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游记《南洋寻根》连载· 引言

编者按:《南洋寻根》是作者早些年考察南洋时的所见所闻,这部五十万字的游记散文立足于南洋,站在幽深历史文化的角度,对千百年来中华先祖在南洋的血根和历史文化在南洋的播撒,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将即行消失的非常宝贵中华根脉文化,点点滴滴展示在读者的面前,读之,让人回溯,让人审视让人深思,让人于九庙恫哭之外而砥砺奋起……

6941916_155803931039_2.jpg

下南洋/摄影作品


  


“甲午中日战云浓,皓月当空挽玉弓,莾莾苍苍黄海上,不见帆影动秋风。”

十九世纪末叶,那是一个人心混混,朝庭无才相,兵营无才将,学校无才士,田野无才农,居室无才工,街市无才商的衰落时代。

随着中日甲午海军的一场决战,被称之为亚洲一流中国强大的北洋舰队葬迹大海,西方列强疯涌而入,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祖国,到处波诡云谲,乌云滚滾,开始陷入了一个哀鸿遍野的苦难深渊。

那一时,满目所见,赤地千里,蒼凉一片,到处是支离破碎的城廓,沟壑纵横的荒原,一批又一批食不裹腹,不蔽体的华人,他们为着命运和生存的强迫,痛别了家乡的土地和爱的亲朋,被作为“苦力”和“猪仔”,或在陆路艰难地跋踄,或被挤塞于狭小的船舱,在客死与幸存的转折中,来到南洋这块洪荒满布的殖民土地,用苦力,用辛酸,用血泪,写下了华人下南洋不堪回首的沧桑历史,也播撒、生长,以及延伸下了炎黄民族一支支灵性不泯的根脉。

本篇《南洋寻根》大型游记文化随笔录,作者以亲身的经历,深入的探讨,睿哲的反思,大型的架构,多彩的文笔,为我们廓开了南洋的国家、山水、历史、人文和华人打拼波澜壮阔的画卷。

那里有包括香港、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门、越南等南洋国家或地区的沧桑变迁,有一代又一代华人南洋谋生的痛苦史迹,有烽烟滾滾国家和民族的血腥战争,有大大小小睿智深浓的人性反思,还有华人思绪縈縈的祖乡寻梦。

我们相信,随着你的深入展读,那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的播撒,和凝聚着华人汗水和血脉的南洋土地,代代相传、面朝祖乡、整齐划一的中国碑林,以及一颗颗遙遙中、仍然飘拂着和跳动着的“炎黄”心魂,它将跨越时空,回还给读者一个霍然,一个忧怨,一个沉思,一个危艰,一个华夏民族黄色文明的乍然突现……

爬呀爬,

我爬上了,南洋的山顶,

竟痴痴,

凝望着,那遥遥的乡影。

亮太阳,

静悄悄,躲进厚厚的云层,

空剩下,

孤独的我,血殷斑斑的伤情。

 

而今日,

我不能,过度地伤心,

谁慰籍,

异乡魂,凄冷的飘零。

周遭景,

也为我,哀哀地沉默,

沉默夜,

是今晚,相吊的零丁……

 

南洋,是一个古老而又遥远的名字,记得孩提的时候,我就听到过许许多多华人下南洋的故事,那总是与故乡、与漂泊、与凄清、与血泪交织在一起的故事岁月,常常陪伴着幼稚的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淡忘的夜晚,记忆中,能够留下的,是那年年岁岁都难以消磨的刻痕。

历史,在难以淡忘中,终究还是淡去了,春去秋来,年复一年,岁月的年轮,它碾过的,是数不清的故事和日益消逝的风尘,多少载沧桑的变迁,闪示出生命的演绎和民族根脉的延伸。

谈到“根”,唐代的大文学家独孤及在《梦游赋》中,曾引伸而吟曰:“浮云无根”。

浮云,它虽然飘逝悠远,杳然无根,但我们的民族,却是岁月悠远,根脉猶劲。如今,多少载的日月已过,南洋的陈迹已经隐没于荒丘,似平无所稽考了,但岁月,却在混沌中,好似又隐现出了它那一根根脉的强劲攒动:

它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当我们面对历史,面对祖先时,常常需要思考和回答这个问题。带着它,前年,我终于有机会随着中国长航海员工会的团队,踏上了日思夜想的南洋土地,用月的时间,探访了香港、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澳门,接着,又因偶然的一次机会,来到了掀腾近一个世纪之久的越南,其间,我经历了南洋历史的追寻和未来时光隧道的高速递送,在摇曳中,我强烈地感到,那中华文明灵性不泯的根,好似在向我们延伸而来……

图片1.png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刘锋, 湖北省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社会科学协会自然科学协会会员,已出版《北纬绿斑——长江流域的七彩名区》专著20多部,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戏剧学院研究员与客座教授,在《人民日报》《中华散文》30多家报刊发表历史文化散文250多万字,撰写和编导的多部故事片和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主编出版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工程《中华长江文化大系》。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