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11月8日中国中部网根据国家发改委的部署,启动了“发展高质量,崛起看中部”的系列采访报道。首站采访了安徽省发改委地区处,中部其他5省我们将按采访计划依次进行。在这次采访中,采访者不仅记录了翔实的数据,还深入有关现场进行了参观学习。改革涌春潮,创新看安徽。当前,安徽上下正根据十九大精神,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五大行动计划”为抓手,砥砺奋进,抓铁留痕、踏石有印,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为安徽在中部高质量崛起提供不竭动力。
10月底,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即将在安徽合肥开工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刷暴网屏。这一信息为什么得到社会各界如此看好?因为该工程是安徽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率先在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打造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是高标准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升安徽科技实力和对外影响力的重大任务,是安徽科技方面的“一号工程”。
位于合肥的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
创新开局局局新
去年12月,安徽省委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的指示精神,在十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安徽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即实施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行动计划,其中首要一条就是实施创新发展。今年7月,省委书记李锦斌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讨论通过了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的意见》,强调要突出责任落实,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围绕《意见》列出的八大方面、14项重点任务,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强沟通、协调配合,共同做好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创建工作,为加快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不竭动力。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的通知》精神,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制定了《安徽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在该方案中将“争创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列为建设重大创新平台之首,作为产业集群来规划,与国民经济相关的创新点来支持。
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建成后,将以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计算能力提高等重大需求为导向,着力突破推动以量子信息为主导的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前沿科学问题和核心关键技术,培育形成量子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量子科技国际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与此同时,安徽还将中部崛起新战略的主要目标、重大布局、产业发展,纳入到“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之中,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全创改”,统筹推进“三重一创”。除举全省之力抓好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建设外,还着力抓好与北京上海并列、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被称为先进制造业发展“一号工程”的江淮汽车和大众汽车合资生产纯电动乘用车项目,扎实推进“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近年来,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在江淮大地落地生根,并发展成为安徽在中部崛起的核心动力。据有关资料统计,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5年居全国第九位,中部第一位,创新已成为安徽发展最强劲的增长引擎、最鲜明的时代特色。
战略叠加全覆盖
去年,安徽生产总值增长8.7%,财政收入增长9%,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2%、8.3%,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今年第一、二、三季度,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
中国智造
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从哪里来?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处处长徐和生认为,这与省里有关部门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向国家争取政策、向中部崛起战略争取政策、从顶层规划设计有关。
合肥自纳入中部城市群建设规划以后,不仅进行了老城改造,而且在科技创新的带动下,拉开了新城建设框架,当前国家一大批项目落户新城,新城建设如火如荼,进入新区,一股全新的、蒸蒸日上的气息扑面而来。
经过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现在合肥已纳入长三角城市群,成为长三角的副中心;合肥经济圈扩容升级,一体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幅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向合肥都市圈战略迈进。
皖江城市带系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全面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皖北是国家中原城市群和淮河生态经济带的重要组成,皖西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的一部分,现在已上升到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皖南将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将成为美丽中国先行区、世界旅游目的地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新区。
最近几年,安徽省发改委和省直有关部门,从高处着眼,从大处落笔,大力争取国家战略、中部崛起战略、区域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的支持,现在全省已经形成战略叠加全覆盖,效益明显。安徽新的经济增长极、增长带正逐步形成,区域发展格局得到不断优化重塑。
基础建设换新颜
地铁动车,风驰电掣;沿途站点,环境赏心悦目。我们乘座地铁一号线从滨湖新区出发,几分钟之内就到了丙子铺,参观了巢湖湿地岸上草原。
这是一趟现代化感受之旅。地铁既是一座城市现代化的名片,更是一座城市经济发达与否的标志。
合肥地铁
几年前,在论证合肥这座城市有没有资格建地铁时,一个最起码的条件就是要有300万人口,当时合肥的人口只达到一个临界点。安徽省发改委和省直有关部门认为,城市在发展,人口将会不断增加。在国家战略支持下,合肥将会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科技创新高地,修建地铁机不可失。因此,提出用几年时间,每年修建一条地铁钱。这一规划申报后,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地铁一号线不久开始动工兴建。
合肥虽然是承东启西的重要交通要津,但过去却没有一条铁路始发合肥,全省境内的蚌埠等地只是过境铁路。那时要到武汉、沪杭等地,坐车非常不易,遇到紧急情况,常常需租用运七小飞机。
经济要发展,交通应先行。近几年来,安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大干快上,合肥承东启西的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目前,覆盖合福、合宁、合武、淮南、合蚌等铁路网相继建成,在建的还有合郑、商合杭、宁西、合安九、合庐等铁路线。
合肥南站
国务院制定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已将合肥列入全国“十纵十横”运输大通道版图中,“一纵”即北京至港澳台运输通道,“一横”沿江通道也将穿越合肥,这将全面提升合肥全国性交通枢纽地位。
该规划除了高速铁路网的建设外,还将以高速公路、民用航空等为主体,构建服务品质高、运行速度快的综合交通骨干网络。“十三五”期间在全国8条主通道扩容工程中,京台高速、连霍高速将途径安徽。同时,“十三五”内还将建成芜湖、宣城机场;始终把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作为优先建设项目,大力提升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功能。
安徽交通网络的构建与落地,为安徽在中部崛起、经济腾飞再添新的活力。
协调发展推新政
去年安徽立足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组合、优化供给结构,坚持系统施策、一体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他们制定了“1+8+4”新政,多措并举扩大有效供给、中高端供给,切实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安徽去年“去降补”成效卓著,关闭退出矿井10对,退出煤炭过剩产能967万吨,化解生铁和粗钢过剩产能505万吨,商品住房去化周期由12个月降至8个月,实体经济发展的根基更加稳固。
安徽今年以“五大行动计划”为指南,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根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着力抓好绿色和民生两大工程。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题之一,是评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对于是要金山银山、还是绿水青山的“两点论”,他们坚持两者的有机统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抓好重点领域污染治理,发展壮大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他们特别注重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行最严格的责任追究,巩固扩大新安江、大别山生态补偿制度成果,全面推行“河长制”,积极探索“林长制”,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
崛起看安徽,民生排第一。
安徽在精准扶贫上,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做好扶贫工作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没有贫困人口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因此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他们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健康脱贫工程的实施意见》,切实减轻贫困人口看病就医负担;为了做到精准精确,他们推出“六看六确保”举措,即看扶贫对象准不准,确保目标数据要实;看项目安排准不准,确保“五个一批”帮扶要实;看资金使用准不准,确保政策落地要实;看包保到户准不准,确保保障措施要实;看因村派人准不准,确保责任到位要实;看脱贫成效准不准,确保质量、进度、群众满意度要实。坚持严把严管,坚决杜绝“两该两不该”现象,即该进来的没有进来、该出去的没有出去,不该进来的进来了,不该出去的出去了。坚持明责明纪,全面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坚决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切实做到“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
·编后·
下好创新先手棋
廖武洲 丁登山
量子通讯一号工程、被称为制造业的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合资项目一号工程、“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近年来,安徽紧紧扭住“一号工程”这个牛鼻子,下好创新先手棋,系统推进“全创改”,统筹推进“三重一创”,一大批创新型工程实现落地对接,江淮大地焕发出朝气蓬勃的景象,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创新要谋。近几年来,安徽以高屋建瓴的气魄,高起点规划,从全局落笔,实现了国家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区域发展战略全覆盖,因此,形成了诸多的经济增长极,区域发展格局得到了优化重塑。
创新要争。天上不会掉馅饼,为了经济发展我们有时需要据理力争,甚至创造条件去争。安徽地铁和铁路网线建设是不断争取的结晶,争取后又以只争朝夕的拼博精神去建设,终于奠定了合肥在全国交通枢纽的地位。
创新要实。“绿色发展”、“精准扶贫”任务重大,工作艰巨。为了攻坚克难,安徽推出多项新政,成为杀向“软、懒、散、庸、假”的杀手锏,掌握了抓好这两项工作的主动权,确保了这两项工作的落地生根,成果瞩目。
“苟日新,日日新,日又新”,在创新的征程上,安徽正在绘制一幅人们所期待的“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全国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