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探访三江源》连载之十二 雪域天路

编者按: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作者曾经四次到过青藏高原,其中一次亲吻了这片土地,并拍下了许多珍贵的镜头,用文字写下了那里绝美的圣景,给人视觉以冲击,让人十分震撼。本网特予以连载,以飨读者。 

 

20世纪美国旅行家保罗·泰鲁曾在《游历中国》一书中断言:“有昆仑山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这位旅行家的“断言”,并非随意而说、随口而言。 

回顾三江源之行,我们经过并体验的青藏公路,就知道此言不虚。

1.jpg+.jpg  

翻越雪山大河的青藏公路 

青藏公路东起青海西宁,西止西藏拉萨,全长1937千米。经过中国人民解放军5年艰苦卓绝的施工,于1954年通车。沿途,它翻越海拔4767米昆仑山、海拔5010米风火山、海拔5231米唐古拉山等多座高山,跨越楚玛尔河、红梁河、曲水河、秀水河、北麓河、雅马尔河、通天河等河流,全段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公路。

 2.jpg+.jpg

青藏公路示意图   

3.jpg+.jpg 

跨越楚玛尔河的青藏公路桥

 

在青藏公路通车前,货运靠人畜驮,从拉萨到西宁,往返一次,艰苦跋涉,需要半年到1年时间。在公路时代,它承担着85%以上进藏物资和90%以上出藏物资的运输,被誉为西藏的“生命线”。

 4.jpg+.jpg

 仿佛通向天边的青藏公路

 5.jpg+.jpg

 

青藏公路跨越草滩的公路桥

 7.jpg+.jpg

 

行走在青藏公路上

 6.jpg+.jpg

行走在青藏公路上

 8.jpg+.jpg

行走在青藏公路上

 9.jpg 

青藏公路上的旅游景点

 

而要在世界“屋脊”、“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上,修建长近2000公里的铁路,在世界铁路史上是没有先例的。沿途要经过960公里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沿线最高站点海拔达5072米,还要经过连续550公里以上的多年冻土区。

10.jpg 

 

行走在青藏公路上

11.jpg  

仿佛通向天边的青藏公路 

但不畏天寒地险的建设者们,奋斗6年,硬是破解了“高寒缺氧、千里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在雪域高原创造了天堑变通途的人间奇迹。200671日,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的铁路建成通车,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竖起一座丰碑。

 12.jpg 

曲折起伏的青藏公路

 

青藏铁路通车一个月后的8112007,正在西宁的我和好友,特地乘坐从兰州到拉萨的K917次列车进藏,为的是感受它的无穷魅力。次日0702,列车到达格尔木。1209,通过了美国旅行家保罗·泰鲁断言铁路永远过不去的昆仑山口。如果不是我们临时改变行程,想去纳木错湖而提前在当雄火车站下车的话,8131030,我们即可到达拉萨。

 13.jpg 

青藏铁路当雄火车站(游览纳木错湖的最佳地)

14.jpg 

 

青藏铁路无人值守的那曲火车站 

 15.jpg

青藏铁路拉萨火车站

 

兰州到拉萨里程为2188公里,硬卧车票552/人。也就是说,我们在不到30小时内,就从内地兰州到了雪域高原的拉萨。(现在从兰州到拉萨,只需要24.5小时) 如果从西安到拉萨,也只要31个小时。

16.jpg 

 

青藏铁路沱沱河铁路桥

17.jpg  

跨越湖泊的青藏铁路桥

 

历史上,从长安(今西安)到拉萨的路,就被称为唐蕃古道,为中国古代三大通道之一。它起至长安,途经甘肃、青海,至西藏拉萨,横贯中国西部,跨越青藏高原,全长3000余公里。这条汉朝时中原通往青海、西藏的大道,也是唐代之后中原到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必经的贸易往来要道,又称为“丝绸南路”。 

你也许没有想到,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和亲,从长安到拉萨,风餐露宿,走了整整半年。

随着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古道更加出名。

 18.jpg

 

在古代,唐蕃古道虽然是一条通道,但却是一条险途。

且不说它位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也不说有万山之宗昆仑山、唐古拉山等崇山峻岭的阻隔,仅说它必经的渡口,就可见其艰难险阻。 

在拜谒通天河畔的“三江源纪念碑”时,我们就深感唐蕃古道的艰险。这里虽然高寒荒凉,人迹罕至,自古却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渡口,是长安、西宁通往西藏的必经之地。千百年来,往来的汉藏使者、僧侣、信徒、旅者只能在此靠牛皮、羊皮筏子艰难过渡。通天河水急浪高时,过往者常受困于此、丧命于此,通天渡亦成为有名的天堑。 

吴承恩就将通天河、通天渡写入《西游记》。传说唐僧的晒经石,就在这里。虽然晒经石是虚构的,但当地藏民却在这块巨大平坦、光滑的岩石旁,植松、垒台,挂起经幡,敬佛祭河,祈求平安。

直到200510月,亘古只能隔岸相望的通天河上,建起一座钢筋水泥大桥,自此,人们才告别通天渡。

19.jpg  

 

而唐蕃古道上,仅有记载的就有七个渡口。在没有建桥的众多河流上,渡口是各条道路汇集的枢纽。

《西宁府新志》载:“柯柯赛渡口,有草无柴,由受番子住牧。由此赴藏有三路,惟柯柯赛有渡河皮船........水不发时,驼马可涉,然官兵入藏,皆有(由)柯柯赛”。 

“柯柯赛”是蒙语音译,是楚玛尔河注入通天河的交汇点,亦是北部楚玛尔七渡口。在曲玛河乡,就立有“唐蕃古道七渡口”字样的标示牌。 

瑟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在广阔无垠的青藏高原,在山水交织的三江源区,是青藏公路、青藏铁路,越过巍巍高山,穿过茫茫荒原,贯通东西;是一条条由青藏公路衍生的省道、县道、乡道,翻山越岭,串联起人迹罕至的城镇乡村,结束了西藏人民千百年来人背畜驮的落后运输方式。

20.jpg 

 

21.jpg 

青藏铁路经过的大山,其自然皱褶神奇的幻化成天然的中国画。 

感谢祖国的日益富强,感谢一代代建设者的牺牲和奉献,使得地球之巅有了这仿佛通向天边的天路,它唤醒了亘古沉睡的青藏高原,连接起内地与雪域,让中国人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完)

 

近照.jpg

作者简介:周家华,1951年出生,湖北洪湖人。副研究员、主任记者。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水运报社记者、副社长;长江航务管理局党委宣传部部长;《长江航运》杂志主编。出版有新闻文学作品选集《沧海擷浪》、摄影作品选集《镜头视野》,《京杭运河》等。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