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连载· 《刘华清与中国航母》 第三章3

3、中国不发展航母,我死不瞑目!

编者按:自古以来,中国没有海军战略。刘华清接任海军司令员后,胸怀全球,放眼世界,以两代领导人关于海军建设指导思想为蓝本,提出了划时代的中国海军战略,并以改革创新、舍我其谁的勇气,一以贯之抓而不放的执行力,海军建设终于出现了一个里程碑式的飞跃。刘华清司令员也被世界誉为与马汉、戈尔什科夫齐名的当代海军战略家。今年1月14日,是刘华清将军逝世8周年纪念日,本网特连载著名军旅作家施昌学撰写的长篇纪实文学《刘华清:中国海军战略家》,以飨读者。

 海军照.jpg

“航母上马,‘走’也放心了。”作为中国航母工程的倡导者、推进者和决策者之一,刘华清在“米寿”之年欣悉中国航母立项建造,心潮难平,感慨系之!

1987年11月起,年愈古稀的刘华清进入中央军委决策层,由军委副秘书长、军委副主席,晋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军委副主席。

这是刘华清政治军事生涯的巅峰10年。随着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和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加速实现海军现代化成为民族意志的表达,更是刘华清孜孜以圆的大国海军梦。而这期间发生的几个重大事件,也进一步坚定了他推进中国航母研制的决心。

1988年3月14日发生在南沙群岛的赤瓜礁海战,将中国海军在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斗争中,海空作战兵力的“短腿”软肋暴露无遗。尽管刘华清采取紧急对策,修建了西沙机场和研制了空中加油机,但他十分清楚,这仅仅是权宜之计。遂行远海作战任务,失去了制空权,再强大的舰艇编队都将成为敌手实施空中打击的活动靶标!

1991年1月17日爆发的海湾战争,是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后的第一场高科技战争。全新的作战理论,全新的作战样式,全新的武器系统,彻底颠覆了战争的传统模式和历史影像。当战争序幕拉开,首先亮相的是从部署在波斯湾、红海和地中海的美国海军战舰上发射的100枚“战斧”式巡航导弹;第一波近千架次抵近伊、科本土进行空袭轰炸的,是从美国航母甲板起飞的舰载战斗机。

如果说,海湾战争带给刘华清的是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的话,那么,发生在1993年的“银河号”事件和1996年“台海危机”期间美国航母战斗群抵近台湾海域事件,则将“屈辱”与“愤怒”深深地烙印在了刘华清的心海里……

捍卫南沙主权需要航母,维护台海和平需要航母,保障海外权益需要航母!

刘华清曾先后出访美、法、英、意、俄等发达国家,并参观考察这些国家的航空母舰。他毫不怀疑,在“霍布斯法则”主导的国际政治话语下,航母就是大国地位的“护身符”。美国第42任总统里根曾不无得意地说:“航空母舰是国际政治的笔尖。”这句话他只说了一半,没有说出的下半句就是,这支用航母舰队铸就的“政治笔尖”,是专门用来书写美利坚强权意志的。

一股热流——航空母舰论证预研的热流,在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界奔涌。自刘华清1984年公开倡导并组织开展航母课题论证以来,国内舰船、航空、电子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群起响应,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航母热”。

最早付诸行动的是舰艇研究院。1987年10月,舰艇研究院首次航母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召开。

1988年8月,国防科工委几位专家联名上书,提出进行航母和舰载机发展可行性研究的建议。刘华清迅即作出批示,要求总参、国防科工委和海军协同研究落实。

1988年12月,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聂力主持召开评审会议,通过《我国航母及舰载机发展可行性研究》课题,并报请国防科工委党委批准立项,正式列入重大软科学研究计划。

1989年1月7日,由国防科工委统一组织领导,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跨行业、跨学科的航母论证课题组正式宣告成立。

1989年7月,舰艇研究院组织第二次航母论证研讨会,着重就各分课题研究工作中提出的难点展开深入探讨,并向国防科工委、海军和相关工业部门领导进行了两次专题汇报。

刘华清密切关注着航母论证研究的进展。1989年9月4日上午,他亲自主持召开航母课题研究座谈会。在详细听取课题组负责人所作的情况汇报和国防科工委几位领导的建议意见后,刘华清明确表态:“航母可考虑‘八五’上预研的方案。如果问我航母和核潜艇以后如何排队,我主张航母应安排在先!”

在刘华清的关怀指导下,国防科工委组织来自海军、舰船、航空、电子等部门数百名专家学者经过近三年密切协作,共同努力,完成了中国航母大系统论证工作。1990年7月,国防科工委向军委上报了课题专家组编制的航母可行性研究总报告和一系列分报告。

刘华清知道,航母工程获准立项上型号,最大的问题在于一个“钱”字。为化解航母立项带来的巨额投资压力,刘华清要求国防科工委和总参装备部,在航母的发展上要把预研费、研制费、装备费结合起来,统筹安排;要和既定的舰船、飞机、武器、电子装备发展规划结合,而不是都挂在航母大项目里专门安排,搞大规划,使上级无法研究,并明确交代:“列计划必须由中央军委讨论。”

经济实力尚难支撑,科技水平也有差距。为此,刘华清先后批准总参、国防科工委、海军和工业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多次前往美国、法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考察航空母舰,并同意国防工业部门从俄罗斯聘请航母设计专家来华讲学,还引进了部分设计技术资料。

舰载机系统是航母工程的重中之重。为尽快发展和提升我国航空工业水平,刘华清一方面力主瞄准国际高端市场引进先进航空装备和生产技术,一方面面向21世纪组织协调新型飞机和关键设备的研制攻关,使我国的航空工业科技水平迈上新台阶,为舰载机研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掌控航母核心技术,凸显后发优势,刘华清曾尝试过多种解决方案。早在80年代初期,他试图与英国合作,购买或建造轻型航母,搭载垂直起降战斗机。然而,由于英方要价过高,加之复杂的国际政治军事背景,合作谈判无果而终。

1985年夏。澳大利亚退役的“墨尔本”号航空母舰驶进广东中山港。刘华清闻讯,下令海军装备部和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抽调3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调研小组迅速前往现场对“墨尔本”号航母平台进行全面考察和调研。

1995年5月。从乌克兰传来消息:原苏联在黑海造船厂建造的一艘未完工的航空母舰准备出售,正在寻求买主。刘华清得到报告后,指示总参、海军和中国船舶总公司迅速调研论证,提出可行性报告。事有凑巧。中船总公司总经理黄平涛受命前往乌克兰检查刘华清亲自批准的中乌燃气轮机设备购买合同执行情况即将启程。刘华清急令副总参谋长曹刚川和海军副司令员贺鹏飞向他传达指示:“增加一项任务,到黑海船厂考察‘瓦良格’号航母,看看有没有购买的价值。”

黄平涛不辱使命。从乌克兰考察回国后,迅即呈上考察情况报告,并建议购买“瓦良格”号航母。

此后不久,一支来自中国的大型航母考察团再次莅临乌克兰,其成员囊括舰船武备科技专家和军政高层官员。军事科学院原政委、海军原副司令员张序三中将和海军装备部原部长郑明少将均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证实,这样的考察团连续派遣过多次。海军当时的思路,一是买个半成品,另一个是自行研制,前一种更适合起步。“这也符合刘华清的思路。”张序三和郑明异口同声。

中乌双方就“瓦良格”转卖谈判随即展开。1995年12月,乌克兰总统库奇马访问北京。随同来访的乌克兰副总理阿那托利·基纳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证实,中乌双方正就“瓦良格”转卖进行谈判。

然而,中乌间的合作遭到某些大国的粗暴干涉。迫于压力,乌方将舰载武器装备拆卸一空,“瓦良格”变成了一个“空壳子”。

中乌双方的谈判就此搁浅。但中国官方和民间对“瓦良格”的关注兴趣依然未减。

1998年3月,刘华清卸任军委副主席,脱下戎装,告别政坛,开始一个普通“老倌子”的晚年生活。就在这一年,澳门一家名为“创律旅游娱乐公司”,通过竞标买下废弃的“瓦良格”航母平台,并最终于2002年3月3日将其拖运至中国大连港。

勿庸讳言,对于刘华清而言,未能在任期内促成航母立项开工建造,是其漫漫70载辉煌军事生涯留下的最大遗憾。在中央军委任职10年间,特别是担任军委副主席以后,他曾多次主持召开有关航母的专题会议,并在军委常务会议上,就航母工程适时立项上型号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中国不发展航母,我死不瞑目!”刘华清的这一誓言,已经深深烙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中。

2010年岁末,捷报再次从海军机关传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即将试航,首任航母舰长已获中央军委正式任命。

在握别生命的十字路口,刘华清终于见证了他亲手选拔培养的航母舰长登上中国航母指挥台的历史性时刻!

2011年,人民海军一个崭新的时代——航母时代拔锚启航了。

2011年,航母梦圆的刘华清走了,他“可以不用汗颜”地去向老首长邓小平汇报了。

1---万能看图王.jpg施海军装.jpg

作者简介:施昌学,1957年1月出生,湖北人,1974年参军入伍,中共党员,海军大校,军旅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