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民生公司实行公私合营
一、公私合营的历史背景
1925年,卢作孚在重庆创建民生公司。1932—1936年,因与外国航业竞争,兼之在长江举办申渝直航业务,财务周转发生困难,于是扩大募股,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金城银行及宋子文等财阀先后入股,并担任董事和常务董事。抗战胜利后,民生公司不仅动用战时积存和外汇,还向银行大量贷款。
卢作孚遗照
其中最大一笔是1946年10月30日,民生公司向加拿大帝国银行、多伦多银行等贷款1 275万加元,年息3厘,分10年还本,由国民政府担保。后因内战营运不佳,企业财务十分困难。1949年底,民生公司共80万股,其中国民政府中、交两行和四川省银行持151 162股,占18.90%。1950年后,民生公司陷入既无钱支付国内外贷款本息,又无力经营的困境。走投无路之际,民生公司驻京代表何迺仁4月专程到香港,向卢作孚先生传达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意见,请其和民生公司滞港船只回国。在外汇奇缺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同意设法为民生公司偿付到期债务,并在中加建交后继续为民生公司担保。卢作孚感到绝处逢生,坚定了率船归国的信心。随后,卢作孚通过何迺仁向周恩来总理汇报,首次提出公私合营。
1950年6月10日,卢作孚离开香港经广州到北京。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6月15日在怀仁堂召开的全国政协第一届第二次会议,两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和便宴招待,还与周恩来总理、陈云副总理多次交谈。7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在北京召开会议,双方代表商定公私合营问题,会议通过《民生公司公私合营过渡办法草案》。8月10日,由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部长章伯钧与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在北京正式签订《民生实业公司公私合营协议书》。
二、公私合营的过度阶段
1950年9月18日,交通部委派航务总局副局长于眉为首席代表,交通银行副总经理张平之及长江区航务局重庆分局局长何郝炬为副首席代表等6名公股代表,前往民生公司参加第二十四届第三次董事会。会议一致通过《民生实业公司公私合营协议书》,将公股代表何郝炬、张平之2人补充为常务董事。民生公司进入公私合营的过渡阶段,恢复运输生产,实行民主改革和机构改革,对股权、资产和债权、债务进行清理。民生公司在政府和国营航运业的帮助下,运输生产得到了发展。与1949年相比,1950年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分别提高100%、275%,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提高84%、68%;1951年客运量虽比1950年低0.60%,但货运周转量提高了14.80%;1952年1—8月,客轮运量也有提高。民生公司在扩大西南出口、川粮东运和支援成渝铁路等重点物资运输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1950年9月,民生公司实行初步机构改革和民主改革。1951年12月,成立以卢作孚为主任委员的民主改革研究委员会。有公股代表、上级部门代表和公司干部参加,公司改组为总管理处,下属7个分公司和9个办事处,并对69名顾问适当精简。这样一来,提高了职工生产积极性,缩短了航行周期,扩大了船舶拖载量。特别在“三反”运动中,通过揭露内部贪污及严重浪费现象,为改善经营管理、堵塞企业漏洞打下了基础。
三、公私合营的正式实行
民生公司公私合营过渡阶段,在恢复生产和企业改革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经营不善,未能扭亏。1950年1月—1952年6月,公司亏损达540多亿元(旧币),国内债务高达800亿元(旧币)。1951年冬,民生公司请求中央交通部投资1 000亿元(旧币)以偿还债务。1952年2月8日,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逝世。总经理一职由董事会按照公司章程规定聘请刘惠农担任。8月25日,民生公司举行第二十四届第十七次董监联席会议。会议追认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投资1 000亿元(旧币),核定资本额及公积金;将公司投资及附属事业转让于各地政府,以其处理价款作为清偿公司债务之用,改总管理处为总公司,并由重庆迁移汉口;改组董监理事会,由交通部加派公股代表10人,常务董事会由公股代表5人,私股代表4人组成,设董事长1人,副董事长4人。会议选举李一清(中南财委副主任)、刘惠农、张平之(交通银行总经理)、张文琦(长江区航务局副局长)、欧阳平(中央交通部参事)、周孝怀(原公司董事)、郑东琴(原公司董事长)、吴晋航(原公司董事、和成银行总经理)、康心如(原公司董事)为常务董事,周孝怀任董事长,李一清、张文琦、郑东琴、吴晋航为副董事长,当即得到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批准。
1952年9月10日,民生实业公司正式更名为“公私合营民生轮船公司”。9月5日,在重庆市搬运工人大厦举行庆祝公私合营大会。会后,民生公司总部迁往汉口。之后,民生公司的资本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公股比重过半。
四、公私合营初见成效
民生公司实行公私合营后改革了领导制度,重视董监会的权益,以政府干部为骨干,建立了企业党组织。民生公司董监事原为37人,公私合营后董监会依照公私股的比例,公股应为24人,私股为13人。为照顾私股各方,经上级批准公股减为23人,私股增为14人;在许多重大问题决策上,采取“事前协商,会议议决”的民主方式。1952年9月1日实行公私合营至年底,民生公司不仅完成运输生产任务,而且一举扭亏为盈。短短4个月,盈余120亿元(旧币)。这一转折,鼓舞了公司全体员工,民生公司开始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黄强近照
作者简介:黄强,笔名常杭,著名长江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委员,长江作家协会主席,博士,研究员。曾任武汉水运工业学校校长、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等职。长期致力于长江文化建设,著有《大江放歌》、《大江神韵》、《大江印象》、《大江经纬》、《诗情画意说长江》、《诗赋长江万古流》等诗文集,以常杭、黄山、天方、江月等笔名公开发表诗词作品3500篇,曾获湖北音乐最高奖“金编钟”奖、湖北省行业歌曲创作一等奖等。近作《长江组诗》、《长江组歌》、《长江十赋》、《长江,我的母亲河》、《诗情画意说长江》、长篇小说《雪云顶上》、《又见红叶》(与羊角岩合作)等影响较大;主编出版《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中华文化系大江(丛书)》、《长江诗词三百首》、《长江航运七十年》、《放眼澳门诗词选》、《当代长江航运发展史(丛书)》、《长江航运文化》、《长江儿女》、《跨世纪的长江航运》等长江文化专著多部。
孙新华近照
作者简介:孙新华,笔名新华,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1972年参加工作,在部队和公安战线工作多年。1994年起先后担任芜湖港务局局长、党委书记;芜湖港储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以及芜湖港口有限责任公司总裁等职务。先后荣获全国自主创新优秀企业家、中国海员工会全国委员会金锚奖、中国港口十大风云人物、交通部人事部全国劳动模范、长航十大杰出人物、安徽省改革开放三十年三十人等称号。长期致力于长江港口文化建设,成果丰硕,成为全国交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