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推介· 天葬台思绪


2015年春天的川藏笔会,是我在《芳草》任上主持的最后一次文学之旅。来自五省市的作家、编辑在成都会合,向藏南出发,目的地是色达的天葬台。

最初耳闻天葬传说还是青少年时期,只听了东鳞西爪的只言片语,听得毛骨悚然,觉得稀奇古怪。青壮年时期虽尚未去过藏区,而当记者走南闯北开眼界,也算阅世多了,加之阅读庞杂,再听天葬之说就无恐惧感,也不觉得不可思议,大致明白天葬原委。

当我能想象天葬情景时,自然是年纪不轻了,难免思考生命终点。我想,在那高高的山岗上,悬崖突兀,苍鹰盘旋,背景风啸云涌。庄严肃穆的天葬师口中念念有词,以柄嵌宝石的刀剑将逝者遗体解剖、分割。再以石斧斫碎骨骼,蘸着酥油,拌着糌粑,奋力抛向空中。那一块块血肉像挣脱皮囊桎梏的精灵,化作扑楞的小鸟,又像随意溅到天幕上的音符。盘旋已久的鹰鹫俯冲下来,炫耀利爪,展示尖喙,上演舞蹈和捕猎的盛宴……

这是何等壮烈的场面。遗体无畏无私,粉身碎骨,雄鹰欣然赴约,大快朵颐,背负逝者的魂灵飞奔天堂。

2.jpg 

著名的色达寺,每天寺前的修行者和朝圣者络绎不绝

 

是的,我的想象添加了意象。我虽然老成了,但壮心不已,青年的浪漫尚有剩余。我已然读过修行者舍身饲虎的故事,也猎涉了佛教典籍的一点皮毛。古人嘲笑“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古人所谓少年应指的是想入非非的青年。于我而言,且不说愁不愁,确实从青少年时期就不知天高地厚,先是胸怀大志,后来明明晓得自己平庸,仍不甘湮没于平庸生活中,丢不掉悲壮的幻想念头,就像无数中青年男人痴迷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一样。

终于等到去藏区的机会已是知天命之年。从拉萨到灵芝,虽仍无缘一睹天葬,毕竟翻过雪山踏过草原,鸟瞰了那木错湖,遥望了珠穆朗玛峰,身临布达拉宫,目击朝圣者五体投地匍匐。始知天葬并没有那么浪漫,它就是死亡的一种安葬方式而已。

其实世上任何奇异风俗,乍听乍看古怪神秘,深入了解后便觉稀松平常。即便是陋俗,比如历史上中国妇女裹足和当今非洲局部还流行的少女割礼,在当时当地,也不能一概否定其合乎情理的一面。古人云,生死亦大矣。接生洗礼各有不同,安葬方式五花八门,看似匪夷所思,实则皆缘自其自然、经济状况和价值观念。

关于天葬,佛教典籍有记载。不独藏区,在蒙古草原也有天葬,它起源于古印度乃至中亚。最早可能是遭遇天灾人祸的难民弃尸于野,普渡苍生的法门长老出面超度并遣飞禽消化无名遗骸。有典籍记载,天葬是从收敛苦行僧坐化后的肉身开始并普及众生的。

拂去天葬的神秘面纱,我感觉,天葬与水葬有相似之处。记得小学高年级时读外国小说,读到战舰水手将牺牲的战友仰躺在炮膛上,缓缓推炮车至船舷,低垂炮管,将战友遗体徐徐推入舷外大海,鸣枪鸣笛,行礼致敬。小说描述的水葬场面读得我热泪盈眶。试想,浩瀚的大海有如广袤的蓝天,葬身遨游的鱼腹与寄身翱翔的鹰喙何其相似乃尔。

推而论之,火葬亦是于轰轰烈烈中锻炼,一缕魂魄化作青烟袅袅而上。而道行高深的和尚还将舍利子遗赠人间。土葬也安逸美好,大地相对于蓝天,土壤原本是生命的依托和归宿。所以,我推崇豫北麦农将逝者埋入自家麦田,尊重鄂东山民将长者的墓建在自家门前屋后。

旅途思如潮涌……冥冥中,似乎有一个向导隐约在前,我忽然有一种莫名的使命感。相信同伴也有迫切而紧张的复杂心情。

3.jpg 

天葬台邻近的的山坡上,修行者的居所远看密如鸟巢,蔚为壮观

 

笔会一行来到甘孜州首府康定,与《贡嘎山》编辑同仁共同召开了藏汉作家编辑组稿座谈会。授受哈达和放歌之后,举杯把盏将笔会气氛推向高潮。康巴汉子的豪爽名不虚传,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受好客主人的感染,我们不胜酒力也贪杯。酒兴之高,还有一层原因是笔会的目标任务已完成,我们更可一门心思向往色达。

《贡嘎山》主编列美木措猜到客人的心思,绘声绘色描述了藏人天葬风俗的独特壮美。他痛快地说:当我的生命终结,当然要选择天葬,将这具凡胎肉身馈赠鹰鹫,把灵魂系在自由自在的白云上。

他诗意的期许更触动了我们对天葬台的好奇之心、敬畏之心。

第二天翻越雪山,崎岖泥泞的道路、风雪雨雾和愈加稀薄的空气,更渲染了朝圣之旅的严肃气氛。

黄昏时分抵达色达县城。县城之小之空旷,几乎不见人影。安静、清静得让人心里发虚。好几个人身体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似乎预兆已经临近的天葬台仍遥不可及。

1.jpg

色达佛学院的年轻喇嘛们在辩经


翌晨出发,旅行车行至山坳的天葬台附近,司机借故停车山路拐弯处,远远地指路让我们徒步过去。我注意到天葬台实际上是新建的旅游景点,台下辟有宽阔的停车场。显然这位司机是有所忌讳的。

时辰大约在上午十点多,这才得知天葬仪式要等到正午过后才开始,今天天葬的遗体还在十多公里外的色达寺等待喇嘛超度。早到的几十名游客观众被指引到天葬台后面的山坡上席地等待。

我逗留在天葬台上仔细观察。大理石花岗岩构筑的天葬台像一个壮观的台阶祭坛,下层正面排列着威武的石兽雕塑,两侧是碑刻铭文和石鼎石鼓。上层中央的石床上,一尊石雕裸男赫然入目,虽然是仰躺姿式,仍一眼可看出这是个伟岸挺拔的汉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仰望苍天,期待神鹰来收敛他的遗骸,带走他的灵魂。栏杆一侧,石塔上的壁画更是生动地描绘了天葬故事:病榻上弥留的男人感应到上天的呼唤,一边毅然决然飘舞升空,一边恋恋不舍垂首回顾仰头哭唤的妻儿亲友。

然而艺术终究只是艺术,现实天葬场面毕竟是血腥的。

4.jpg 

修行者的日常生活


时辰到了,陆续有四具装遗体的木箱搬运到天葬台后面坡底墙脚,距离限定观看区域的观众至少有两百米之远。限制线外有数个喇嘛和工作人员严加看管,不得越雷池半步。还有一个集装箱大小的铁皮屋遮挡了山坡观众的直接视线。从间接角度看到的情形是,天葬师吩咐遗体的亲属打开尸箱,搬出遗体,解开捆绑的绳索,抖扯着拽开长长的裹尸布,任裸尸趴伏在泥草坡地上。天葬师执一柄长刀割断尸首的长发辫,划开斫断尸背肉皮。这一过程观众很难看清楚,只能从天葬师的动作和长刀的指向半看半猜。隐约可见似乎天葬师剜开头颅天灵盖,取一小块头盖骨交给遗体的亲属保存。

方才还在天葬台石兽间嬉戏的上十个小喇嘛,此刻围坐在山坡另一侧诵经。他们显然是来参加天葬仪式的,事后我判断他们是色达佛学院的学生。但从他们席地而坐的位置、朝向和诵经语速声调看,似乎与天葬师的行动并不协调一致。

一个喇嘛举着扩音喇叭,不断提醒观众尊重藏人天葬习俗,一再警告不得拍照。

而成群结队的秃鹫不顾警告,一步步逼近遗体。

先是,比早到观众到得更早的三五只秃鹫,飞落在观众头顶更高的山坡上,耐心等待一场丰盛大餐。接着一只又一只赴宴,黑压压一片挤占满了山头,蠢蠢欲动。我目测至少有上百只。发现目标后,它们在三五只头鹫的带领下,摆开锥形阵势,从观众右侧向坡下猎物缓慢移动,直至距天葬现场一步之遥,可谓虎视眈眈。工作人员几乎排成人墙阻挡它们。

当天葬师舞完最后一刀,转身主动撤离的人墙更像是被势不可挡的秃鹫大军冲垮的,一瞬间,只见无数扑闪振动的鹰翅湮没在爆炸般腾起的黄色沙土烟雾中。接着只能想象鹰爪和鹰喙的撕杀拼夺,观众眼前茫然一片。

这时,沉寂了一会儿的扩音喇叭突兀地冒出一句:天葬仪式结束。

5.jpg 

转经筒边虔诚的藏民


观众顿时议论纷纷,失望情绪溢于言表,感觉目睹的情形与想象中的天葬大相径庭。很多人认为野蛮,至少不文明不礼貌,偏激的甚至认为这是辱尸。

我沉默不语。老实说我也怅然若失,内心像打翻了五味瓶……一年过去了,我一直在打腹稿,想写篇文章纪念藏南之旅,倾诉天葬台观感。犹豫着迟迟没动笔,一个担心是犯了民族宗教敏感问题的忌讳。今天决心动笔,觉得本文意思明白,字里行间表明对天葬的尊重、理解甚至向往。但我要向包括汉族干部在内的地方政府进言:你们既然耗资兴建天葬台,开放天下游客来参观天葬仪式,就应该检讨殡葬管理工作,不要以客观条件限制为借口,推诿人民公仆的责任。不能因为你们公务粗疏,糟污了原本纯朴的天葬本色。

当时我曾想逗留天葬台,等待实际上刚刚开始的天葬结局,看秃鹫们返回蓝天。但是导游询问后告诉我,我所谓的结局一直要捱到黄昏时分。秃鹫噬尽遗体血肉后,骨架要送到铁皮屋内用搅拌机粉碎,再从管道输出,供竞争中落败的弱小秃鹫进餐。这一过程并不让观众观看。再说,行程下一站是色拉寺,我是领队,不能带头影响行程安排。

下山返回旅行车途中,我回头仰望天葬台,看见两三只已经饱餐的秃鹫升空了,展开的两翼长得惊人。秃鹫因其秃顶,加之羽色灰暗,给人印象其貌不扬。而此刻我发现,盘旋在空中的秃鹫,其英姿也够炫够酷。是因为人类遗体刚刚奉献的血肉,赐予了它们精气神吗?

忽然联想到以航天科技领先洋洋得意的美国宇航局,听任科学家或媒体发表惊人之语,继宣布开发太空旅游项目后,又预言将研究太空葬礼,可将逝者骨骸运载到太空,投放到适当轨道,使之加入群星璀璨的天体运行,成为一颗永恒、耀眼的星星。

我想这是迄今为止最令人憧憬的安葬方式。扼腕叹息的是,太空旅游的票价得几亿美元,据说已有富豪预订了。估计太空葬礼的要价恐怕更昂贵,能如此极尽哀荣的有钱人少之又少。不过我等穷人也大可不必灰心丧气。试想,当富豪变成一颗星星在太空遨游时,他会遇到太阳系另一颗叫地球的星星,地球上便有以土葬、火葬方式埋葬形骸的我等穷人。那么,我等穷人的魂魄不也是寄托在一颗星星之上吗?

6.jpg 

笔会一行从天葬台下来后合影


0089733a378cc7a74c7ca0f215e907d.jpg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钱鹏喜,笔名鹏喜、金戈、羊角,自由撰稿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武昌理工学院教授。曾任武汉作家协会副主席、《芳草》主编、武汉文学院专业作家。主要著述有长篇小说《河祭》等5部,长篇报告文学《龙马负图》等2部,散文集《冰上猎与舞》等3部,《鹏喜中短篇小说》1部。多次获得湖北省、武汉市文学奖项,多种作品入选《湖北新时期文学大系》和《武汉文艺精品丛书》。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