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离不开世界。尽管中国的抗疫形势持续向好,但全球疫情蔓延形势窘迫,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疫情危机下的全球共同体更需要同舟共济,积极行动,共克时艰!
当下全球新冠病毒感染确诊人数超过100万,中国教育在线发布信息:我国一北一南两所名校成立公共卫生学院,清华大学成立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南方科技大学成立公共卫生及应急管理学院。显然,这样的举措并非亡羊补牢,而是未雨绸缪的抗疫明智之举。
临床抗疫决胜期待特异性疫苗,疫苗的问世需要基础医学研究,科研的人才开发需要医学教育,医学生的教育质量和社会对公共卫生专业的认同必将决定着人类健康发展的优劣!
回首42年前,我就读同济医学院时刻,公共卫生专业并不被看好,“金眼科、银外科、鸡蛋挂面妇产科”(意喻医生有鸡蛋挂面吃)的医学师生戏谑广为流传、记忆犹新!临床医学工作好于基础研究,公共卫生专业与口腔、放射科、传染病、寄生虫病专业垫底……没有想到,近半个世纪后,医学专业的宠幸荣辱已是翻天地覆!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连续数年在全国医学院校同行专业排名雄居榜首!
作者在名家论坛上论关注民生之道
同济母校成果斐然得益于它明确的医学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大视野,注重生命科学、基础医学和应用趋向的整合化预防医学教育和教学,强调预防医学人才毕业后的心理社会发展和为大众健康促进服务的宗旨,宽基础、重实践,培育出各类优秀人才服务于各行各业,成为优质医学教育的最好诠释。
以笔者所就读的卫生系78级150多位大学生为例,在他们毕业纪念职场生涯30年之际,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全班毕业生中工作在海外、国内预防医学界、非医学界的校友分别占三分之一。预防医学教育培养的医学人才只有一小部分“专业对口”,而多数人才都被分流到社会各界。在海外校友中,有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的生物学家,在世界顶级大学任职的教授,在世界医药大公司任职的白领;在非医学界的校友中,有知名的研究者、心理社会学家和管理工作者;而专业对口的预防医学界的校友多半在从事健康管理、教学以及行政工作。从昔日的抗击非典到今日的抗击新冠肺炎,不少校友担任省市区抗疫指导小组成员,有的仍旧活跃在社区街办指导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郑晓边.同济的社会医学大师们.校友之窗2014.5.)。
传统的公共卫生专业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厕所”。这是人们认识的误区,空气水源的污染治理和广大农村地区的厕所改造的确与社会公众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公共卫生一直是医学学科群中的“弱势群体”,只到信息时代到来,社会高度竞争和快速发展,食品污染、病毒变异肆虐和空气阴霾的扩展,自杀、离婚和吸毒现象增多,心理社会压力上升,亚健康人群的扩大,人们开始发现传统医学教育的局限,深刻领悟公共卫生与医学教育的心理和社会模式之要义。因此,卫生管理和心理社会预防的话题提到议事日程,医学院的毕业生不必再为昔日的医学人的专业不对口去沮丧,反之开始为今朝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扩展和医学人的社会化发展而欢欣。
同济前辈社会医学家们给我们留下了勤于思索的习惯和医治大社会的眼光。在职场生涯中,我们这一代人一直在苦苦探索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之间的契合点,试图整合几个学科的理念,探索医学人文发展建构模式,既重视科学研究方法,又看重人性的适应和发展过程。作为社会化的医学人,我们喜忧参半:喜的是多学科的契合点已经出现,新的平台发展前程似锦;忧的是广大人民群众还缺乏科学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人类生存环境还存在大量生物、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危机。
当年笔者的同济校友、从美国哈弗医学院归国工作的公共卫生专家刘远立谈及公共卫生的国际标准定义,公共卫生是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干预行动,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科学和艺术。公共卫生以群体大众为对象,以预防为主,针对影响人群健康的风险因子及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进行干预……公共卫生事业也经历了从毛泽东时代的轰轰烈烈到改革开放初期相对被忽视、从“非典”引发的“觉醒”到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2013年以来,中国政府提出了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强调“预防为主”和“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2019年1月颁布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成立了“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然而,如何真正落实“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从而有效实现健康中国建设的一系列战略目标,尚缺乏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顶层设计以及与目标相匹配的支撑保障机制。这次疫情凸显了加强中国疾控体系建设、强化其专业和行政职能作用以及进一步落实防治结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刘远立,应对疫情防控新常态,财经杂志2020.3.3.)。
笔者高兴地看到,当年的同济校友正将公共卫生与社会医学的理念与教学科研成果推向世界,同窗校友夫妇、哈佛医学院人群医学系中国健康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马晶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领衔的中美健康峰会团队发布的新冠参考消息已近50期,为世界的抗疫贡献了公共卫生专业工作者的卓越智慧和成果,同舟共济的母校精神在全球传扬!
作者为青少年作健康讲座报告
公共卫生学人的贡献不仅仅是同济医学院一家。今日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的成立,是清华大学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承担使命的历史性举措,也是应对全球重大公共健康问题而及时作出的“学科响应”,将按照综合、国际、高端的原则,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学科优势,创建教师跨学科合作和学生跨院系培养新模式和交叉协作新文化,预计设立预防医学、大健康、健康大数据、公共健康政策与管理四个国家亟需、面向未来的学科方向,招收研究生,在未来5至10年内,学院将努力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基地,成为疫情监控和疫苗研制的重要支撑,成为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政策制定的最有影响力的智库,同时和世界卫生组织紧密合作,成为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有国际影响力的公共健康中国名片,在传染病流行传播机制、全链路健康监测与预警、全球系统性公共卫生政策与管理方面力争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同时,南方科技大学与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高定位、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国际一流的公共卫生及应急管理学院,培养更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拔尖医疗卫生人才(摘自清华大学新闻网、南方科技大学新闻网)。公共卫生事业南北异军突起、共襄医学教育与人类健康大计,实在令人欣慰!
北京大学也有一流的的公共卫生学院。近期北大副校长詹启敏谈及“新冠肺炎疫情带给医学的十点思考”(詹启敏,《光明日报》4.1.),为我国未来的医学发展建言献策。他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治理体系、公共应急体系、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等都是严峻的考验。我们的思考要将医学和医学教育放在社会宏观层面和医学微观的专业层面进行,如此才能有助于对医学和医学教育全面、客观地评价和认识,才能正视不足,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医务人员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应提倡全社会尊医重卫、崇尚医疗健康行业,形成共建健康中国的良好氛围。需要尊重医学发展规律,坚定医学改革发展理念,从制度和资源上保障医学及医学教育发展。医学教育要融入大健康理念,包含身体、精神、心理、生理、社会、环境、道德等全方位整合发展理念。大健康不仅关注生病的人群,还关注健康、亚健康、有高危因素和出现早期症状的人群;不仅关注疾病诊断治疗,也关注疾病预防、疾病康复,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健康问题。现代医学教育要求将这种大健康理念和内涵整合到医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中,让医学生和青年医生在成长中能主动关注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形成以人为中心的医学理念。医学教育要倡导交叉融合发展,应打破学科壁垒,倡导交叉融合,建立跨学院、跨学科、基础和临床结合、整合式的教育体系,深化医学课程体系改革,从“治疗为主”向“生命健康全周期预防、治疗、康养”转变;推进医工、医理、医信结合和医学人文融通发展的课程体系改革。医学教育强调以规培质量为核心和标准,加快推进医学教育均质化和精英化,增加通识教育,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探索从综合性大学非医学类专业(生命科学、理学、工学、人文社会科学)中招收优秀学生就读临床医学博士,培养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医学教育要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创新意识、研究兴趣及转化的思维,开展以临床问题、公共卫生问题、药学问题为牵引的创新研究,构建新型公共卫生人才和短缺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对地方政府领导和卫生健康部门负责人进行疾病防控和应急防疫的教育培训,积极推进全科医学、儿科、精神心理、康复等学科人才培养,优化短缺学科的人才政策,提高岗位吸引力与职业认同。要强化医学人文和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医学生需要学习社会学、艺术学、经济学、卫生学和法学,学习医学发展史和医学伦理学,知悉基因治疗、基因编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伦理边界和法律法规。
遗憾的是,当前在政府领导层面懂得公共卫生专业的管理者仍旧是凤毛麟角,而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又过于“生物医学化”!再回首笔者就读的同济医学院78级卫生系150多人的职场发展历程,五味杂陈、如鲠在喉!公共卫生和医学教育的确需要改革了!医学发展的标志之一是医学人的社会化。医学人的社会化,是指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学子服务社会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即从生物医学知识的学习逐步扩展到职场的心理社会化适应与发展的过程,它是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3年同济医学院78级卫生系校友回母校纪念毕业30周年,全班同学赠送给母校公共卫生学院一块纪念巨石,我为其设计了一个雕刻印章:“同济缘世”,意寓同济母校的百十年历史源远流长,亦可读为“济世同缘”,同济人不会忘记悬壶济世的医学宗旨,为华夏和五洲的大众服务。校友们永远铭记同济恩师提出的“大医学”理念,同济代际人谙知:传统医学一定要顺应当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需求,做好心理的抚慰和社会康复,才能成为一代名医(郑晓边著.生活叙事、生涯如歌,湖北科技出版社2018)。
作者夫妇2019年回访同济医学院校史馆
作者简介:郑晓边,1983年毕业于同济医学院卫生系,留校任医学教育研究室编辑,加拿大Concordia大学心理学系高级访问学者,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委会荣誉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质量监测评价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理事和老年心理学专委会委员,湖北省老年学学会老年心理学专委会主任,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咨询工作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