂慧樵的手连声说“谢谢,太谢谢了!”旁边看见这一幕的人,都以为桂慧樵是船上的服务员,不住地夸赞这个客轮上服务员真好。他们找到客运主任,说了刚才的情况,想表达感谢和表扬之意。客运主任笑着说:“他不是我们船上的服务员,是随船采访的记者。”
为了把热心服务旅客的风气,更好地发扬成船上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他在船医对患者进行检查时,抢拍了一张照片。后来,他把这张照片附加说明刊登在《长江日报》等媒体上,在长江客轮船员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该客船的郭政委对桂慧樵说:“桂记者,我非常感谢您,您的那张照片发表后,我们船员都特别受鼓舞。你的行动和照片影响可大了,现在大家都抢着为旅客做好事!”
他,“管闲事”管出了“国际威望”
日常生活中,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是需要帮助的事,或者是需要制止的事,他从不袖手旁观。了解的人都无限感慨:社会上像他这样的人,真是难找到第二个。
下面这个故事,在人们眼里这个“爱管闲事”简直不可思议(好像没有人能这么做),然而却赢得了国际友人的赞美,给中国人争了光。
几年前的一个深夜,有对外国人夫妇刚走出武汉火车站,便被一辆出租车司机“热情”地拦住了,碰巧桂慧樵正从送客人去火车站的小车中下来。他听见那个出租司机跟外国客人要了几倍于起步价的车费(那个女的会说中文),而客人要去的江汉饭店离火车站不过千米之遥。桂慧樵的“火气”上来了,就过去对那两个外国人说:“坐我的车,我送你们到酒店,不要钱。” 那个司机认为这是在抢他的生意,火冒三丈:“这个价我们都谈好了,你少管闲事,否则老子对你不客气!”说完就将外国朋友推进了车。
回到家中,桂慧樵向妻子说起此事,准备写一篇批评稿。妻子说:“批评报道是该写,但你先要把事情搞清楚,外国朋友叫什么名字?还有,那辆出租车是不是将外宾送到江汉饭店了…”是呀,桂慧樵嘲笑自己:“我这个‘老新闻’怎么连批评报道的基本要素都给忘了,还不如老婆大人这个外行。”
第二天,他骑着自行车,跑到江汉饭店,一问才知道昨天晚上江汉饭店客满,这两个外国朋友没能入住。那他们去哪了呢?应该不会去远,就在周围附近的饭店吧?他骑车绕了好久,终于在汉口饭店找到了。这对夫妇见到他很是惊讶,听说了他的来意后更是惊讶:中国还有这么热心帮助人的人!他们交流的很好,女士告诉他自己的中文名字叫孟华玲,在墨尔本大学教中文… 她还说出了一件让桂慧樵非常气愤的事:出租车司机将他们送到汉口饭店,途中又追加了车费和小费。
他和妻子一块商量怎么写这篇稿,题目就定《澳大利亚朋友惊叹:武汉出租车要价惊人》。
这篇稿子很快在《武汉晚报上》发表了,作者署名“江慧楷”。“江慧楷”是他们一家三口的合璧:江,妻子江东方;慧,桂慧樵;楷,儿子桂俊楷。从此,“江慧楷”这个名字被传誉为新闻之家。
那个的士司机所在公司看了这则批评报道后,迅速作出严厉处罚:停班检查,公开赔礼道歉,退回多收的钱。
几天后,《武汉晚报》同时刊登了出租公司的来信和澳大利亚朋友孟女士的来信。出租公司表示道歉,并说明把那个司机按规定处罚了,且退回多收的钱。两位外国朋友的信中写道:来汉旅游遇到那个司机,印象不佳,却没想到,这件小事有那么多的热心人来关心。我感到武汉很注重精神文明。”两位澳大利亚朋友还专门找到桂慧樵的家里、表达感谢之情。
孟女士在离汉前,还买了一百多份《武汉晚报》带回澳大利亚进行宣传。之后,《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刊发这篇文章的同时,还配发了《片言录》:“中国社会不容敲诈者!”
他,途中邂逅老妪,使其不孝之子变孝顺
这是个真实的美丽故事。
那是一个在冬季里风雪交加的寒冷日子。桂慧樵乘车去往汉阳的途中,一位行动吃力的老太太独自上了车。他习惯性地把座位让给了这位老人。老人向他笑着点点头,坐下了后便掏钱买票,可却怎么都掏不出来。桂慧樵同情地拍了下老人的肩膀说:老人家,别掏了,我替你买吧。老人很感动,连连说“谢谢” 。桂慧樵在和老人的聊天中,得知她已经九十多岁了,有三个儿子,老大和老三生活都有困难,只有在汉阳某油脂化工厂工作的老二条件好点。大家商定由老二每月给老人一点生活费。可是半年过去了,仍不见二儿子送钱来。老人说,自己现在是去找老二讨钱的。当时桂慧樵也没多想什么,只是觉得老人怪可怜的,却又爱莫能助。
事后,桂慧樵越想心里越是放心不下:要是老人要不到钱怎么办?他觉得自己应该想办法帮帮这位老人。对,应该找到她,把情况了解清楚,看她是否需要帮助。可是没有留下姓名和地址,到哪里去找她呢? 朋友说,算了吧,别自找麻烦了。是啊,放弃,理所当然,他没有任何责任和义务去做这件事情。可是做好事如影随形的桂慧樵却执意要这么做。连续几天在工作之余,他到老人上车的那个公交站的周围去打听,终于找到了那位老人。她向老人说明了来意,老人感动的不知说什么是好,一个劲儿地拉着他的手不放…
意料之中,那天老人没有从二儿子那里要到钱。
几天后,《武汉晚报》上的一篇题为《不孝之子令人心寒,竟让九旬老母登门讨钱》的报道,在市民中传开了。老人的二儿子夫妇深感内疚,不久便主动为老人送去了钱物。之后,桂慧樵再次上门采访,又在《武汉晚报》上发表了“不孝之子变孝顺,九旬老母笑开颜”的后续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他,求真相弘扬正气,不忌“反转”他人的报道
1994年3月,汉口开明路集贸市场发生了一起震惊江城的血案。不少新闻媒体都只是不求甚解地作了一般性的动态报道,说“凶手是精神病患者”,完全没有反映出事件主体的行为性质。桂慧樵看到报道后,觉得事情好像没有这简单,于是他抱病赶到案发现场进行追踪采访。几天后,写出一篇《白发喋血正气歌》,发表在《工人日报》、《法制日报》和《中国水运报》上,将事件恢复了本来面目:一名负案在逃罪犯窜至一宿舍区企图再次作案,市人大代表、退休女工王秀凤见其形迹可疑,即刻上前对他进行盘查,歹徒挥刀砍向她。这时几名群众挺身而出,不顾生死与歹徒搏斗,有七人被砍伤。这是一个见义勇为的群体,仅仅简单地把他们说成是受害者不但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建立、维护良好的社会风气。桂慧樵的《白发喋血正气歌》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桂慧樵又与武汉市政府联系,派出调查组进行核实,王秀凤等见义勇为者受到嘉奖,杀人凶手也依法进行了处决。桂慧樵自觉弘扬正气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深受感动。他们特地赶制了一面锦旗,上书“新闻战线的楷模”送到中国水运报社,以表达他们的谢意和敬意。他们说:桂慧樵是个把爱心奉献给别人,奉献给渴望他帮助的人的优秀记者,是新闻战线上的‘吴天祥’,社会需要这种为正义呐喊的人!
他,桂慧樵式“见义勇为”,好事做到底
1988年6月22日上午10许, 武汉色织布厂女工刘喜华,骑自行车带着女儿从儿童医院看完病后,在返回家的途中,不幸被迎面驶来的一辆卡车撞伤。司机不顾过往路人的呼喊,加大油门逃了。
此时,桂慧樵恰好从这儿路过。他当即拦下了一辆三轮车求助。车上是两个年轻人,他们非常热心地和桂慧樵一起,把受伤的刘喜华母女送到医院救治。他们三个一起凑钱交款,为伤者拍片、取药…。之后,他们又把这母女俩送回了家。
这件好事做到此,已经是雷锋精神大发扬了,完全可以问心无愧地画个句号了。可桂慧樵偏不,他一定要查找到那个肇事逃逸者,可是“查找”那个肇事司机,又谈何容易?目击者只看到卡车是东风牌,乳黄色的,没有记住车牌号中的任何一个数码。受害母女又不是自己的亲属,甚至根本不认识,不再继续管了,天经地义,无可责备。再说自己又是个“大忙人”,何苦呢?可是桂慧樵认为“查找”那个肇事逃逸者,才是“天经地义”应该做的事,否则,何以惩恶扬善?那天他午饭都顾不得吃,就赶到武汉市公安局江岸交警大队… 如大海捞针,终于查明了那辆乳黄色“东风”牌汽车的车号和该车所属公司… 一切“归位”后,他又连夜赶写“卡车撞人,逃之夭夭”稿件,投给了《湖北日报》。《湖北日报》将该车所在单位的来信全文照登,后来,那个肇事司机受到了应有的处罚。那个司机觉得很惭愧,非常歉意地登门看望了刘喜华母女,交付了该赔付费用。由于桂慧樵的报道,那两个一块帮着救助的小青年,还受到了所在公司的奖励。
桂慧樵呢?没有表扬,没有奖励,也没有感谢,可他心里很欣慰。他觉得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像饿了能吃到饭,渴了能喝到水一样满足和愉快。
有一年的“五一”节的下午,桂慧樵送稿到湖北电台的途中,碰到一位拖板车的老人忽然跌倒在地,右手受伤血流不止。他和两位不相识的过路女青年,见状迅速将老人扶上板车。老人跌得很重,半昏迷中,只说了“何建凡”三个音。于是他们将老人送到了附近的协和医院。他们为老人垫付了诊疗费用后,留下一位姑娘守护,桂慧樵和另外一个姑娘去查询老人的住址。他们根据后来在老人衣兜找到的纸片,上面写有“万松”两个字,来到万松街附近寻找,后来又来到万松街派出所。当班的户警没有查到“何建凡”这个名字,只有个叫“何沿凡”的。他们找到何沿凡的住处,正是这个跌倒老人的家。老人亲属拉着他们的手说:“要不是你们及时将我父亲送到医院,恐怕他都没命了。你们就是他的救命恩人,我们全家真的不知怎么谢谢你们你们才好。”
第二天,桂慧樵将此事写了一篇题为“发生在‘五一’节那天的小故事”,分别送到报社和电台。
两位姑娘受到了单位的表彰。桂慧樵又默默无闻地淹没在他的日常工作中。
他,善举伴着采访行
1998年抗洪期间,桂慧樵同湖南安乡县港监所的同志,一道乘船来到与湖北交界的北间堤采访。洪水冲进民房,村民们只好住到堤上,忍耐炎热和蚊虫的叮咬。一天,桂慧樵在采访拍照时,发现一块门板上放着一些米饭,上面爬满了苍蝇。这饭是喂猪的吧?他下意识地这样想,但还是想问个究竟。这一问,着实让他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原来,这是这家人从解放军那儿讨来的饭,晾晒后以备将来缺粮时充饥。这家人很可怜,男主人姓黄,老实巴交;女主人双目失明;两个可怜的孩子已经辍学。
桂慧樵毫不犹豫地决意要帮助这两个可怜的孩子。他摸了摸自己的衣服口袋,庆幸身上还带着钱。他放下采访,带着黄家两姐弟租条船来到学校。他向校长讲明情况,并说自己愿意负担姐弟俩的学费。校长被感动了,坚决不要桂慧樵的钱,并表示免费让两个孩子上学。桂慧樵把钱直接交给了姐姐黄敏,告诉她贴补以后的生活;叮嘱他们要好好学习。他们的妈妈得知这情况,扑通一下就跪在了桂慧樵的面前…
回武汉,桂慧樵还是放不下那姐弟俩。他们家以后靠什么来维持呢?他打电话到公安县救灾办,救灾办主任派人调查后救济了他们家500斤粮食。后来县里又给了他们家300斤粮食和500元钱,并给他们盖了间简易房。
后来,连续几年,每逢过年过节和开学期间,桂慧樵总是要寄些钱给黄家姐弟俩,让她们好好学习,鼓励他们成才。
有一年的10月,由桂慧樵撰写的题为《寻找回来的阳光世界》、《您好,这是倾心热线》的报道,分别在《工人日报》、《中国妇女报》等报刊上发表后,被全国多家报纸、电台转载、播出。报道中的主人公,武汉残疾姑娘秋云办“倾心热线”的事迹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转年,秋云被授予“全国十佳杰出青年”。
对秋云来说,桂慧樵可谓是她的“贵人”。
原来是桂慧樵在一天深夜,偶然听到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的《今夜不寂寞》 节目中,秋云正在讲述她坎坷的人生经历。听完这位残疾姑娘不平凡的事迹后,桂慧樵多次找到秋云与她探讨人生意义和价值。秋云渴望开办“倾心热线”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但是没有资金费用。桂慧樵和妻子商量,从自已的积蓄中拿出1300元钱(那是1995年),帮助秋云完成了这个心愿。
他,囊中羞涩,却自掏腰包设立新闻奖
2013年8月,由中宣部和教育部启动了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千人计划”活动,桂慧樵被选聘为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客座教授。
2013年11月8日这天,桂慧樵交给院领导一封信。信中写道:“尽管我不是企业家,家庭也并不是很富裕,但我有一颗热爱学子们的赤诚之心,为了激励学子们胸怀大志,多实践,多写稿,写好稿,激励学院快出人才,从今年开始我将每年(暂定5年)拿出2万元人民币,作为学院用于评选学生优秀新闻奖的资金…”
校领导考虑到桂慧樵的生活并不富裕,几次劝他不要捐那么多…
规劝无效。中南民族大学 “慧樵新闻奖”于2014年设立。这是我国首个由一个记者自己出资设立的新闻奖项。
每年拿出2万元算多吗?可桂慧樵的退休金一年才有6万元!每年自愿把自己微薄收入的三分之一无偿捐出,那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情怀!桂慧樵生活向来节俭,上班、采访、去学校上课,总是坐公交车。至今人们还经常会看到,桂老师骑着一辆破旧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自行车(车座都用透明胶缠裹着)。
节俭是一种品质,与富贵和贫穷并无必然因果关联。如果一个人的节俭是品质使然,那么他一定会经常表现出“富贵”人都难得的“慷慨”。
“慧樵新闻奖”自2014年正式设立以来,先后共有近百名学子获得此殊荣,激发了学子们新闻实践的热情。一些获此奖项的同学在给桂慧想的来信中这样写道:谢谢桂老师给我们学生提供这样一个锻炼的机会和平台,让我在第四届“慧樵新闻奖”中得了优秀奖。我深知自已的能力还差很多,以后我会一直一直努力,一点一点的提升自已,不论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我都会坚持……
他,是名副其实的新闻工作者的楷模
2011年8月,由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期间, 《光明网》以《双脚扎根基层,用心贴近百姓》为题,对桂慧樵长期深入基层、为民请命的务实作风进行了专题报道。
2012年8月8日,由中宣部等五部委主办的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简报,以《用脚步丈量长江——记中国水运报退休记者桂慧樵》为题,对桂慧樵进行了全面报道。
2013年,时任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现天津市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在桂慧樵的事迹材料上批示,要求全省组织宣传。
2013年,时任交通运输部部长、(现任部党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杨传堂对桂慧樵的感人事迹给以充分肯定,赞扬他树立了交通运输新闻宣传工作者的良好形象,为交通运输新闻宣传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桂慧樵的行为取向,是对亘古大爱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现实诠释。
桂慧樵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做一个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担当记者的行动指南;
中国社会主义新时代热切呼唤着:
像桂慧樵这样的新闻工作者
多一些,再多一些!(完)
作者简介:刘慧同,高级编辑、作家、诗人。曾做过教师、客座教授、教学影片编导、记者、杂志总编、法律工作者、电台、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等。从省级主流媒体退休。
后记
几年前就动议把桂慧樵的事迹写出来,但却一直拖到现在。不论什么原因,笔者都觉得挺惭愧。可是当本文发表后,收到那么广泛的热切关注与赞赏,又好像有一种声音在说,早几年写,就会少了很多精彩和震动人心的社会感染力。因为他以记者的良知自觉担当社会责任的忘我付出,随着时间推移,年龄的增长,不是在减弱而是在不断地加大增强。一位受众说:读这篇文章,就像当年读《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样振奋和感动。
若干年前,笔者任《新闻传播》杂志总编时采访过桂慧樵,写了一篇报道,题目是《收获在忘我的投入中》,其中一个小标题是“一条新闻泪千行”,足可以看出桂慧樵在那个人生阶段的突出特点,主要体现的是不怕吃苦受罪,出色履行职责的行业典范。
当一个人的行为取向,已经不加思考地成为一种惯性时,那么他一定是受到一种不变的恒动力牵引。牵引桂慧樵的恒动力就是记者良知和社会责任。这是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万象中,最能直击人心,让人沐浴希望的正能量。
笔者对桂慧樵为社会,为他人惯性式的付出和担当,所产生的无从替代的作用深有体会。因为在笔者的记者生涯中曾有过类似的经历。
多年前的一天,一位28岁的农民(忘记他姓名了)经人介绍到报社找到笔者,几乎是哭着说有事需要记者帮助。原来是他得了腰间盘突出症不能下地干活,到省城某大医院做手术。可是手术一周后同病室的都能走路了,他还是不能动。医生给他拍了个片子,发现手术位置搞错了。医生认为是拍片不准,就让他自己花钱去做核磁共振。结论和拍的片子一样:第三腰椎有病,却把第四腰椎手术了。朴实的农民别无他求,只求医院免费再给他做一次手术。主刀医生却说,自己手术没有错,只是手术位置错了,所以要求他先出院,再重新办入院手续,重新缴费才能再做手术。他差点气炸了肺,坚决不出院。没钱吃饭等送饭车来了他就抢…后来惊动了派出所也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媳妇看到他“残疾”不能干活了,提出离婚。他又气又急,走投无路只好找到他在报社的一个远房亲戚记者,得到的回答是:医疗纠纷太复杂,不能做报道。他就又找到笔者。听了他的讲述后,笔者觉得事态很严重,弄不好会出人命。于是对他说:“为你这事搞个报道确实很难,不过我可以帮你找院方交涉一下,但效果怎样不能打包票。笔者在特别忙的况下抽出时间,找做了外科主任的同学请教:这种情况算不算医疗事故,算几级医疗事故,怎样鉴定?然后又学习了医疗事故的赔偿规定。当笔者在约好的时间与该医院院长见面时,他把这个农民的病例送到笔者面前,说:“你可以查阅,我们的手术是没有问题的。”病例笔者根本看不懂,其实也不需要看懂。那病例写得非常整齐,没有任何涂改的痕迹。笔者笑着对院长说:“这个病例是怎么回事,你知我知,咱就不说它了。我只是想和你沟通一下。”笔者以谦和温良的态度和院长谈了几个问题。第一、如果病人的左腿有病需要截肢,医生却把右腿给截了,手术位置错了,能不算是医疗事故吗?第二、是不是医疗事故,是几级医疗事故,不是你医院自己说了算的,要由专门机构来鉴定;第三、医院必须按照医疗事故的等级给予赔偿;第四、患者没要求赔偿,只是求你们再给免费做一次手术,难道这不是理所当然的要求吗?第五、医院当前有经费方面的困难可以理解,但又怎么能和一个贫困农民相比?第六、患者这次的治疗情况,关系到他一辈子的日子怎么过,也许他会因此活不下去了;第七、他活不下去,会把你们医院的情况到处散布,你们的医德、医疗水平将会臭名远扬,损失可就大了;第八、将心比心,如果你们的亲友遇到这种情况,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和希望?你们的医疗事故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伤害,难道免费给再做一次手术不是最低要求吗?院长听后说,院领导层要商量一下。
后来那个农民打电话告诉笔者,医院同意给他免费再做一次手术,还补给他七千块钱。
试想,如果笔者不是记者,院长能见吗?如果笔者不是记者,院长能听笔者说话吗?能接受笔者意见吗?足见记者职业权威、优势之大。惭愧的是,和桂慧樵相比,笔者做的太少,太少了。
随着时光推着年龄走,桂慧樵退休了,变老了,可他的爱心和对社会的责任担当,却像是青春勃发。怎能不让人由衷地感动,敬佩!
如果能有更多像桂慧樵一样的记者,将是国之大幸,民之大幸。
感谢当代名流网对本文全文刊登;感谢中新网和其他媒体的发文支持;感谢百度对本文的全文转载。
作者
2018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