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长篇小说《雪云顶上》描写的是大江局工作队前往雪云顶村开展扶贫攻坚的故事,为打造精品,该小说前后修改了28稿。面对重重困难,作者塑造了扶贫工作队员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事业来做的整体群像。作品生活气息浓郁,口语、歇后语精彩纷呈;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人物个性突出,形象栩栩如生。这虽是一部小说,也可以当作精准扶贫的蓝本来读。本网特予以连载,以飨读者。
十七
人间温情 辅导班关爱儿童
内生动力 抓教育斩断穷根
1
为留守儿童做点事,办专门辅导班。一种亢奋从志明心头窜到发尖。
村里留守儿童吃喝拉撒都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负责,他们觉得孩子只要顺其自然,吃饱穿暖就好,没必要管那么严。
留守儿童顽皮的故事多着啦。
有的拿爷爷挖碳的拖子,坐在里边,手拿根木棍作滑雪的手刹,有的把板凳翻过来坐上边。他们“吁“的一声,沿着小路飞一样直往下滑,爷爷奶奶们在后面喊:莫滑了,怕挞。有的孩子为滑雪滑冰就不写作业。
这怎么行呢?工作队最关注的是留守孩子教育问题。
志明觉得对这些孩子一定要关爱,儿童教育是斩断穷根的有效武器。
志明开始在村里办辅导班,寒暑假和周末,就把孩子们集中起来,自己担任辅导老师。他认真指导孩子们学习,写完作业后还讲故事。
听故事时,孩子们开心地嚷叫起来。有的爬到志明的肩上,有的揪着他的手臂,小些的孩子还抱住他的大腿,一个个学习都有进步,活泼又听话。志明还教孩子们学习背诵长江诗词,童声齐诵悦耳动听:
长江一唱几千秋,入海出山气韵悠。
东眺群帆飞渡去,西寻众水汇龙游。
峡托神女传新梦,坝起平湖泛彩舟。
大浪淘沙连远古,豪情万里壮激流。
孩子们的爸妈从外地打电话回来,都心生欢喜。
看着小的,带着大的,该写作业时写作业,该运动时运动,志明对孩子们的管教有条有理。
也有爷爷奶奶好奇地蹲在村委会院子里观看。当作业写完,志明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时候,他们也挤上楼来找个凳子坐那里听得笑眯眯的,看到这种景况,爸爸妈妈在家的,甚至还有邻村的,也争着把孩子送到辅导班来。
2
黄苗苗上小学六年级了,父亲在南方打工给她寄生活费。她妈妈五年前去世,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她爸爸三四年都没回家看女儿,说是在外边给孩子找了个后妈。
村民议论说,苗苗的父亲游手好闲,不爱管孩子,也很少给父母打电话,六十多岁的父母担心他,还得从外人那儿打听。
村民摇头讲:有后妈就有后老头儿,居然这么长时间不回家看女儿,一年半载偶尔寄一两百元生活费。
小苗苗性情变得孤寂,甚至逃学。
工作队于是这样分配任务,志明负责补课辅导,谭海青进行心理疏导,向群则定期到学校与老师沟通,还专门打电话劝她父亲抽时间回家看看女儿,看看老人。
向群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果然感动了小苗苗的父亲,他第五天就赶回家来,感谢工作队的悉心照料。
仿佛因为家景贫困,小进母子对未来生活一片茫然,小进性格也孤僻敏感。
听说小进又差点跟母亲打起架来。谭海青立即赶去。到小进家时,他妈妈眼睛都哭肿了。
小进父亲去世多年,与73岁的奶奶和哑巴母亲一起生活。因为特殊的家庭环境,上高中二年级的小进十分孤僻,倔犟,走不进同龄人的生活。
看到谭书记过来。小进妈妈找来椅子,比划着示意谭海青坐。谭海青也比划说,不坐,我们找小进去。
小进,你过来哟。
小进怏怏地走到谭海青这边来。
你吃早餐没有?
摇头。
刚才妈妈为什么流泪?
摇头。
做母亲聋哑又不识字,做儿子的又自卑又叛逆,家境又贫穷又偏远。这些境况超于贫困的薄凉,无法言语。
问什么也不回应,用脚反复搓着地上的砂子。
听老师说这次期末考试成绩进步蛮大呢。谭书记拉着小进的手说。
小进眼睛一亮,闪耀着一种被肯定、被认同的欣慰。
他陡然开心地一笑,说,谭书记你怎么知道的?
谭海青摸摸小进的头,慈祥地说:我上周到你们学校去,老师表扬你了。
小进从来不要他母亲到学校接送,更不要母亲开家长会。由于在家庭中缺少交流,那种贫穷而产生的孤独,自卑,内向,笼罩着他。
我这次考了班上第八名。小进高兴地拿出成绩单。
你妈知道你进步这么大吗?
她不知道。我一回家她不是瞪眼就是让我放羊,喂猪。
你告诉她,让她为你高兴,让她开心。
谭海青把《钢铁是怎么炼成的》《把梦留住》两本励志书送给小进。说,以后不要跟妈妈吵闹,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想不通的就来找工作队,需要开家长会,我们工作队的哪一个都能去参加。小进连连点头。
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离开时,小进和谭海青两个人一起拉勾发誓。
这是一种特殊的人间温情。
小进回想起和母亲打闹的一幕幕,想起刚才跟工作队的领导“拉勾勾”的发誓,想起这次考试在班上第八名的好成绩,心里多了一丝儿安慰,对母亲有一种愧疚感。
他在心里说,一定好好学习,今后要有出息,好好孝顺母亲。小进对未来升腾起梦想。