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国院士的生物城情结

人物名片:

20140504084710_76912g.jpg

   朱英国,出生于1939年,湖北罗田人。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1972年,朱英国开始进行水稻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历经数十年的艰苦攻关,培育出新型不育系和选育杂交水稻新品种,合作育成水稻“红莲型”、“马协型”两种新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多个光敏核不育系,红莲型、马协型杂交稻和两系杂交稻实现了产业化,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先后发表研究论文150余篇,合著专著4部,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和自然科学三等奖等多项奖励,曾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和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0年,当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入住光谷生物城的时侯,作为该院领军人才的朱英国就成了生物城的一员了。他喜不自禁地说,我与生物城本来就有缘,这样一来,我们自然是“亲”上加“亲”了。

 

朱英国院士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jpg

他的“知己”在这里
       
提起现任武汉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但长春,朱英国院士赞赏之情洋溢在幸福的脸上,并将其引为工作上的知己。
       他们之间为何结下如此深厚的友情?
       事情还得从2002年说起。
       2002年,武汉大学与武汉市洪山区商洽,并得到洪山区同意,从洪山区的花山乡转让了50亩土地,作为朱英国院士负责的红莲型等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转让期限为50年。
       但是到了2008年,武汉东湖高新区扩容,花山乡划归东湖高新区管辖。因为行政权属的变更,朱英国院士担心东湖高新区是否认可这个基地,于是他请武汉大学时任党委书记给高新区领导打招呼。但长春同志正是分管领导,听说了这件事后,他马上表态立即着手解决,力争不留后患。
不几天,但长春召集了高新区规划办、土地办、后勤部门的领导,集中开了一个协调会,朱英国院士应邀出席。会上,但长春情意切切,大讲了这个基地对于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性,强调开发区不仅要大力支持,而且还要搞好后勤服务。这次协调会上,东湖高新区各有关部门正式承认了这个基地。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曾出现过一些扯皮拉筋的事情。朱英国院士为此烦过心,但他又不好开口去找但长春,因为怕影响他的工作。这时正值2011年春节,但长春代表东湖高新区生物办邀请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院士张启发,傅廷栋、朱英国院士等到生物办做客。席间,但主任热情有加,与朱英国院士交谈时,再三询问基地建设中有何困难,有什么棘手的事情需要他出面解决,尽管提出来。
于是,宴会后,朱英国院士就将工地上一些扯皮拉筋的事写了一张条子递给了但长春。令朱英国想不到的是,春节假期一结束,但长春就安排有关部门派专人赴花山基地了解情况,短时间内就解决了基地建设中遇到的难题,确保了基地建设的正常运转。

 

201409301240101526g.jpg

他的爱徒在这里
       2014年9月21日,中国工程院在武汉光谷生物城召开了“2014年植物生物反应器前沿技术研讨会“,重点推介生物城国家中组部“千人计划”、湖北省“百人计划”和“光谷3551人才计划”引进的人才杨代常的科研成果——植物生物反应器。与会的有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农学部主任邓秀新,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等人。这么高规格的会议,是谁首倡的呢?
倡仪人正是朱英国院士,承办人则是他的爱徒杨代常教授。
       他们师徒二人之间的友情要追溯到上世纪的七十年代。
       1975年,朱英国院士在仙桃排湖原种场开展红莲型杂交水稻的研究,同时推广袁隆平先生的野败型杂交稻。为了支持朱院士的工作,仙桃地区的领导抽调了一批年轻人为朱院士帮忙,其中就有杨代常。
       当时杨代常是陈场公社农技站技术员,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具有一定成绩,朱院士在调查中发现了他,后来朱院士推荐他到“湖北省三系杂交水稻培训班”学习。之后,朱院士回了武汉,杨代常则回到了陈场。但是每年南下海南岛繁育种子,在杂交水稻技术推广与利用方面,他得到了朱院士的大力支持与鼓励,并在湖北省杂交水稻推广中做出了一些成绩,受到了湖北省农业厅的表彰。在学习和工作期间,杨代常与朱院士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后来的学习期间,成为朱院士的开门弟子,在长期科研工作中,师徒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话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时任武汉大学的校长刘道玉提出实行插班生制度,把社会上一些有卓越才能的青年招进武汉大学深造。朱英国在第一时间将这一消息告诉了杨代常。后来杨代常以优异的考试成绩被武汉大学生物系遗传专业录取。1987年毕业后,杨代常成了朱英国院士的第一个硕士生,期间,他主要跟随朱英国院士从事“光敏核不育系”、“光敏周期诱导和不育机理”的基础研究,硕士毕业后留校。
       1992年,师徒合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研究与利用》一书。之后,杨代常被晋升为武汉大学副教授。
       1994年,杨代常成为朱英国院士的第一个博士生。朱院士支持他在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完成博士论文,尔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到美国开展生物技术研究。
       2005年,在朱英国院士的推荐下,杨代常被作为特别人才引进回国,武汉大学将其提拔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将他爱人调到武大图书馆,为他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
       从此,杨代常开始做利用植物生物反应器来表达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研究。这个研究有何价值呢?朱英国院士介绍说,通过植物生物反应器的作用,把过去从人体血浆中提取人血清白蛋白,现在用水稻转基因转到种子上面提取,不仅能降低成本,而且具有重大的国家战略需求,战争期间,一旦人体的人血清白蛋白不够,就可以用水稻转基因中的人血清白蛋白代替。
这次研讨会,就是为了鼓励杨代常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未来,朱英国院士说,他将全力支持杨代常把人血清白蛋白产业做大做强。

 

他未来的规划在这里
       1959年,朱英国考上了武汉大学,第一次走进珞珈山,攻读植物遗传专业。刚进入大学不久,朱英国和许多人一样遭遇了那场席卷全国的饥荒。这也更坚定了他的梦想:让世界远离饥荒。5年后,朱英国毕业留校,专注于水稻科研工作,这一干就是50年。
       1964年,朱英国参加了汪向明教授领导的水稻生育期遗传教育部重点科研组,开始水稻遗传研究。此后,湖北省成立水稻三系协作组,研究水稻雄性不育与杂交水稻。武汉大学作为组长单位,选定朱英国担任组长,组织武汉地区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50余人,集中在沔阳县(现仙桃市)排湖原种场开展大协作,研究和推广杂交水稻。两年后,他们利用红芒野生稻与莲塘早杂交,培育出中国新的细胞质类型“红莲型”不育系。这与袁隆平的野败型和日本的包台型,被国际公认为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而且只有“野败型”和“红莲型”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种植,被冠以“东方魔稻”的美称。
       1987年,朱英国又成功培育了马尾粘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它就是“马协A”。
       凭借“红莲型”和“马协型”两项不育系科研成果,朱英国先后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2002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50多年来,朱英国抱定对“种子效应”的信念,率领研究团队不断进行水稻育种材料源头创新,培育和选用杂交水稻新品种,成功选育出优质的红莲型不育系珞红3A和红莲型杂交稻组合红莲优6号、珞优8号和粤优9号等优质组合,推动了中国优质杂交稻的发展。其中,珞优8号的最高亩产达876公斤,并且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一步跨入“超级稻”行列。
       2010年,朱英国的团队另一个新品种“两优234”通过湖北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专家们认为是首次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成功选育的抗虫杂交稻并用于生产。
        2013年7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鄂州基地视察工作。当他听说朱英国院士团队负责培养的杂交水稻良种累计推广亿亩以上,总书记对朱英国院士说,您辛苦了,感谢你们作的贡献,希望继续努力。粮食安全要靠自己。
       总书记在仔细察看了武汉大学红莲型杂交稻的稻种后,说种子成色很好。朱英国随即向总书记报告了武汉大学杂交水稻研究工作。朱英国说,红莲型杂交稻代表性组合“珞优8号”不但高产而且优质;红莲型杂交稻下一代产品“珞优10号”高产优质而且能抗褐飞虱和稻瘟病。总书记当场对朱院士提出的高产、优质、广适和生态四性均衡红莲型杂交水稻发展理念给予肯定。
       朱英国院士至今牢记着习近平总书记“粮食安全要靠自己”的嘱托,尽管已经70多岁高龄,他却始终坚持不懈地活跃在制种基地的田间地头,其中包括生物城的花山基地。
       当今,红莲型杂交稻“珞优8号 ”正在走向世界,在东南亚、非洲、南美洲都种得很好,这虽然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但朱英国院士认为科研没有限期,“我们探索的路程还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程更长。现在条件改善了,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丢。工作决定了我们既要动脑,也要动手,必须到田间去!”
       未来,他计划把杂交水稻的原创基地放到生物城发展,将花山基地扩大到150亩,届时会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为粮食生产上台阶再拼搏一把,多研一些新的品种,为国家粮食安全、种业安全再作新的贡献!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