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连载· 《雪云顶上》第六章3、4

编者按:长篇小说《雪云顶上》描写的是大江局工作队前往雪云顶村开展扶贫攻坚的故事,为打造精品,该小说前后修改了28稿。面对重重困难,作者塑造了扶贫工作队员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事业来做的整体群像。作品生活气息浓郁,口语、歇后语精彩纷呈;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人物个性突出,形象栩栩如生。这虽是一部小说,也可以当作精准扶贫的蓝本来读。本网特予以连载,以飨读者。

大美绿图片.jpg+.jpg 

 

雪岩顶.jpg

3

村里讨论决定要发展新的主导产业。

谭海青提出扩大贝母种植面积,至少户平1亩以上,王贤江认为全县都在大力发展猕猴桃,要走新的产业发展之路。志明表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向群建议在传统养殖上下大功夫,以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

传统养殖的事很快得到认可。

村级主导产业是发展猕猴桃还是发展贝母,谭海青和王贤江双方各抒己见。

谭海青强调说雪云顶只有两个生产小组海拔在1200米以下,能发展猕猴桃,其他几个组海拔高,不适合发展。

王贤江觉得发展贝母市场波动大,成本高,还是发展猕猴桃可行。他说,没有试,怎么知道不行?我们试试嘛!何况有十多户贫困户要求发展猕猴桃呢。

村书记和第一书记之间,第一次发生了意见分岐。

王贤江这样想:不错,谭书记他们水平高,工作认真负责,对村民亲如一家,他们的道理多,但可能不懂农事。他们会搞科研,会写论文,但对于种猕猴或种贝母,至少现在还是门外汉。

所以王贤江反复说,发展猕猴桃是村民的意愿。

谭海青淡淡地笑了笑,目光中透出友好和自信的神情,然后郑重其事地说:

盲目发展产业是行不通的。

王贤江回答:这怎么是盲目呢?他接着还举了几个成功的例子,来说明发展猕猴桃的效益,以此来增加自己观念的正确性。

谭海青也明白,或许,在农业技术上,王贤江对他有所不信任,毕竟,自己的确还不太懂。但他坚信,自己翻阅的那些资料,明明白白写明了猕猴桃种植区域在海拔1200米以下才适合。他思忖,在科学致富上,王贤江还需要提高。

双方都克制着情绪,彼此都有自己的理由。

谭海青决定用事实来说服王贤江决心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地道的农民。

配合村支两委开展工作,不缺位,不越位。他明白,这是精准扶贫给驻村第一书记的定位。

他独自在村委会前那一片田地边走动时,对面坡上的贝母基地在吸引着他。于是转身朝对面坡上走去,走着走着,想起了五组有三家种猕猴桃的农户,那是高海拔地方,一组也有六七户种猕猴桃的,那里海拔低一些,基本适合种猕猴桃。

谭海青想,也许自己弄错了?他决定去五组和一组,和种植户聊一下,比较一下,判断适不适合发展猕猴桃。

他来到五组,跟村民谈家常,在田里查看猕猴桃在不同海拔的长势,了解种贝母的收益和种植的经验,想尽早搞清楚猕猴桃发展的区域。

嗨,你家的猕猴桃长势怎么样?

唉哟,不晓得怎么搞的,过不了冬,没有冻死的也长得不行。

气候不适合,这里的海拔太高。

老天爷,原来是冷很哒。

在五组,谭海青到田里看到了冻坏的猕猴桃,跟村民粗略讲了猕猴桃种植技术和适合的区域,

擦黑,他才急匆匆地往回赶。

他胸臆里袭来一阵踏实的感受,有足够的理由说服村书记王贤江,说服想发展猕猴桃的村民,不让村民在发展产业上再走弯路。

他还要做更多的调查。一连三天,谭海青邀上王贤江,志明和向群,一起继续调查产业发展情况。

他们走访十多家农户,根据不同海拔,一组一组,一家一户调查对比,情况逐步清楚。

谭海青用可靠的证据说服王贤江和热心发展猕猴桃的村民。

怎样?缠了我们好久的主导产业问题是不是已经明晰?

差点干傻事,村民的主导产业的确要重新考虑。

谭海青和王贤江一问一答。

村民种贝母更有经验。

种贝母来事。

志明和向群也开始发表观点。

大家开始说笑起来。

王贤江用一种好奇心观察谭海青,这是从省城来的驻村第一书记吗?这个坐办公室的人,似乎对农业是那么熟悉那么有底,反而自己这个土生土长的雪云顶村民,竟没有他那么懂农业。

而且谭海青对产业发展的细节也弄得很清楚,比如,贝母种的用种问题,比如栽植李子树,回土时不能掩住嫁接部位等等。他连这些细节也很懂。

王贤江第一次看得清清楚楚,当农民,谭海青并不是一个门外汉。更重要的是,谭海青专注的神情和生怕村民亏损的心情,使王贤江得到启示。

最后大家都同意以贝母为主的产业发展思路。

谭海青和王贤江意见达成统一,志明和向群都很开心。

我的天,你们两个较劲儿的认真态度,多严肃啊。向群双手一摊,笑着说。

我的天,你这个旁观者的神态也是那么滑稽诙谐。志明对向群说。

4

产业发展顺利,林果和药材面积各增加一百多亩,通过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宣传,村民逐步知道许多有关产业奖补的政策。

村民对精准扶贫的政策充满各种向往和好奇,贫困户有了脱贫的希望。

机灵的伍婶留心倾听这些扶贫的细节,并将所有的细节拼凑出一个个一知半解而她认为正确的模式,传送给她的伙计李婶听。

她们带有主观臆断和近似夸大的播报,如飞鸽传播信息,引起阵阵风浪。于是就有腿快的村民,赶忙去找工作队或村干部证实。

在雨天或农闲时,有些人就爱聚集到秀娃儿家相互消化各种政策和各种传闻。

十多个村民陆续来到秀娃儿家,相互调笑男欢女爱,相互打听各项政策。

陈强东在开场白中,十分羡慕地说,快多养几头猪,多养几头牛,多发展一些产业吧,有奖补的呢。精准扶贫的政策多好呀,当贫困户多划算啊。

易地扶贫搬迁房如果自己修,政府一个平米就要补贴八百元,一百平米就是八万元,天底竟然有这么好的事?贫困户黄老伯说感觉是在做梦。

自己什么都不管,只等拿钥匙,晓不晓得?你们这些平时懒散的家伙享国家的福。李婶带着羡慕忌妒恨的表情随着尖声尖气的嗓音在火炉边回旋。

养一头猪发三百元,一头牛发三千元吗?还说只要是发展产业,一亩都发三百呢,怪不得争贫困户争得打破脑壳。伍婶配合着李婶的言调,掰着指头算帐,她对自己家不是贫困户感到无比遗憾,甚至对在场的村民说,下次选贫困户,你们提名我家吧,我也不会亏待你们。

我们相互提吧。李婶和齐婶应和着。

年老的睁大了眼睛,好似什么都没有听懂,又好似什么都听懂了,一会儿点头,一会儿微笑。

陈强东说,低保户划得来住医院不要钱,他们不怕害病了。

你说话缺不缺德?人吃五谷杂粮怎么能不生病?你看看那些因病贫困的人家真是造孽哟。秀娃儿十分同情生病的家庭,她很快就把说这话的陈强东怼了回去。

一种不好意思的情绪蒙上陈强东的面庞:我意思是说当贫困户划得来。

工作队才是我们的主心骨,我们不懂政策要请教他们。许怀才和金田明这样说。

秀娃儿也很大方,逢到有人饿了时,就做出美食让大家吃,有人低声说,秀娃儿只要不发火暴脾气,是个特别爽快周到的人。

村民对脱贫的希望一点点往上涨。可是不知为什么,有些政策总是记不清,单拣那产业奖补的部份来记,天天惦记着大江局送钱送物,惦记着政府发奖补。

多数贫困户愿意多养殖,多种植,有奖补,划算得很呢。可见产业奖补政策的确是促进贫困户产业发展的动力。

部分村民集中在秀娃儿这里议论精准扶贫政策的时候,工作队也抢抓机遇,开起了屋场会,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宣传《森林法》。

吴老抛总是回回在场,发保护野生动物倡议书。

王书记当山长,吴老抛还当上联络员?

这么说吧,他,吴老抛,一个爱在林子里捕鸟的人,怎么会让他当联络员呢?还不是因为他是那些打鸟人的朋友,让他举报别人,哪是什么联络员呢。

好象最近没看到他打鸟啦。

听到村民的议论,吴老抛唉叹一声,这是从骨子里被强烈的自卑挤出来的短叹。

突然,在他旁边的谭海青传递给他肯定的眼神,他明白他的叹息,在用眼神回答他。他那种超自然的自卑是精神贫困的代名词,比物质贫困更可怕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