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该长篇小说作者历经数年创作,前后修改28稿。作品充分展示了特殊历史阶段人与人之间朴实的情义,讴歌了那个特殊年代知识青年的理想、人生、事业、爱情等。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突出。本网从即日起,特予以连载,以飨读者。
一、红叶满山 汽笛声声送知青
黄牛岩畔 峡江滔滔涌传奇
1
“呜——。”汽笛声依依不舍地向夷陵码头送行的人们告别。
“东方红086”客轮犁开波浪,向上游山城方向进发。
一会儿,它就把人欢马叫、红旗招展的西坝工程建设工地甩在身后,三游洞迎面扑来。这是进入峡江后的第一道激流险关。水流湍急如野马奔腾,激起泡漩无数,客轮顿时起伏颠簸起来。从峡口吹来的江风,往人们脸上刺剌地舔拭着。这时,两岸崖壁一簇簇、一团团红叶次递盛开,格外醒目,像燃烧的火焰,像天边的云霞,又像女神的羞态醉颜……虞嘉玲和王艳惊呼着:看哪,红叶真好看!几位知青的目光,便都燃起了红叶之火。陈振江告诉他们,这种红叶是一种灌木,秋天经霜后变成红色,在峡江里到处可见。
这是1975年10月下旬大江水运管理局第五批知青上山下乡,其中一组知青乘船前往上游三十里的黄牛岩村知青点,该知青点组长章朝阳,副组长陈振江和田光旭。田光旭的父亲田太华是夷陵港务局革委会主任。略显瘦削,个头较高,白净英俊的章朝阳是江城知青,其父亲解放前曾在英国怡和轮船公司江城分公司任过秘书,解放后在江城港务局办公室工作。章朝阳从小继承了父亲的文化基因,爱读书,尤其对诗词歌赋有兴趣。一个小时以前,在夷陵港务局牵头举办的欢送会上,他作为知青代表上台发言,还即兴赋诗一首。
这时,章朝阳对陈振江说,听说你爸是船长,带我们去驾驶室看看?
陈振江便问负责接他们上船的电工师傅王友培,王师傅爽快地说,走,我带你们去看看。王友培正是女知青王艳的父亲,知青们跟随他和陈振江来到驾驶室,看到船长陈宏禹身着笔挺的船长服,戴着白色大盖帽,双手把舵,凝神观察着入峡后变得凶险的前方航线,不禁感动而肃然。陈宏禹头也不回地对王友培说,你帮着招呼孩子们,介绍下情况,我腾不出手来。王友培连忙说,我来招呼,您放心好了。
章朝阳一眼看到驾驶室里悬挂着的一幅照片,哟,是毛主席啊。虞嘉玲则惊呼,是陈伯伯和毛主席合影哩,我很小就知道陈伯伯给毛主席开过船,但这张照片,还是第一次看到。
虞嘉玲的家世,说起来有点复杂和沉重。她爷爷虞顺卿原是夷陵的大资本家,她父亲虞锋是夷陵港务局革委会副主任,这会儿还下放在夷港三公司十三码头当装卸工劳动改造。而她外公卢作孚是个很有名的人,被人们称为“中国船王”,1952年去世。在夷港子弟小学读书时,虞嘉玲曾自豪的告诉跟他同桌的陈振江,建国之初毛主席曾说过,中国近代史上有四个人是我们万万不能忘记的,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搞交通运输业的卢作孚和搞纺织工业的张謇。陈振江听了心里很是崇拜,他半信半疑地问,是真的吗?毛主席认识你外公?虞嘉玲呜呜地哭起来。陈振江连忙扳着她的肩膀问,你哭什么?我惹你生气了?虞嘉玲说,别人不相信,你也不相信,我爸爸妈妈亲口告诉我的,这还有假?陈振江连连点头,当然相信是真的。有一次陈振江放学后在校门外看到几个学生围着虞嘉玲,朝她吐口水,揪她的头发,骂她是臭资本家的狗崽子,陈振江冲上去把那几个学生赶走了。陈振江的爸爸是给毛主席开过船的,老师经常在学生中提起这事,这使他在学校说话硬气,同学们都肯听。
王友培介绍说,这正是陈船长呀。1959年,毛主席视察山城后,顺江而下,考察“峡江工程”坝址,乘坐的正是我们这艘船。
知青们不免一阵惊呼。尤其章朝阳、覃启刚、黄龙津三位外地来的知青,觉得能乘上毛主席坐过的船,真是无尚荣光。
为了不打扰船长陈宏禹的工作,王友培带知青们到他的电工室喝茶。田光旭先看到靠窗的小书桌上有一些方格纸写的文章草稿,便好奇地问,王伯伯,您在写什么?王友培谦虚地说,写着玩的。王艳则夸耀地说,我爸准备写长篇小说哩,他收集了好多资料。章朝阳顿时感兴趣地问,王伯伯写小说?王友培说,因为参加了省作协的一次培训,激发了兴趣,喜欢练练笔。其实我最大的爱好,还是钓鱼。每次船停靠在码头,我就钓鱼。王艳说,我爸常说,他钓鱼时脑子里最安静,最好构思小说。
远远地已经可以看到黄牛岩村,知青们对于即将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充满了向往。王友培介绍说,这里是抗战时期“黄牛岩保卫战”的战场。
章朝阳兴趣十足地问,有什么故事吗?
王友培说,当然有。国民政府迁都山城后,黄牛岩便成为拱卫山城的第一道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国军在此设置炮台,安装大炮十尊,成为峡江要塞炮台群的最前线,可以封锁三游洞以上的峡江江面,令敌望而生畏。蒋介石对黄牛岩要塞十分关注,曾电令六战区:“黄牛岩乃中国的斯大林格勒,要派一师死守。”如此重任即落在十八军第十一师何丰越身上。
黄龙津问,何丰越是什么人?
王友培接着讲,何丰越是国民党里一个有名的战将,他真正一战成名,就是在“黄牛岩保卫战”。具体如何,容当以后再述。
船靠了黄牛岩码头趸船。陈宏禹从船长室过来送知青们下船,他站在船头对大家挥手说,后会有期!
知青们各自扛着行李下了船,踏上了黄牛岩村的土地。章朝阳的那只雕饰着手工花纹的木箱子特别沉重,里面装了高中课本、古典诗词等二三十本书。
“东方红086”再次拉响汽笛向上游驶去。王友培一直站在船尾,向他的爱女王艳和各位知青挥手告别。
2
黄牛岩村有一千多名社员,土地不多,粮食还不能完全自给,但他们给了知青真诚的欢迎。
陈振江就出生在村里,他在黄牛岩小学读到三年级才随当“半边户”的母亲进了城,到夷陵港务局子弟学校读书。他有两位哥哥,大哥陈振伟一年前由港务局推荐,作为工农兵学员上江城理工大学读水电专业;二哥陈振军在夷陵港务局子弟中学读高中。陈振江的叔叔、村支书陈宏顺带着几位社员到码头上来迎接知青,用背篓帮他们背行李。知青们跟随陈宏顺登上岸坡,来到“抗战烈士纪念碑”前,不禁围着观看,还钻进旁边钢筋水泥构筑的碉堡内部,从射击孔往外张望。知青们仿佛听到从历史深处传来的枪炮声、厮杀声……虞嘉玲感慨地说,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不能忘记历史,要珍惜当下时光,为建设国家、改变农村面貌而努力。
陈宏顺带着知青往三队方向走,准备把他们安顿在三队保管室。沿路经过一些人家,都是些矮榻榻的干打垒茅草屋。陈振江指着远处那座山峰,问大家像不像一头正躬身发力的黄牛?大家竟越看越像。陈振江说,这正是黄牛岩村得名的来历。大禹为了治理洪水,化身黄牛开拓了峡江。远古时洪水滔天,大禹治水遇到难题。天帝第二十三个女儿瑶姬偷来无字天书《上清宝经》,私授给大禹,要帮他治水,造福人类。不料,还没来得及告知如何破译天书,瑶姬就被西王母派来天兵给捉回了瑶池。后来,十二位仙女挣脱神链,重返人间,帮助大禹疏通了峡江,解除了水患。
这时覃启刚接过话茬说道,瑶姬和她的姐妹们后来化作了“巴山十二峰”,每天为进出峡江的船舶导航。这十二峰分别是:神女、翠屏、轻云、松峦、集仙、聚鹤、净日、上升、起云、栖凤、圣泉、登龙。
章朝阳对覃启刚说,这些山峰名称,你记得真清楚!
覃启刚说,我是巴山人,这十二峰从小就记得烂熟啦。
一会儿来到三队保管室,原来就是“老黄陵庙”。该庙建于宋代之前。陈宏顺向知青们介绍,欧阳修被贬为夷陵县令时曾入峡观看黄陵庙,无限感慨,作《黄牛峡祠》并挥毫题碑。
遗憾的是,老黄陵庙早已荒圮,先是1870年一场洪水淹了庙,冲走了禹王神像,后又被红卫兵乱砸一通,只耳石马不见踪影……有几处墙壁坍塌,后来生产队进行整修,缺青瓦的地方补盖了茅草,当了队里保管室用来存放粮食和牲畜,现在则腾出三间来给知青们居住。男女各一间作卧室,还有一间厨房、餐厅兼做活动室。专门垒砌的土灶台上,安放着直径六十公分的大铁锅,锅铲足有尺把长。从社员们家征集来的几块铺板,作了他们的床铺。各自带的铺盖卷往铺板上一摊,再垫上稻草,床就变得又松又软,还可嗅到阳光和稻草混合出来的那种香味。
3
陈宏顺书记家早已为知青们准备了晚饭,他让陈振江邀请大家。陈振江的婶婶姓邬,做事泼辣,很麻利地在灶间做着饭菜。邬婶的大女儿叫陈振美,比陈振江大不了一岁,略带羞涩地给知青们端茶递水。她穿着阴丹士林的土布小褂,眼睛清亮,让大家不由得惊叹,山沟里有这么纯美的妹子。陈振美的妹妹陈雅曼才十三四岁,活泼好动,正在道场上玩一种“跳房子”的游戏。黄龙津也会玩这种游戏,便凑拢去跟陈雅曼玩,很快俩人就熟了。
屋子东头有一棵几十米高、三人合抱的香樟树,知青们感慨这棵树好大。陈宏顺介绍说,这棵树三百岁了,相传是我们陈家最早的“进山公公”从江西德安车桥村移民过来时栽的。后来日本飞机轰炸,将陈家老宅夷为平地,但这棵树却没有倒下。
神树呵。虞嘉玲感叹。
陈宏顺说,有了这棵树,蚊虫不沾边,毒蛇不近前。大办钢铁那阵子,上面领导带着砍树队要砍这树。我爹领着湾子里的人站在树前,硬是不让砍,说要以死相抵。这样,砍树队喊了几句口号就撤退了。
章朝阳感叹,这故事有意思。
陈宏顺说,你们看树上挂着不少红丝带。
田光旭问,这红丝带是做什么用的?
陈宏顺说,是村民敬树神,靠这棵老树消病祛灾。
田光旭说,这不是封建迷信么?
陈宏顺解释,村民偷偷弄的,我们也禁止,但还是禁而不止,没办法呀。
爷爷陈光龙从渡口回来了,他在龙津溪边守着村里的过河渡船。这是个一身幽默的老头儿,下巴上垂着一嘴花白胡子,很随和地跟知青聊起当地故事,他年轻时跑柏木船,当过船长,最熟悉峡江水情,当地人称他是“船工号子王”。知青们不免说些称赞他的话,他越发激动了,模仿着行船的样子,给大家唱了起来:“一条纤绳九丈三,父子代代肩上拴。纤夫尸骨埋江底,老板年年添新船。”
号子声高亢激昂,有一种强大的穿透力,知青们都听呆了。陈振江说,我还为爷爷写过一首诗哩:“号子惊竹海,清溪吊脚楼。红妆融翡翠,笑靥荡轻舟。飞瀑出岩洞,悬棺挂碧丘。山歌情似火,苔色韵悠悠。”
覃启刚眼睛里顿时含满了泪水,陈振江忙问怎么了,覃启刚不好意思地说,我爷爷也是跑柏木船的,也会唱船工号子。不幸的是有一次跑船,纤绳崩断,爷爷连人带船消失了,连尸体都没找到。我父亲覃建安后来立志传承爷爷的事业当了航道工人,成为全国劳模。
陈振江听父亲说起过覃建安的事迹,不由高声说,覃启刚父亲可了不得,被毛主席赞扬过哩。那次毛主席乘坐“东方红086”客轮经过巫峡,在巴山野马滩,看到一位航道职工正向野马崖上奋力攀爬,口中衔着一盏点亮的航标灯。毛主席问,这是在干什么?陪同的大江局局长唐天福介绍说,这是航道工人,要去悬挂航标灯。因为灯位地势险要,他的双手要用于攀爬,所以只好用嘴衔着灯。毛主席说,航道工人真是无名英雄呵。又问,航标灯用什么照明?唐天福回答:煤油。毛主席问,那不是每天都要点亮?每天都要这么攀爬?唐天福说,正是这样,峡江里航道工人特别辛苦。毛主席又问,这位同志叫什么名字?唐天福说,叫覃建安,是土家族。后来,覃建安作为全国劳模,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劳模大会,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跟他亲切握手,说,我在峡江看到过你,你是和平时期的英雄,航标工作要改革,要实行电气化。后来航标改革明显加快,煤油航标灯逐步淘汰,用上了铅酸蓄电池或空气干电池。大家不由得又是一番羡慕和赞叹。
一会儿饭菜就上来了,有腊肉笋干土豆片炒鸡蛋等各种农家菜,香喷喷的,知青们吃的赞不绝口,在城里可吃不到这样的乡村风味。
饭后,陈宏顺书记宣布,明天陈光龙爷爷带大家到中堡岛考察参观。大家高兴得不得了。晚上回到知青点,没有电灯,大家点着煤油灯,不习惯但很新奇,都有说不完的话。为了节约用油,“点长”章朝阳催促大家入睡。
第二天,陈光龙爷爷开着渡船载着知青们前往中堡岛。陈宏顺书记的两个女儿陈振美、陈雅曼也跟着去参观。
章朝阳知道,中堡岛是美国专家萨凡奇选定的峡江水电枢纽工程的坝轴线位置。国家原计划先建峡江大坝,再建西坝大坝的,后因种种原因先建了西坝大坝。他回想起昨天乘“东方红086”时看到的西坝工程建设情景:施工翻斗车穿梭往来,在江边自卸一些土石料;工程建设者你追我赶,有的在挥镐掘土有的在用板车推土,真是壮观啊,章朝阳思绪万千,为峡江工程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一个小时许,陈光龙爷爷带知青们登上了中堡岛。岛的面积不小,有七八户人家及大片农田。大家憧憬着,热烈讨论着,再过些年,等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中央就会下决心,把峡江大坝建起来。章朝阳充满激情地说,到那时,我们七位知青将是最早来过这里的人,作为长江儿女,将来要争取参加峡江枢纽建设和管理。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天生我才当大用”,长江儿女一定要创造长江的辉煌。大家都来谈谈自己的理想,怎么样?虞嘉玲说,好啊,组长先说。王艳也说,对,组长说了大家才好说。章朝阳便说,好,我先说。我心里总有一种激情在冲动,一种使命在召唤,一种理想在升腾,就希望将来能参与长江的建设、管理和维护,让青春在长江绽放,力争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把长江真正建成:中国黄金水道、世界内河一流。
大家都鼓起掌来。轮到田光旭了,他说,我不知道我将来能干什么,但不管怎样,我一定要成为国家栋梁,航运先锋,让父母为我骄傲。
陈振江说,我每次看到建设中的西坝船闸,我就想,将来我一定要成为最优秀的船闸管理专家。
黄龙津说,我最佩服的人是卢作孚,我就想开长江上最大的船,当“长江船王”。
覃启刚说,以后我要设计出最新最美的航标灯,当中国的“航标灯王”。
最后轮到两位女生谈理想了。虞嘉玲说,你们男生一个个都雄心万丈呀,我也说不准将来能干什么,总之我要把火红的青春献给长江。
王艳轮到最后,她羞红着脸说,你们都太了不起啦,我可能干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我将来要像我爸爸那样拿起笔来,把你们的故事都写进书里。
每位知青的发言,都引来阵阵掌声和欢呼。这些可爱的知青,他们因为理想而激动,一个个脸涨得通红,更显英姿逼人。
章朝阳还问起神女峰在什么位置,覃启刚抢着说,你问我呀,我是巴山人,多次上过神女峰。章朝阳十分神往地说,你的家乡太美了,我一定要去看看,一定要登神女峰,陈振江补充说,而且一定要带上自己心爱的人。覃启刚说,那太好了,到时我给你们当向导。陈振江说,我也陪你们去,不登神女峰就不算峡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