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记录· 亲历老挝化缘与布施

20191220日,我在老挝的第六天。清晨,天还未亮,我们一行20余个游客,就来到琅勃拉邦古城一条当地人日常布施的街上。

1+.jpg 

我们坐在小板凳上,脱下鞋子,将老挝传统的格子长巾佩戴在肩上。每个人有一个编制的十分精致的小篾篓,里面装着刚蒸好的、散着温热、溢着清香的糯米饭。

2+.jpg 

为体验这个佛教国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雨无阻的和尚化缘和信众布施,我们静静的等候着、等候着和尚们的到来。

3+.jpg 

每天清晨,这里沿街都排列着等待布施的信众。他们的篾篓中,装满了新鲜的糯米饭、粽子等食物。为尊重化缘的和尚,他们佩戴着长巾,打着赤脚,席地而跪,双手合十,一脸虔诚。

4+.jpg 

清晨,当很多孩子还在被窝里时,这个小孩已沐浴洁身,穿戴整齐,随妈妈来布施了。

也许,老挝人从小就这样耳濡目染,亲历亲为。如此养成,无须说教,无须倡导,善心善为将会影响并随他们一辈子。

5+.jpg 

琅勃拉邦与云南景洪接壤,是老挝佛教中心,寺庙、佛塔林立,被誉为“銮佛邦”,已有1000多年历史。这个市区人口才2万多的小山城,就有30多座寺庙,300多个和尚。民众笃信佛教,每天布施礼佛,是名副其实的佛都。

6+.jpg 

这些小竹篓里装满了布施的食物。

7+.jpg 

东方天际刚露出一点微红,稀疏的路灯还泛着亮光,从不同寺庙出来化缘的和尚们,披着红色、黄色袈裟,赤着双足,挎着竹篓,或三五人,或十多人,陆续来到大街上,缓缓从信众面前走过,接受布施。

8+.jpg 

我们被告知,每次献给和尚们的糯米饭,只能是一小勺,以自己一口能吃下为准,不能太多。因为布施要遵循“一口饭”“一口水”,不在多,而在心。

9+.jpg 

前来化缘的和尚们不约而同,结伴而行。他们一拨拨,一队队,来的有早有晚,自然成群结队,从我们面前循序走过,不快不慢,不慌不忙,一脸平静,持续而有秩序。

10+.jpg 

我观察了一下,化缘的和尚有满是皱纹、年长的老和尚,也有稚气未脱、年仅六七岁的小和尚。有时候是一老一小,一前一后走过。看来,化缘是每个出家人必须做的功课。

11+.jpg 

老挝的寺庙是没有食堂的,和尚每天的饮食皆取之清晨的化缘所得,不像中国的寺庙都有自己的“斋堂”。和尚们最基本的生存吃喝必须通过“化缘”来维持,以戒除贪心,专注修行。

12+.jpg 

老挝的和尚每天只吃早、中两顿斋饭,午饭后至睡觉前是不容许进食的。所以,得到布施的和尚是不储存任何食物的。他们往往将化缘来的多余食物送给需要食物的穷人,特别是穷孩子。

13+.jpg 

因布施者较多,和尚们的竹篓不一会儿就盛满了食品。这时候,和尚们会向安置在路边的大筐倒出一些食品,再由专人分给贫困者食用。

14+.jpg 

我亲眼看到,有的和尚就将刚刚化缘得到的食物,送给跪在马路旁的穷孩子,淳朴的反哺弱者。

15+.jpg 

除了我们这些游客的临时布施是导游安排的外,当地百姓的布施均是自发的、发自内心的。而那些数十、近百个化缘、依次挨个接受布施的和尚,更是修行之必须。

16+.jpg 

化缘与布施是老挝佛教文化的一种现象,经年累月,风雨无阻,是一种常态,一种习俗,已沿袭了数百年。

17+.jpg 

沿街化缘的和尚,等待布施的信徒,在外国人看来只是一大景观。但这一舍一得却蕴含着哲理和智慧。在一舍一得之间,化缘者与布施者的境界实现了从生活到精神、到灵魂的升华,社会也因此相对和谐。

18+.jpg 


周家华.jpg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周家华,1951年出生,湖北洪湖人。副研究员、主任记者。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水运报社记者、副社长;长江航务管理局党委宣传部部长;《长江航运》杂志主编。出版有新闻文学作品选集《沧海擷浪》、摄影作品选集《镜头视野》,《京杭运河》等。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